馬子良
摘? ? 要:對于建筑工程來說,無論是房屋建筑還是對于高層建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地基基礎。因此,對于地基基礎的質量必須要嚴格的重視,地基基礎的施工質量不僅僅會影響施工的進度,同時還會影響施工的質量問題,同時也會影響施工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應該重視地基的施工,對地基的施工技術進行研究,全面保證地基基礎的施工和質量。
關鍵詞: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
1? 前言
房屋建筑工程當中的一個重要基礎內容就是地基基礎工程,它影響著工程整體質量,也對后續工程環節是否能夠順利進行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針對現代智能和高層建筑而言,要想提升建筑穩定性,必須積極加強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探討,促使其承載能力逐漸提升,并減少下沉現象的產生,促使建筑整體的穩固性上升。現階段我國現代建筑建設過程中,地基基礎工程還存在一定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加強對這些不足的探討,并有針對性的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工程質量至關重要。
2? 地基工程分析
2.1? 地基工程概念
地基工程也被廣泛的稱之為地基基礎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持力層、下臥層。所謂的地基主要指的是承受建筑物荷載的土層以及巖體結構,這一建筑結構由于是建筑結構最下方的結構體系,其主要包含有巖石層、砂土層、粉土、黏性土以及人工填土等。由于在某些地區土質無法滿足地基工程的施工要求,因此在施工中就需要采用相關的方法對這一地區的地基進行處理和加固,從而滿足工程的施工要求。
2.2? 地基工程特點
2.2.1? 復雜性
由于我國的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三,其地跨經緯度范圍廣,因此地質條件的差異大,各種土質結構各不相同,如有鹽堿地、有易塌陷土質、有多年凍土也有軟質圖。從東到西,我國的地形結構和地質結構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不同的氣候條件給地基工程的施工也帶來了極大的不變和復雜要求。此外,我國有地處于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歐亞板塊地震帶之間,極容易出現地質災害的發生,這些地質災害的出現與頻繁發生給地基工程也帶來了新的要求和變化,也造成了我國建設地基的復雜性要求。
2.2.2? 多發性
根據近幾年我國的質量監測數據表明,我國的整體性質量不高、質量坍塌事件眾多。根據分析總結得出,這些問題的出現眾多都是由于施工不正當引起的,給國家經濟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帶來了嚴重的質量損失,更是社會發展中主要的制約因素。
2.2.3? 潛在性
由于地基工程在施工的過程中是在動工之初就開始進行的,在其之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項工作環節都是在這一基礎上運作和進行的,且是一個環環相扣、相互依托的工作模式。因此在施工中,這些施工問題的建設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發現,其中還潛伏著眾多的不足和威脅。因此來說,地基工程在施工中存在著極大的潛伏性和不足模式。
3? 確保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的作用
3.1? 對于工程勘查的準確性應給予充足的重視
建筑物地基的隱蔽事故這本是可以提前的預知以及找到的,如此的話就可以相對的使得事故帶來的損失得到減少,一般如果要想實現事前預測則就要要求可以全面以及準確的對其進行勘察,同時應該詳細的記錄具體的數據應該根據建筑物的使用范圍以及用途,這樣的話就可以確立不一致的全方位的實地勘察工作,對于勘察的結果應該給予充足的重視,依照實際來進行數據的記錄,一旦發現問題的話應該第一時間上報,不可以隱瞞以及忽視,在勘查之時應該重視對于鉆孔深度的選擇深度應該符合事前的評估深度,對于不符合標準的深度因為不可以對數據進行準確的分析,而應該放棄使用。
3.2? 保證結構設計的合理性
地基基礎的建設應該通過專業人員的設計,在設計之時應該要參考到建筑物使用的方法法,建筑物附近的氣候以及環境,建筑物具體的圖形結構以及建筑物地基的地質狀況這些情況等等,應該充分對其進行實地的勘探之后,在經濟有機實用之間尋找到比較合理的均衡點,確保建筑物在可以節省一定的資金的基礎上,可以提供出充分的使用要求設計人員應該謹慎的對待工程勘查報告所提供的地基承載力建議值,在計算之時應該保證科學準確,在數值不明確的情況之下應該進行重新的測量或者計算,使得結果數據保持精準。在施工的過程之中,如果發現有沉降或者傾斜這些現象的話,就應該立即設計的施工作業停止,尋找到問題的根源,在使得問題之后才可以繼續進行施工,應該引起施工單位的充分的重視,并且加大平時建設之中的檢查。
4? 做好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
4.1? 地基基礎的選型
建筑物同地基之間的連接地帶一般被稱為基礎。建筑物所承擔的負荷都是應該通過基礎之后再傳給地基。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之中,地基基礎主要可以分為獨立基礎以及筏形的基礎。每一個類型都應該有自身的使用局限以及優勢,應該結合具體的情況來確定。一般來說,獨立基礎的使用成本偏低,在地基的承載力充足的情況之下,應該使用此種方法。
4.2? 地基基礎施工技術與措施
使用淤泥作為主要的地基填充材料,在表面土層沒有達到一定的厚度之時,應該使用相關的技術手段。這樣就可以減少對其的的擾動,并且填充材料也可以是均勻性這些都比淤泥較好的的建筑垃圾,這是相對來說適合使用做持力層的,應該注意的是,一些有關的填充材料應該經過人工的處理,這樣的話就可以實現標準數值的才可以作為填充材料。在實際情況之中每一個地基的處理措施以及方法上的的選擇,對于到工程周邊的地質以及水文條件、建筑物具體的使用途徑,施工單位的實力和技術條件等等應該經過深思熟慮之后,通過比較對比來確定最為合適的方案。
4.3? 地基處理方法
在處理地基之時主要使用的方法有:強夯法、沙石樁法、換填基層法、石灰樁法、預壓法、灰土擠壓樁法以及土擠密樁法等等。任何一種方案都有自己的適用范圍以及使用的缺陷,所以具體的應用應該和實際情況相適合。比如說建筑物的實際使用功用,和與之相應的施工單位的施工條件以及施工水平這些因素,通過數據的評估才可以確定該工程結合地質情況差,建筑物的實際施工前必須依據實際的情況適當的采取樁基礎或是人工處理的手段,盡量的降低沉降速度和深度,加強整體穩定,以滿足建筑物在實際的使用當中不斷提升的荷載能力。
5? 結論
綜上所述,近年來,在科學和信息技術不斷進步的背景下,人們對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情況下,建筑業發展過程中需要面對越來越多的挑戰。智能和高層建筑在構建過程中,對地基基礎工程施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階段,施工企業在日常工作過程中,應加強勘察力度,在充分了解施工地質條件的基礎上,才能夠合理的選擇地基基礎類型,并在這一過程中,科學設計支護并進行土方的開挖,從而為現代民用建筑構建穩定的地基。
參考文獻:
[1] 羅后紅.淺析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加固工程施工技術[J].江蘇科技信息,2014(22):66+68.
[2] 王旭.淺談如何提高地基基礎工程在現代房屋建筑的施工技術[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2):261.
[3] 吳彪.淺談現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礎工程的施工技術[J].城市建筑,2013(1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