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延寶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林業資源的重要性,明白林業資源對生態環境發展的重要意義。在當前形勢下,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勢在必行且刻不容緩。基于此,本文筆者對新形勢下林業資源保護的可行性策略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林業資源;可行性;
林業資源是木材的主要來源,在人們生活中,木材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因此林業資源對人們的生活影響是非常大的。林業資源對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林業企業在進行生產的時候是有很大的排他性的,同時在競爭方面也是非常特殊的。林業企業在進行生產的時候主要是進行原木和木制品的生產,這些產品在銷售的時候是存在很大的排他性的。林業資源是公共服務資源,如果失去了這種性質,就會使林業資源的供給出現嚴重的問題。因此,各個區域的職能部門,應當結合自身林區資源的實際情況,推行有針對性的林業資源保護工作。
一、新形勢下林業資源保護面臨的主要問題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越來越提到了首要位置,黨的十九大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更加突顯了林業資源保護的重要性。但是根據相關調查研究顯示當前林業資源發展情況并不樂觀,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森林經營管理過于粗放
隨著當前經濟的快速發展,林業資源為社會經濟做出了重大貢獻。但如今,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農村勞動力越來越缺乏,前幾年種的退耕還林基本上沒有收到很好的效益,針對這些情況,林業部門也采取了很多相關措施,比如:低效林改造、豐產施肥、品改等,也取得一定的成效。另一方面在植樹造林的過程之中還是存在諸多的問題,重栽不重管,缺乏合理規劃,片面追求造林速度以及造林的面積,這就往往導致林業資源總體質量不高,同時相關工作人員對于技術方面問題以及環境問題缺乏充分、全面考慮,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展植樹造林工作就會導致當前林業資源缺乏合理性以及科學性。同時林業資源管理過程當中沒有及時對病蟲害進行防治,這樣,就會導致當前林木存在病株、弱株、甚至死亡的現象,使林業資源的增長速度較為緩慢。
2.森林保護中監督管理不到位
林業資源保護過程當中應當做好監督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當前管理面積過大,林業管護人員工具落后,待遇低,人員的不確定,難以及時發現林業資源管理過程中的問題。例如,當前森林出現濫砍濫伐的情況,主要是經濟發展與生態效益之間的矛盾,村民為了個人的經濟利益,將一些生態林改成了經濟林,造成一些毀林種果和毀林養殖的現象。由于缺乏科學合理的監督管理,這樣導致林木被毀壞。除此之外,林業管理過程當中,從事林業資源保護的基層人員一般是非專業性人員,這些人員缺乏高素質以及豐富經驗,導致林業資源管理效率低下。
3.開發利用技術相對落后
我國的林業資源開發普遍存在林業產業科技含量低和林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的問題,據有關統計顯示,我國從事林業工作的科技人員中,有大約四分之三的人員沒有經過林業方面專業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培訓,以林業資源為原材料的生產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偏差,技術裝備落后,處于生產鏈的低端,只負責原料生產、初級產品和低檔產品的初加工,從而導致經濟效益低下。其次,由于林業資源生產附加值較低,不符合市場需求,難以產生較為直接經濟利益,而木材銷售是其中主要經濟來源,這樣林業資源利用價值相對而言不高,林農難以從中得到較大的利益。因此,提升林木資源的多樣性以及將林木產業和市場進行對接,從而提升經濟效益勢在必行。另外,粗放性管理不但導致經濟效益較低,同時還對于林業資源造成負面影響,限制了林業資源利用以及開發效率。
二、新形勢下林業資源保護的可行性策略
1.建立可行性保護機構及人才培養戰略
林業資源的保護工作開展,需要從林業資源保護機構的建立層面著手實施,這是保護林業資源的基礎工作。通過專業的林業資源保護機構和隊伍的建設,為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培養大量的高素質人才,這有利于推動林業資源保護工作深入開展。要求在實際的落實中能夠充分重視林業資源保護機構以及部門建設的重要性,完善林業資源保護運轉機構,將林業資源保護和開發能夠加以統籌,從而形成常態化機制。
2.加強林業資源的法律保護,完善相關的法律監督措施
在對林業資源保護的時候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從而將林業保護工作落到實處。法律自身具有的較強的制約和針對的特性,所以要不斷完善林業資源保護的法律法規,必須要加大處罰的力度,林業管理部門可以與公安部門進行協商,對其進行處罰,對于違法當事人可以提起刑事訴訟,對法律法規進行充分的利用,杜絕此類事情的發生,進而更好地對林業資源進行保護,維護生態自然發展的平衡。林業資源管理的相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要加強對保護林業資源的認識,盡其所能,共同維護林業資源的協調發展,并且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性思維,對林業資源保護工作貢獻更好的計策。
3.借助現代技術設備提高保護成效
基層林業資源保護工作中,常常面臨著“森林面積廣”與“林業人員少”的矛盾,加上森林內部交通不便,林業人員日常巡查和保護工作的開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也不利于森林保護工作效率的提升。尤其是在森林火災高發的季節,由于林業人員數量不足,林內一些潛在的火災隱患不能及時發現,容易引發森林火災。針對這一現狀,可以借助于現代化的技術、設備,代替林業人員完成一些基礎性的巡查、管理工作。例如,可以在林內安裝一些監控設備,或是定期利用小型無人機進行林內巡航,及時發現火災隱患,便于林業工作人員進行針對性的排查,不僅可以減輕工作壓力,而且對于提升防火成效也有很大幫助。但是這些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在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這也需要地方林業部門拿出專項資金支持技術和設備的推廣使用,為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4.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生態旅游業促進林業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
林業發展過程當中應當對于結構進行必要優化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林業資源能夠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同時提升林業資源的經濟效益。其中,林業資源經濟效益主要就是指林業可以在經濟上給人們所帶來的收益大小,由于森林面積總體較小與經濟發展情況不相適應,所以,對于林業經濟結構要進行了調整,這對促進一部分地區林業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林業發展的過程當中,一方面要注重經濟效益,另一方面,要注重環境保護以及生態效益,實現林業資源可持續穩定發展。另外,林業發展過程當中還可以加大生態旅游業投入,促使生態旅游業能夠得到進一步發展。生態旅游不但能夠提升林業資源經濟效益,而且可以通過旅游業保護生態以及環境,同時還應當在開發某些森林公園或者有特點風景點等等,實現林業資源保護及生態旅游之間良性發展。
結束語
新形勢下林業資源保護工作愈來愈重要,在落實林業資源保護的可行性措施中,要和當地的林業資源保護現狀相結合,將林業資源保護工作按照相應的要求做好。通過對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研究,希望能為實際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開展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朝暉.張隆先.新時期林業資源保護的可行性策略[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8,(10):207.
[2]張廣學.林業資源保護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初探[J].現代農業研究,2018,37(19)65-66.
[3]高峰,劉愛霞,陳希文.探究現代林業造林方法及營林生產管理[J].農民致富之友,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