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國有企業改革進入全面深化階段。在此大背景之下,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國有企業產權結構更加多元化,逐漸呈現出混合所有制的產權特點,企業產權證券化和股權化程度不斷深化,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基金聯系越來越緊密,這些情況都給國有企業產權管理工作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本文主要對管理關鍵點和提升措施進行了一定的探討。
關鍵詞:國有企業;產權管理;問題;對策
1國有企業產權管理工作的關鍵點
1.1產權登記
在國有企業當中,產權管理的主要負責部門是資產監管部門,產權管理工作的實施必須是建立在產權登記基礎之上。只有對企業產權進行嚴謹縝密的登記才能更好地確保國有企業資產監管部門對整個企業的產權情況充分了解和掌握,同時也可以為產權管理工作后期相關工作提供有效的依據,所以國有企業在產權管理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對產權手續的辦理,將產權登記工作落到實處。國有企業在不斷建立健全產權制度的過程中,一定要對企業內部資產的實際存量和變動進行詳細的了解。我國目前已經出臺《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管理辦法》和《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等制度,國有企業在實施資產產權登記的時候一定要嚴格按照這些法律法規內容進行操作,并保證所有資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如果資料不夠全面或者存在虛假現象則不予登記并追查原因補充資料。除此之外,相關部門還應該將產權登記工作作為企業注冊登記的首要任務,在實際登記過程當中,一定要對企業產權年檢信息進行非常嚴格的審核,不斷規范審查流程,嚴禁產權登記過程中出現以權謀私現象,在產權管理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
1.2資產評估
國有企業產權管理過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資產評估環節,只有對國有企業資產進行最為準確的評估才能對資產的真實價值進行有效的確認,以更好地保證國有企業產權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在資產評估過程中,國有企業必須對產權市場價值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負責,相關部門還應該對整個資產評估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采用招投標形式對資產評估機構進行選擇,并確保整個評估過程的透明度以保證最終評估報告的真實性。另外,紀檢部門和財政部門還需要舉辦專項審核會議,主要是對評估機構所上交的報告進行詳細的探討,及時發現報告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由國資委對報告進行最后的審核,并完成備案手續。國有企業產權管理過程中采取資產評估操作一方面可以保證產權的完整性,減少企業內部資產的非法流失,另一方面還可以更好地保證企業、國家和個人之間的合法權益。
1.3產權交易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大國有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其經濟活動逐步國際化,大多數國有企業上市之后就對其內部股權結構進行調整,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國有企業產權管理工作更加復雜,這也給產權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和難度。為了保證國有企業交易過程中產權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在實際產權交易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法》、《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進行操作,在資產處置之前必須辦理相應的審批手續,產權轉讓交易必須遵守“應進必進、能進則進”原則,確保產權交易活動的公平性、合法性以及透明度,避免錢權交易和暗箱操作等各種違法亂紀現象的發生。
2國有企業產權管理工作的優化措施
2.1完善國有企業產權監督管理制度
為不斷優化我國國有企業產權管理,需要對該項工并不斷作引起足夠的重視,并不斷建立健全相關的監督管理制度,我國對國有企業產權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一般情況下都是通過企業內部和政府部門兩種監督形式來實現的。在實際監督管理過程中需要注意:首先,保護好出資人的合法權益,就我國目前情況來看,很多國有企業在對一些重大事件進行決策的時候都沒有對出資人權益引起足夠的關注,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管,更好地保證企業出資人的合法權益;其次,對以往的產權監督管理制度進行不斷完善和優化,國有企業產權管理是一項長久的戰略性工作,要對產權管理工作的功能和地位做出準確的定位,并充分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對各項責任做好劃分,避免由于制度不合理而帶來產權的損失;再次,對一些企業重大事項進行重點監督管理,采取事前預案、事中監督、事后檢驗備案、跟蹤考察等手段保證國有企業產權使用的合理性;另外,合理應用現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在實際產權管理過程中應該對各項經驗數據和產權信息進行及時填報,并由專業人員對各項信息進行嚴格復核,避免各種產權管理風險的發生,保證產權管理制度充分落到實處。
2.2加大產權管理機構人員的培訓
產權管理機構的人員的技能的不斷提升是產權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的關鍵,這就需要不斷加大對產權管理機構人員的培訓力度。產權管理不僅僅是產權登記、資產評估、股權管理等基礎工作,還涉及到國企重大事項的決策,這些決策中所存在的難題往往只有從事產權管理的人員熟悉情況具有發言權,國有企業應當盡可能保持現有產權管理機構和人員的相對穩定,要按照確定的人員和其對應的崗位合理安排各項產權管理工作,并加大業務培訓力度,進一步提高產權管理人員的水平。
2.3國有企業產權利用科學化
國有企業產權利用科學化過程中應該做到:一是結合企業實際狀況不斷完善企業國有產權管理的各項制度,以更好地保證國有企業資本的合法運行;二是建立科學合理的資產保值增值制度體系,同時還應該對以往傳統的經營業績核體系進行不斷地創新和完善,如果出現重大資產損失一定要追究責任,加大懲治力度,防范經營風險;三是完善外派監事制度,做好和資產監管體制之間的有效協調。
2.4宏觀調整
國有企業在產權管理過程中,還應該和當地經濟結構戰略相結合,服從于地方經濟大局進行調整,企業應該在國家總體經濟發展規律基礎之上,合理融合社會資本、國有資本和境外資本,改變以往單一狀態,使產權管理主體更加多元化。
總而言之,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相應的經濟體制也在不斷完善和創新,我國各大國有企業都吸收了大量的外資資本和民營資本,逐漸向著多元化混合所有制方向發展,這就對產權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對國有企業產權管理關鍵點和提升措施進行了一定的分析,以期為我國國有企業產權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參考。
參考文獻:
[1]楊勇.企業級產權管理模塊與產權登記系統對比分析[J].企業管理,2016(S2):222-223.
[2]陳上升.以產權登記為平臺,加強國有企業產權管理和監督的探索與實踐[J].現代國企研究,2016(04):39-40.
[3]藏志剛.電力企業產權管理系統研究與設計[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5(18):61.
[4]張積儲.國有企業混合產權法律問題研究[D].福州大學,2015.
[5]馬守鳳.符區加強事業單位及其所辦企業產權登記的管理[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13):8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