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恰

摘要:對于企業來說,現代企業正面臨越來越激烈的競爭,如何擴大收入降低成本成為企業永恒的主題。稅負支出是企業一項重要且必須的支出,如何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合理有效的降低稅負,是每個企業都要面對的問題。本文從納稅籌劃的基本概念與理論著手,接著通過分析企業的自身實際情況,實現對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納稅籌劃方案研究。
關鍵詞:納稅籌劃;企業所得稅;稅負支出
一、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的概念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遵守稅收法律、法規的前提下,當存在兩種或更多納稅方案可供選擇時,為實現企業稅后利潤最大化而進行的納稅設計。
二、納稅籌劃的主要方法
企業所得稅籌劃方法主要包含稅收優惠政策法、會計核算方法籌劃法以及稅收扣除項目籌劃法三種方法。
三、企業概述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2年的從事血液制品研發和生產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公司先后完成了多項國家、省、市級科技項目,企業成長迅速,競爭力穩健,目前是國內擁有產品類型最多、規格最完整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
四、企業納稅現狀分析
2015該公司營業收入為147176.33萬元,利潤總額為69252.76萬元,企業所得稅為11052.90萬元,所得稅稅負為15.96%;2016該公司營業收入為193466.97萬元,利潤總額為90418.37萬元,企業所得稅為13281.93萬元,所得稅稅負為14.69%;2017該公司營業收入為236817.66萬元,利潤總額為92348.56萬元,企業所得稅為11978.94萬元,所得稅稅負為12.97%;
五、華蘭生物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設計
1、納稅人身份的納稅籌劃方案設計
目前的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由一家總公司和多家子公司以及孫公司組成的,《公司法》第十四條規定,子公司享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公司取得的經營收入需要獨立納稅,并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其總公司下設子公司—華蘭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在2017年出現經營虧損額為4510.84萬元,現行的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出現虧損時不繳納企業所得稅,故子公司則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而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與其財務獨立,仍需納稅111978.94萬元。
《公司法》第十四條規定,分公司不具有獨立的法人身份,所以不可以獨立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企業設立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分支機構,則不能夠進行獨立核算,需要由總公司匯總計算進行繳納企業所得稅。如果企業通過合理轉換子公司身份與分公司身份進行納稅籌劃,那么總公司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應納稅所得額就會減少4510.84萬元,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5%,則公司可以少繳納企業所得稅4510.84×15%=676.626萬元。
2、固定資產折舊籌劃方案設計
固定資產折舊額的大小會影響公司的應納稅所得額,從而影響公司的稅收負擔。當前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采用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是年限平均法。通過公司有關資料表明,在2015年公司購買了一臺機器設備,設備價值為980000元,預計可使用年限為5年,凈殘值率為5%,年折舊率為19%,在年限平均法下,該機器設備五年累計折舊金額節稅總額為105874.25元。
根據表一可知,在雙倍余額遞減法下,該機器設備五年累計折舊金額節稅總額為114422.87元。通過對比可以看到,出于對資金時間價值的考慮情況下,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得出的折舊累計抵稅金額現值的合計為114422.87元,對企業最為有利。
3、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籌劃方案設計
目前,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已經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復審,享受了企業所得稅15%的優惠稅率,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資質期限有效期為3年,公司需要在資格期屆滿前的3個月主動提出復審申請,沒有通過復審或者不提出復審申請的,在資格期滿后就不能再繼續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已經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復審,說明公司可以連續三年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的稅收優惠,為保證企業可以一直享受15%的優惠政策,企業需要加強運營管理,時刻注意滿足資格認定所需要的條件,包括研發人員所占比例以及研發費用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等,并且注意在資格期滿前三個月主動向有關機關提出復審申請,這樣可以避免公司喪失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助于企業減少稅收支出。
六、結論
本文基于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結合華蘭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實際案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了科學合理的稅收籌劃,提出了轉換納稅人身份、享受優惠政策、和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選擇三種納稅籌劃方案以實現公司稅后利潤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蓋地.稅務籌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6~104.
[2]王虹,陳立.納稅籌劃[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212~216.
[3]王樹鋒.納稅會計與稅收籌劃[M].上海: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77~80.
[4]張翔.新稅法環境下的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J].財經界學術版,2017,09(4):223~225.
[5]夏洪勝,張世賢.稅務籌劃[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4 :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