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梅
摘要: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企業的財務工作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企業財務管理的安全性和科學性直接關系到企業管理的效果,因此企業對于會計的要求也不斷的提高。企業財務部門的基礎崗位是財務會計,但是從企業員工自我發展的角度上,應當結合時代發展的特點,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能。本文從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存在的問題、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建議以及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意義三個方面進行探討,希望能夠對企業的效益產生積極的影響。
關鍵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轉型
一、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存在的問題
第一,企業的財務與公司的業務無法進行統一。就目前公司的經營狀況而言,公司的財務與業務的工作數據存在著極大的不對等性,公司存在著潛在成本漏洞。當今社會信息技術逐漸成熟,但是會計行業卻逐漸落后于社會實際的發展,尤其是缺乏行業的決策力。因為企業的財務會計與公司的業務人員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因此兩者之間容易產生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方面由于中國地大物博,各城市的經濟發展有一定的差異性,由于企業規模的不同,員工素養也不盡相同,造成公司的財務核算數據較為松散,無法實現職場各部門的配合,財務會計計算的數據與員工的業務數據沒有實現共享。另一方面,企業很多的財務核算人員沒有重視自己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營銷,在開展財務流程的工作時,僅僅參考了財務的數據報表,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效果。
第二,因為企業存在潛在成本與外在成本,因此企業的成本過于高昂。在成本核算過程中,外在成本指的是企業運營的成本投入以及財務人員的工資。潛在成本通常是指財務會計在參與企業核算企業數據時,尤其是在企業進行改革的過程中,無法完美的解決這些問題,對企業的生產力造成影響,降低了企業的收益率。現在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發展趨勢是實現信息化與電算化。信息化技術的成熟使得會計工作擁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就目前公司的實際狀況而言,財務會計的核算工作比較的復雜,但是在核算過程中經常對財務成本進行控制。
第三,大數據時代對于財務會計的工作產生影響。會計人員是公司進行會計業務的主體,會計工作要求從業者具有處理會計信息的能力,在會計工作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數據,要求會計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和對比。而這樣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已經不適應企業發展的基本要求。在國際市場金融大環境下,信息化和技術化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因此對會計人員的工作要求和標準更加嚴格。在企業發展過程中,對會計的要求逐漸從僅僅處理公司的財務信息,逐漸增加處理其他相關信息,而且要對各種信息進行解讀和分析。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成為公司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會計從業者必須適應這樣的發展要求,能夠準確無誤的完成公司交給自己的按照信息化要求處理的各項財務會計工作。如果財務會計依然按照現在的工作模式進行工作,就會難以適應公司的工作環境,不利于公司和員工的發展。
第四,企業財務會計人員過于注重報告,忽視數據分析。在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下,企業信息不僅包含財務信息還包含非財務信息。目前企業財務會計僅僅實現了較低層次的數據分析、比例分析以及趨勢分析,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實際要求。企業對于數據的分析,獲取有利價值信息,對公司的決策有著重大的影響,因此財務會計的工作模式必須有所改變。
二、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建議
首先,企業應當正確的區分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職能。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存在共通性。在管理會計工作中財務會計可以提供企業相關的財務信息以及準確的參數來源途徑,幫助管理會計的工作順利的開展。如果企業想要順利的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應當求同存異,找到這兩者之間的共同職能。在管理會計的工作流程中,大多數的職能和會計的工作技巧能夠有效的運用到管理會計職位中來。企業應當適度的拓展管理會計的職能,雖然管理會計的職能范疇更大,但將財務會計的工作簡單的全部劃入管理會計的職能中,也有可能會造成反面效果。對于企業的發展而言,管控成本,控制預算和管控績效是企業運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如果過于嚴格的管控,反而會對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礙,甚至產生嚴重的后果。
其次,企業應當完善會計專業的人才隊伍規模。企業應當著重提升現有員工的職業素養以及工作水平,從而促進企業的會計從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根據市場調查分析顯示,國內大多數企業在財務會計轉型成為管理會計時,大量引進管理會計型人才,著重培養員工的管理會計素養。因此,只有企業培養了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隊伍,才能為企業的正常運作提供有力的保障。轉變會計工作人員傳統的財務管理理念,樹立正確的管理會計觀,充分認識到管理會計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調動職工工作的積極性。
最后,企業的會計應當實現共享服務。財務會計人員向管理會計人員的轉型最容易遇到的問題是大量的簡單重復性的會計核算工作造成工作疲勞。企業沒有意識到這些工作造成了企業大量人員的浪費,認為自身的人力資源不足。這個問題充分反映出企業財務工作的效率低下,信息化技術不成熟。今年我國財政部頒布的《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鼓勵企業采取財務共享服務中心模式,有利于促進企業財務部門的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要想將企業的財務會計轉變成為管理會計,必須把財務會計從簡單重復的會計報表中解放出來,為管理會計的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這些都是管理會計工作的最基礎的工作。
三、公司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的意義
21世紀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的向前發展,企業對于會計的要求隨著社會發展的需求不斷的提高,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已經無法跟上企業向前發展的腳步,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不僅能夠對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作出評估,為企業的長期發展規劃指明方向。改變財務會計的工作模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企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雖然管理會計不需要一個長期的適應過程,但是管理會計的工作必須依賴與財務會計的進步。公司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取得長遠健康的發展,必須不斷優化公司的組織結構,有效的提升公司的資源配置。而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是企業實現轉型的必要手段之一。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相互作用,脫離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的工作也難以進行。因此,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也是社會發展的必要產物,對公司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
在大數據時代發展的時代,互聯網技術逐漸占領市場,現代企業的辦公幾乎都是通過計算機完成的。這樣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準確度,將公司信息進行有效的存儲和歸檔,在提公司財務的工作效率的基礎上,還能降低工作量。因此對財務會計的工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對公司財務賬稅進行數據審核,而且需要員工具有一定的信息發掘能力。企業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型,在對現有工作內容改變的狀況下,需要企業會計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有利于企業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在市場上搶得先機。
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如果想要在市場經濟不斷向前發展的大環境中,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企業必須實現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變。在從財務會計轉變成為管理會計的過程中,從公司的實際情況出發,在保障管理會計制度完善合法的情況下,依靠有效的內部審查機制,善會計專業的人才隊伍規模,企業的會計應當實現共享服務,促使公企業的財務會計信息得到有效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郭文斌.新準則央行會計財務轉型路徑的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5,12
[2].陸佩娟.淺談大數據背景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J].中國集體經濟
[3].王利方.管理會計在中小型制造企業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