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

摘要:調車進路與接發列車都關系到鐵路行車安全,如果有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導致嚴重事故發生。在文中就從調車進路與接發列車進路的實際情況出發,對隔離管控提出幾點建議,以期為改善鐵路行車安全提供借鑒。
關鍵詞:調車進路;隔離;接發列車;行車安全
在鐵路行車安全中,接發列車安全優先于調車作業安全,換言之,調車作業必須服從接發列車,凡是影響接發列車進路的調車作業均須按規定及時停止。為確保接發列車安全、暢通,防范和遏止調車作業造成列車事故,本著關口前移、超前防范的指導思想,推行調車進路與接發列車進路隔離管控勢在必行。
一、調車進路與接發列車進路隔離管控定義
調車進路與接發列車進路隔離管控簡稱調車進路隔離管控,是指依托車站線路布局、隔開設備、平行進路等情況,將調車進路與接發列車進路實行物理隔開,因條件限制不能實行物理隔開時,制定相應的安全控制措施,從而達到防止調車作業影響接發列車安全暢通甚至造成列車事故的目的。
二、調車進路隔離管控實施構想
1.劃分風險等級
(1)高風險:占用、穿越正線的調車進路;可能進入正線的調車進路。
風險因子:調車作業發生問題,可能引發車站行車中斷。
(2)中風險:占用、穿越到發線及其延續進路的調車進路;可能進入到發線及其延續進路的調車進路。
風險因子:調車作業發生問題,可能對接發列車造成影響。
(3)低風險:高、中風險以外的其他調車進路
可能進入正線(到發線及延續進路)調車作業的定義:調車作業線路與正線(到發線及延續進路)銜接且沒有隔開設備或脫軌器時,向能進入正線(到發線及延續進路)的方向調車。
2.調車進路隔離管控措施
(1)空間隔離:空間隔離有二種方式,一是按照調車進路的風險等級,依次優先使用低、中、高風險調車進路作業;二是將調車進路末端道岔開通隔開設備或平行進路。
(2)時間隔離:接發列車與調車作業同時進行,在空間隔離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應停止占用、穿越或可能進入接發列車進路(含延續進路)的調車作業。
停止調車作業的時機:不遲于列車到達前10分鐘、發車前6分鐘。
停止調車作業的方法:
車站值班員(信號員)通知調車長(單機為司機)“XX次(調),X道停車等待”。
調車長(司機):XX次(調),X道等待,調車組(司機)明白。
調車長(司機)確認車列(機車)停妥后向值班員匯報:XX次(調)車列(機車)X道已停妥。
車站值班員(信號員):XX次車列(機車)已停妥,明白。
(3)防進入管控:接發旅客列車時,禁止可能進入接發列車進路(含延續進路)的調車作業;接發貨物列車時,對確需進行的可能進入接發列車進路(含延續進路)的調車作業,實行“防進入作業限制”,防止調車作業進入接發列車進路。
①推送作業“防進入作業限制”辦法:
車站值班員(信號員)通知調車組人員“XX道接發XX次,XX道執行限制作業辦法”,并聽取調車組人員復誦。
調車作業連結全部軟管,進行簡略試驗良好后方可進行,連掛速度不得超過3km/h;不得將車列推入距離對接發車進路起防護作用的出站(進路、調車)信號機30米以內;被連掛車組距對接發車進路起防護作用的出站(進路、調車)信號機不足30m時,不得進行連掛作業。
②牽引(含單機)作業“防進入作業限制”辦法:
車站值班員(信號員)通知司機、調車組人員:“XX道接發XX次,XX道執行限制作業辦法”,并聽取復誦。
調車作業連結全部軟管,進行簡略試驗良好后方可進行;不得進入距離對接發車進路起防護作用的出站(進路、調車)信號機30米以內。
3.調車進路隔離管控明示化
(1)制作《調車進路隔離管控細化表》
車站按照高、中、低調車進路范圍,梳理確定每一條調車作業基本進路風險等級,并結合車站實際情況制定、細化隔離管控措施,以表格形式在行車相關場所進行揭示揭掛。表格應包括“序號”、“調車進路”、“影響列車進路范圍”、“隔離管控措施”、“風險等級”“管控責任人”等內容(如下表)。
(2)鋪畫《調車進路風險等級圖》
按照車站《調車進路隔離管控細化表》,將每條高風險、中風險調車進路分別在車站平面示意圖中用紅、黃二種顏色標示,并在行車相關場所進行揭示揭掛。
4.過程控制
(1)降低風險源
列車調度員、車站值班員(站調)在組織車站調車作業前,應優先考慮選擇在對接發列車進路干擾較少的時段進行;車站值班員合理安排接車股道,優先接入符合平行進路、隔開設備隔離的線路。減少調車作業進路與接發列車進路重疊、交叉的可能性。
(2)優化調車計劃編制
車站值班員(站調)在編制調車計劃、安排調車作業線路時,應根據實際情況盡量選用對接發列車影響最小、安全風險最低的方式進行,盡可能滿足調車進路與接發列車進路隔開,合理編制調車計劃。編制調車作業計劃時,將高、中風險在調車作業計劃單“注意事項”欄中標注,傳達、變更調車作業計劃時一并傳達。
(3)充分利用站場設備實施物理隔離
凡調車進路末端能開通隔開設備或平行進路的,無論車站是否辦理接發列車作業,均須在調車進路準備好后,依次優先采用開放信號、排列進路、單操單鎖道岔方式將進路末端道岔開通隔開設備或平行進路。
(4)合理組織接發列車與調車作業
按調車作業服從接發列車作業原則,在空間隔離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因調車作業需要,車站值班員可在取得列車調度員的同意的情況下,采取在本站或鄰站扣停列車,先行進行調車作業。
(5)嚴格執行現有規章制度
調車進路隔離管控是在現有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對調車安全管理的強化,不是另搞一套,所以車站作業人員還應嚴格執行普速《技規》301條、《站細》規定的停止影響接發車進路的調車作業、接發旅客列車時“三禁止”、自備機車調車作業限制等現有的規章制度。
(6)強化考核
1.將各級管理及專業人員對調車進路隔離管控措施的落實檢查及高、中風險調車作業的回放、檢查次數納入每月的量化指標。
2.分析中心建立分析、通報制度,對車站落實調車進路隔離管控措施及使用高、中風險調車作業進路情況進行分析,分析該高、中風險進路是否采取合理的隔離管控措施降低安全風險,無法杜絕的高、中風險進路是否嚴格落實管控措施。
3.對違反調車進路隔離管控措施的行為納入“兩違”考核范圍進行嚴格考核。
A類:未落實空間、時間隔離進行高風險調車作業。
B類:未落實空間、時間隔離進行中風險調車作業。
B類:高風險調車作業未執行“防進入作業限制”辦法。
C類:中風險調車作業未執行“防進入作業限制”辦法。
C類:高風險調車進路未在調車計劃注意事項中標注。
D類:中風險調車進路未在調車計劃注意事項中標注。
三、效果設想
通過調車進路隔離管控工作的開展,減少調車作業占用正線、到發線的幾率,提高作業人員對影響接發列車進路(含延續進路)調車作業安全的認識和重視,實施調車進路末端道岔開通隔開設備,并有效卡控能進入接發列車進路(含延續進路)的調車作業,防止調車作業進入接發列車進路,從而達到確保接發列車安全、暢通的目的。
四、特別說明
本論文是在借鑒成都局集團公司運輸部目前開展的調車進路風險管控的基礎上,在與遵義車務段主管行車副段長唐小華、技術科長劉有吉討論后,由作者本人在細節、概念及相關控制措施上加以明確和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