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漢清
摘要:邀請招標是由采購人根據供應商或承包商的資信和業績,選擇一定數目的法人或其他組織,向其發出招標邀請書,邀請他們參加投標競爭,從中選定中標供應商的一種采購方式。優點是具有招標費用少、周期短、招標評標工作量小、滿足采購人及時性等,缺點是價格的自由競爭不能得到充分體現,有可能得不到最合適的投標人和獲得最佳競爭效益。
關鍵詞:邀請招標競爭效果有效監督
一、邀請招標概述
邀請招標也稱選擇性招標,是由采購人根據供應商或承包商的資信和業績,選擇一定數目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不能少于3家),向其發出招標邀請書,邀請他們參加投標競爭,從中選定中標供應商的一種采購方式。
邀請招標作為法定的采購方式之一,是公開招標方式的一種衍生形式,是指采購單位不發布采購信息,根據招標內容確定一批供應商作為邀請投標對象,并將招標公告直接送往給這批供應商,而其他供應商無從知道招標信息的一種招標方式。因此,是一種不公開的招標方式。
二、邀請招標特點
1.邀請招標的優點
邀請招標具有不使用公開的公告形式、接受邀請的單位才是合格投標人、投標人數量有限等特征;同時具有招標費用少、周期短、招標評標工作量小、滿足采購人及時性等優點。因此,在實踐中,不少地方經常采用邀請招標方式實施采購。
這種招標方式與公開招標方式的不同之處,在于它允許招標人向有限數目的特定的法人或其他組織(供應商或承包商)發出投標邀請書,而不必發布招標公告。招標工作量和招標費用相對較小,既可以省去招標公告和資格預審程序(招投標資格審查)及時間,又可以獲得基本或者較好的競爭效果,因此,邀請招標可以節約招標投標費用,提高采購效率。
2.邀請招標缺點
邀請招標與公開招標相比,投標人數量相對較少,競爭開放度相對較弱;由于邀請招標過度地限制了供應商數量,將一些條件優越的供應商排斥在外,價格的自由競爭不能得到充分體現。同時受招標人在選擇邀請對象前已知投標人信息的局限性,有可能會損失應有的競爭效果,得不到最合適的投標人和獲得最佳競爭效益。
三、如何做好邀請招標
1.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的要求確定招標方式
根據《招標投標法》、《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工程建設項目貨物招標投標辦法》、《機電產品國際招標投標實施辦法(試行)》及《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87號)的相關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批準可以進行邀請招標:
一是省級(含自治區、直轄市)以上重點項目不適宜公開招標的,經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可以進行邀請招標。二是依法必須招標的貨物招標項目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邀請招標:(1)技術復雜、有特殊要求或者受自然環境限制,只有少量潛在投標人可供選擇;(2)采用公開招標方式的費用占項目合同金額的比例過大。需要審批、核準的還需要到相關行政部門履行審批、核準手續。三是依法必須招標以外的貨物招標項目,且不屬于省級(含自治區、直轄市)以上重點項目的,可以進行邀請招標。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邀請招標,應當經國務院發展計劃部門批準;地方重點建設項目的邀請招標,應當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全部使用國有資金投資或者國有資金投資占控股或者主導地位的并需要審批的工程建設項目的邀請招標,應當經項目審批部門批準,但項目審批部門只審批立項的,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審批。
非依法必須公開招標的項目,由招標人自主決定采用公開招標還是邀請招標。
2.科學合理、公平公正地選擇邀請供應商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87號)第十四條對邀請招標的操作做出了具體規定。根據這一法條,我們可以看出邀請招標關鍵在于兩個步驟:①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名單的產生:有三種產生方式,即發布資格預審公告征集、從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建立的供應商庫中選取、采購人書面推薦,備選的符合資格條件供應商總數不得少于擬隨機抽取供應商總數的兩倍。②被邀請參與的特定供應商隨機抽取確定:數量是3家以上。隨機抽取是指按照事先規定的程序從通過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名單中任意選出不少于三家(包括三家)供應商作為邀請對象,不得人為指定。那么,如何把握好邀請招標的這兩個步驟呢?一、采購人要儲備積累可供抽取邀請的供應商名錄邀請招標的一大特點,就是采購人或代理機構在采購前必須要有一定量的適合于采購條件的潛在供應商,然后再從中隨機抽取確定出一定數量的供應商作為邀請的對象,并向其發出投標邀請書。因此,如果采用采購人書面推薦的方式,為了確保“邀請”對象的選擇能有較大的余地,采購人應當建立和儲備供應商名錄,儲備一定數量的、各行各業的、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以滿足隨時抽選“邀請”對象的需要,這是公平合理地確定“邀請”對象的基礎性工作。二、擬邀請的供應商必須符合資格預審條件《政府采購法》第三十四條規定,采購人“應當從符合相應資格條件的供應商中”確定擬“邀請”的對象,因此“邀請”對象的確定必須堅持一定的質量和標準,并在“邀請”之前進行必要的資格篩查。不管采用哪種方式征集供應商,只有符合資格條件的供應商才有資格參與隨機抽取。如果參與隨機抽取的供應商有不合格的,抽取的結果也有可能是合格的供應商被“刷掉”,不合格的反而“入圍”。因此實際操作中,既要防止通過制定歧視性條款進行資格預審和篩查,又要防止魚目混珠,落實供應商資格條件預審和篩查,確保資格預審和篩查工作公正、公平和公開。
3.由紀檢監察部門對邀請招標進行有效監督
由于邀請招標過多地強調采購的及時性、特殊性要求,規避公開招標;采購人從部門利益出發,搞“暗箱操作”;委托采購代理機構工作人員謀取私利,內定供應商,另邀請幾家供應商作陪襯;實施地方保護主義,限制外地合格的供應商參與政府采購。由紀檢監察部門對邀請招標進行過程監督就非常有必要。我們都知道,在招標項目中,紀檢監察部門與招標項目各方的利益沖突最少,與被邀請方平時在業務上無往來,不存在利益共同體,由紀檢監察部門來把握此環節就相對公平而且很容易操作。首先,讓合同主管部門提供給紀檢監察部門該項目合格的全部供應商或者項目承攬商。其次由紀檢監察部門把名單提供給項目組進行篩選確定被邀請方。再次,由紀檢監察部門把確定的被邀請單位名單交項目組織部門進行招標運作。通過以上的紀檢監察部門在邀請招標上的參與,筆者認為就可以在這一環節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由于提供的是全部合格的名單,范圍很大,關鍵部門的關鍵人物在如此大的范圍內是根本沒辦法進行操控的,再說由項目組來統一確定被邀請方,更可以扼殺以權謀私者的圖謀。最后,邀請招標的過程是由紀檢檢察部門參與并監督的,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就不敢鋌而走險了。在邀請招標這個環節中,只要紀檢監察人員把監督與管理結合起來,在管理中抓監督,在環節上做到明明白白,而不是霧里看花,這樣的監督才不至于流于形式,監督才能更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