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資料顯示,馬來西亞華人多達3200萬人,占馬來西亞總人口的23%,馬來西亞的華人主要是明清至民國時期從中國遷徙而來,長久以來,他們保留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和習俗,所以,和中國人一樣,馬來西亞的華人過的也是農歷新年。
馬來西亞的學校一般將一整個學年分成三個學期,由于農歷新年正好處在學期當中,且放假時間較短,因此一部分留學生會選擇留在馬來西亞過年。馬來西亞的華人十分注重中華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年節將至,各地的華人聚居地區紛紛張燈結彩慶祝新年,街巷上洋溢著滿滿的年味。
Buruen是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在過去的四個春節里,他都因為繁重的學業留在馬來西亞,未能回家過年,只是在學校宿舍里和幾個朋友一起簡單聚餐慶祝。“我們自己操辦的春節雖然過得不如國內熱鬧,但好在我們宿舍有一個大廚室友,每到重大節慶,都是他大展身手的時候,輕輕松松就能負責起八個人的伙食。東南亞的飲食口味和國內相似,所以我們很容易就能買齊一桌年夜飯所需要的食材,大家把菜買回來,一邊聊天一邊做飯,一般從下午一點做到晚上八點,才能吃上一頓像模像樣的年夜飯。”
Buruen告訴《留學》記者:“年夜飯的重頭戲,就是拿一臺筆記本電腦放在飯桌上,然后大家一起觀看春晚。這已經成為一種儀式,只有這樣才能找到一點在家里過年的感覺。”
在異國和朋友、同學一起度過的幾個簡化版春節中,有一年春節令Buruen記憶猶新,那就是在馬來西亞檳城過的春節。“那一年,一位同學的父母來探親,大家一商量,索性拖家帶口一起去了檳城游玩,順便體驗馬國當地華人如何過年。”
檳城的馬來華人聚集尤為密集,因此這里的年味也格外濃厚。檳城的建筑風格具有濃厚的中式特點,年關一到,檳城被布置得煥然一新,人們在外墻上掛滿喜慶的紅燈籠。整個城市張燈結彩,各家各戶喜氣盈盈,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
檳城多寺廟,過年期間,寺廟香火不斷,街上還會搭建起熱鬧的廟會,煙花、爆竹、燈籠、舞獅、春聯、燈謎等一系列傳統過年項目都可以在這里找到。Buruen和朋友們逛廟會,看舞獅,猜燈謎……種種春節特有的娛樂項目喚起了他兒時的新年記憶。“相比于國內近年來漸漸寡淡的年味,在這里經歷的這一場熟悉又令人懷念的盛大典禮,是我這些年來過得最難忘的春 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