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倩倩
編輯_李丹??設計_畢雁飛
Q:《留學》記者??????A:?馬焱
16歲出國求學,磨煉了他不服輸的意志,幼年往事激勵他堅持教育夢而初心不改,他是北京老炮兒,更是焱雅教育的創始人。
Q
回到國內,怎么想到要創業的?
A
理念不同。當時回到國內后,直接去了一家教育機構當老師,剛開始的時候就發現,學生基礎太差了,我講的東西很多學生根本聽不懂,然后我就開始思考怎么從專業的角度來講。我試著把自己的level降下來,在這個過程中,跟學生們之間產生了感情,或者說是友誼。后來我就發現,其實在學術以外,我也能給予他們很多其他的東西。比如他們很多不愛學習,很叛逆,沒有方向目標,我就利用一對一的間歇期,把他的性格、愛好等全部挖掘出來,編成一個一個屬于他的語料揉到他的口語課里面。在這個過程之中,我們雙方就能更貼近彼此,孩子也愿意學。
但是后來一些我認為不重要的東西被納入KPI考核,這些東西完全不適合我的性格。所以我就離開去另一家小公司了。
因為我高中就學的A-Level,那時候正好有這么一個契機可以教這方面的課程,我就直接去了,也是從老師做起做到校長,后來還是同樣的問題,理念不同,我更注重教研,鄙視市場,而老板更注重市場,彼此不能說服,我就出來創業了。
后來自己創業了,從一個更高的角度考慮了,就瞬間明白以前的領導了。
Q
能介紹下浸泡式教學方式嗎?
您是怎么定位的?
A
因為我們一對一的課是所以老師圍著一個學生轉,這批老師包括授課老師、教學總監、學管、班主任還有其他老師。而這個學生的問題,每天的情況,學習過程中心態的調整,都在我們的服務范圍內。然后我們給他按照課程排課,上午、下午,晚自習,從早上九點到晚上八點,強化集訓,這就是所謂浸泡式。
而且我們給學生做的是至少一年的規劃,從學生打算出國到中間準備,到去國外的學習,甚至假期回來的輔導,最后的結課,我們都是同步的。它的時間很長,因為在我看來,短時間內你不可能把一個人長久積累的問題幫他解決掉,這需要一個過程。
Q
其實教育這行一旦沾上資本
就有或多或少的不純粹性
而目前政府也是比較鼓勵這種“教育+資本”的組合
你怎么看待這個事?
A
對,這是沒錯的。我認為資本和教育結合起來,必定是資本先行,企業家無所不用其極地去賺取高額利潤,教育質量必定會大打折扣。我覺得資本只看錢這點,這個是無可厚非的,無非是一個投資周期與回報率。但當教育產業里面越來越多的資本在去進行這種沖刷的時候,我們應該多想想我們的孩子。
我可能逆事順辦,至少在現在我認為我還有我的存活空間的時候,我并不是想要特立獨行。但是只要是我還能守得住我的業績或利潤,就是我還能維持我的現狀,我就不會輕易走到上市那一步,我覺得這是挺危險的一件事。也許吧,五年以后真的會有那么一天焱雅可能也被收購了,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希望被我的老東家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