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旭強
[摘 要]職業教育的發展要求職業學校能夠培養出具有能支撐社會經濟發展的專業人才,同時又具備綜合的職業道德素養,而教師僅僅通過課堂授課難以達到教與育的目的。借助微信這個使用廣、操作便捷、內容豐富的互動平臺來進行課堂輔助教學,以《WEB系統開發》專業課教學為例,研究并設計如何基于該平臺進行課堂輔助教學。
[關鍵詞]微信平臺;職教根本任務;課程輔助設計
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主要是要不斷提高服務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力,以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要增強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吸引力,以適應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需要。職業學校作為載體,專業教師作為實際操作者,在實際的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僅以課堂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一、教學現狀分析
在高職教學中,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主要培養學生理實結合的實踐能力和情感素養。然而在教學中發現學生主觀能動性不強,體現在課前不會去預習,課中不會積極互動,課后不會鞏固拓展。反思這個問題,我認為需要有一個互動平臺來輔助課堂教學,培養學生間、師生間的情感,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二、微信平臺的可行性
課堂教學設計主要體現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課前環節為課堂教學而熱身,課堂教學是主體,也是評價授課質量的首要依據,課后環節則是鞏固和拓展課堂教學。三個環節緊密結合,周期性地延伸。微信作為大家最熟悉的手機免費軟件之一,它的便捷性、互動性和內容豐富性等特點也被大家熟知。因此我們可以把微信應用到教學中,通過合理的教學設計和操作來輔助教學工作,主要分成兩個部分:課程微信公眾號和課程微信群。
1.課程微信公眾號
教師申請課程微信公眾號自媒體服務平臺,可以百度參考微信公眾號的申請操作流程,選擇個人訂閱號,每天都可以群發一條信息。教師在公眾號里建好引導菜單,然后采用多媒體形式設計相關的教學素材,最后根據教學設計進行群發,學生能在第一時間收到相關信息,可以在課前和課后進行自主學習并互動交流。
2.課程微信群
教師創建課程微信群,師生可以在里面進行提問和交流,學生既可以通過自己和同學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方法來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又可以更進一步拉近彼此間的距離,增加情感,教師也能及時發現學生的問題進行實時語音或視頻解答,又能了解到學生的參與度,便于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調節氣氛。
三、課程輔助設計
1.申請課程微信公眾號
用QQ郵箱申請了一個《WEB系統開發》公眾號平臺,主要用到自定義菜單、用戶管理、素材管理和消息管理。自定義菜單包括課前熱身、課堂教學、課后鞏固三部分。
課前熱身:根據授課計劃表創建相應的課前預習素材,最后進行群發。例如:設置問題(購物系統中會員如何實現登入),并創建圖文并茂的REQUEST對象素材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在公眾平臺與教師進行互動。教師也能根據預習的情況能更好地掌控課堂上課的節奏和氣氛。
課堂教學:課后,教師把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堂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和解決方法做成多媒體素材并進行群發。例如:學生能明白課堂的教學任務:掌握REQUEST對象的作用和常用的方法,能夠用該對象進行登入訪問網頁設計,又能進一步地回顧、思考和檢測教學內容。
課后鞏固: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情況設置分層次的題目。例如,第一種先預先創建一個請求頁面,再讓學生設計一個響應頁面;第二種直接給出要求讓學生完成一個注冊新用戶的設計。學生在這環節中同樣可以與教師互動來完成內容。
2.創建課程微信群
課程公眾平臺在互動中有局限性,只能在教師和學生間進行一對一互動。當要進行一對多或多對多互動時候就要借助于課程微信群來操作。例如:教師提出REQUEST對象如何用哪兩種方法進行提交。圍繞這個問題的提出、討論和講解,學生和老師都可以以多媒體的形式進行。以這種形式在課前和課后進行互動,師生間更放得開,無形中增加了親切感,拉近了距離,也會對課堂教學起到積極作用。
可以看出,在教學中用以上方法來輔助課堂教學,一方面,在教學中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模式,學生通過微信公眾平臺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又可以回顧和鞏固課堂內容,師生間的問題可以在公眾號平臺和微信群里進行互動,其趣味性帶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增強了彼此間的情感,有利于完成課堂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另一方面,整個課程教學中,學生可以不斷地在線復習課程知識,不斷與教師互動。教師則設計出了一套完整的課程教學輔助平臺,為以后的教學提供了豐富教學資源。
參考文獻:
[1]魯波.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課堂輔助教學系統的構建[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8(11).
[2]張燕.微信公眾平臺輔助高校數據結構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
[3]姬朝盼.關于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研究[J].智庫時代,2018(49).
[作者單位]
江蘇省宜興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編輯:原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