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摘?要】 目的:分析在新護士崗前培訓中應用同伴互助培訓模式的效果。方法:擇取2014年至2015年新入職的46名護士作為對照組,實施傳統模式崗前培訓,并擇取2016年至2017年新入職的31名護士作為研究組,實施同伴互助培訓模式崗前培訓,對兩組操作技能考核結果進行分析和比較。結果:兩組護士除在用物準備評分上無統計學差異之外,研究組護士在人文關懷、案例評估、操作實施、知識問答、總體評價等方面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績以及總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新護士崗前培訓中應用同伴互助培訓模式效果良好。
【關鍵詞】 同伴互助培訓模式;新護士;崗前培訓
文章編號:WHR2018072062
對于護理工作而言,護理技能、關懷能力是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于新護士來說,盡管新護士具有較高的工作熱情,但在對患者人文關懷以及護理技能上存在一定不足之處,同時在工作水平與臨床實際需求之間存在一定差距。傳統護理技能培訓以講授為主,僅注重新護士操作步驟是否正確,新護士學習主動性得不到充分調動,且因機械性操作的影響,容易抵觸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服務,而同伴互助培訓模式可以以臨床實際工作需求為依據對新護士進行護理技能培訓與考核,使其養成規范操作習慣,培養實用型護理人才[1]。本文作者主要分析在新護士崗前培訓中應用同伴互助培訓模式的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擇取2014年至2015年新入職的46名護士作為對照組,其中男5名,女41名,年齡最大為42歲,最小為18歲,平均年齡為(30.8±1.5)歲,學歷水平:13名本科學歷、26名為大專學歷、7名為中專學歷;擇取2016年至2017年新入職的31名護士作為研究組,其中男3名,女28名,年齡最大為32歲,最小為20歲,平均年齡為(28.7±1.4)歲,學歷水平:15名本科學歷、16名為大專學歷。兩組護士各項基線資料無統計學差異,可以進行比較。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模式崗前培訓。研究組實施同伴互助培訓模式崗前培訓:1)合理組合。由培訓教師按照新護士一周集中培訓過程中的表現,結合性格特點、能力等進行優化組織,兩兩組建互助學習小組,再由3~4個互助學習小組組建成一個互助考核小組。2)臨床技能操作學習。臨床實踐與考核期為期3個月,一個互助學習小組的成員一同進行學習和考核。臨床帶教教師由護士長安排,并以新護士培訓考核計劃為依據,每周安排2個考核項目。對操作考核計劃落實情況,教師需要隨時跟蹤,對新護士的學習和工作予以引導和鼓勵,并啟發其一同進行學習,做到互幫互助,鼓勵其與教師進行溝通,不斷完善自我。為新護士提供技術操作視頻,2名互助學習小組的成員一同進行模擬訓練,并對照視頻內容找出自己和對方的不足,并不斷完善。在業余時間,2名互助學習小組的成員可以互相分析和討論自己遇到的問題和經歷,分享成功護理經驗,相互學習和影響。3)臨床技術操作考核。在臨床實踐與考核階段,一個考核小組的成員集中進行每周考核,要求熟練掌握操作規范,并可以有效溝通解釋,在一名新護士考核過程中,其他護士學習、觀摩,并進行點評和指正,最后由培訓教師對考核情況進行總結。
1.3?臨床觀察指標
所選護士均通過統一的考核標準考核操作技能,包括用物準備、人文關懷、案例評估、操作實施、知識問答、總體評價6項內容。計分標準如下:用物準備滿分為5分;人文關懷滿分為10分;案例評估滿分為5分;操作實施滿分為60分;知識問答滿分為10分;總體評價滿分為10分,共計100分,總成績評分在90分及以上為合格。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P<0.05表示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護士除在用物準備評分上無統計學差異之外,研究組護士在人文關懷、案例評估、操作實施、知識問答、總體評價等方面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績以及總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在新護士崗前培訓中,傳統培訓方式以中心模擬演練為主,與臨床實際工作需求脫節,新護士在正式進入臨床工作之后,容易出現機械化操作現象,容易引起患者的抵觸和反感[2]。而在同伴互助培訓模式中,在集中培訓1周之后,由帶教教師對新護士進行分組,新護士可以組成互助學習小組,對學習中的不足和進步進行相互交流和探討,對于認知方面的沖突還可以及時求助帶教教師,此種培訓模式可以使新護士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并及時進行糾正和改進[3]。同時,通過集體點評考核的方式,可以增加新護士的參與感,使其不僅可以作為被評估者,還可以作為評估者,與其他護士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時也學習他人的優點,在自己操作中應用[4]。另外,因需要參與評估,每位新護士均會主動學習操作評價標準,并對評估標準深入了解和認識,這也對其掌握操作過程的重要環節提供了幫助,使新護士的操作技能得到明顯提升[5]。本次研究中,采用同伴互助培訓模式的新護士在人文關懷、案例評估、操作實施、知識問答、總體評價等方面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績以及總成績均明顯高于傳統模式崗前培訓的護士,由此可見在新護士崗前培訓中,同伴互助培訓模式的應用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在新護士崗前培訓中應用同伴互助培訓模式效果良好,可以提高護士操作技能,為其日后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 鄒海英,宋軍君,路薇.同伴互助培訓模式在新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6,13(05):380-383.
[2] 李青荷,韋秀霞.同伴互助學習聯合思維導圖模式在新護士崗前操作培訓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34):5008-5011.
[3] 劉長鳳,劉傳紅,劉春莉,等.同伴互助學習法在新護士技能培訓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19):2554-2557.
[4] 陳雯雯.多元化培訓模式在新護士崗前培訓中的運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20):70-71.
[5] 金洪燕,赫玲玲,韓點,等.多元化培訓模式在兒科新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30):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