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 韓濤
新館落成對所在城市區域讀者的吸引在一定程度上會有一個時期的關注熱度,甚至其熱度會有一個讀者到館人數的峰值。這一現象在梅河口市公共圖書館新館落成后出現的讀者到館人次、借閱冊次等極為明顯。梅河口市新建圖書館位于市松江路南端,河東大街西側,建筑面積8584平方米,投資4500萬元,藏書規模25萬冊,閱覽坐席400個。內設藏書區、公共借閱區、兒童閱覽區、期刊閱覽區、無障礙閱覽區、地方文獻閱覽區、自修區、休閑區、多功能報告廳、展覽展示廳、學術研討交流區、國學書院等12個功能分區。整個服務采取藏、借、閱、管一體化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具備服務、交流、展示、休閑、資源共建共享等多元功能。新館落成將秉承以讀者為中心、以服務為宗旨的工作理念,把圖書館建設成為梅河口市文獻資源中心、信息服務中心、社會教育中心、圖書館事業中心、文化休閑中心的現代化新型圖書館。其規模、布局、配置和服務等建設都與老館建設有著時代的區別,社會效能最為明顯的是時常新館一天的讀者到館人次等同于老館讀者到館人次的月流量,目前這一強勁勢頭還在一定溫度的發酵中。同時也體現出了梅河口市公共圖書館新館落成后的轟動性社會效應。
1 對比
梅河口市新館落成后所帶來的社會吸引力雖然不能單一僅從規模、設施、配置等方面來加以比較,但與以往的工作數據統計對比,也足以說明公共圖書館服務功能的提升對讀者的吸引有著一定的客觀性。如新館一季度工作數據統計:
對比中不難看出,梅河口市公共圖書館新館落成后僅一季度工作數據統計,無論是讀者到館人次、借閱冊次、活動次數及活動參與人數等都是老館近三年同期工作數據統計的倍數,有的甚至與老館近三年全年工作數據統計相媲美。這一對比既讓人感到提振又讓人有所擔憂。
2 分析
2.1 新館落成后僅一季度的工作數據統計,幾乎與老館近三年全年工作數據統計相媲美。如果將老館近三年每年所有工作數據統計按每年四個季度均分后再與新館第一季度工作數據統計相比較,其差距不僅是倍數的增長問題,更讓人疑惑的是老館與新館對讀者的吸引力所存在的冰火兩重天現象。盡管對比中突出了讀者對新館的熱度,但必須說明的是新館落成屬于梅河口市區域內地標性建筑,配套設施及宣傳在一定程度上都能激發起廣大市民讀者對新館落成的觀注度。特別是梅河口市公共圖書館新館座落于現代服務業示范區之中,周圍另有羽毛球館、網球館、游泳館、城市規劃館、博物館、文化館等各具特色場館相融合,人文環境因素不能說明讀者對新館關注度之高都屬于新建圖書館的吸引,其中也不乏對其他各館的欣賞、瀏覽、休閑、假日觀光等現象涵蓋其中。但也可以從另一個側面理解為凡是步入新館者都屬于到館的讀者,無論是否有借閱、閱讀、自習或瀏覽等資源的利用,走進新館就一定能感受到新館建設的服務配置和書香氛圍的熏染,離開時對社會、家人和親友都不會缺少宣傳的影響和傳播。
2.2 從統計數據上看,梅河口市新館落成后無論是接待讀者人次、借閱冊次、活動種類、活動參加人數等都接近或超過老館近三年的全年工作統計數據。這一差距的存在有著新館的優勢,也有老館望不可及的條件所至。新館的優勢在于全新的建筑、全新的配置、全新的服務等全新的理念,加上又是梅河口市地標性建筑、周圍又另有各場館的融合相襯、加之依托于現代服務業示范區,這些有利條件都是老館無法比及。更讓老館望塵莫及的是新館館內設施包括桌椅、書架、電子查詢系統、讀者自助服務設備以及期刊圖書種類緊跟時尚理念等都是老館無法攀比。更有對比的是新館各個功能服務區的寬敞明亮,與老館狹小、陰暗、潮濕的閱、讀、 查、借等空間的對比,特別是書庫讀者每借閱一本書都要在書架中側身前行,生怕陳舊圖書上的灰塵弄臟了衣服。再有十萬余冊的新書對讀者的吸引與老館陳舊和破損等現象的圖書比較,新老館讀者的到館率和資源利用率之間的對比其差距存在是必然。
2.3 讀者對新館落成后的好奇心和新館地標性建筑對讀者的吸引熱度不次于十萬冊新書對讀者的誘惑。時代的發展和城市居民休閑文化生活的豐富多彩,圖書館與讀者間的距離當下已成為公交或步行鍛煉的距離,是時尚休閑文化內容的一項勞逸結合的社會現象。目前城市休閑文化中的鍛煉身體已成為休閑與娛樂為一體的城市業余文化生活的主體,雖然目前梅河口市新建圖書館遠離市區,但這對強身健體一族和離退休老年讀者卻當成鍛煉與休閑距離的歇腳點。這一現象有賴于梅河口市新建圖書館室內配置的提供,如座椅軟席、沙發地桌、落地門窗可以遠眺風景、冷熱飲用水的提供讓人得以休閑與補充,角燈和吸頂燈讓人愜意于學習與閱讀、觀賞與閱讀、休閑與閱讀的書香之靜。
2.4 梅河口圖書館新館落成后午休不閉館應當是圖書館常規工作服務模式,而老館中午下班閉館卻是一直延續的工作方式,兩種工作方式的對比有著讀者與圖書館間人性化服務與否的區別。新館落成后中午不閉館,讀者可借舒適的桌椅高度和間距供讀者小做休息,與老館讀者學習或閱讀是否一游未盡的午間下班閉館現象對比,不僅是工作時長的延伸,更是服務質量的提升。目前讀者到館的時間有著早九晚五的作息時間趨勢,特別是一些應屆或報考公務員一族的讀者,到館時間一般都在上午10點左右,中午一般隨便吃點零食或飲料補充繼續學習。中老年讀者一般也在九點之后相續到館,其現象最為常見的是閱讀一些報紙或消遣性瀏覽及退借圖書等,有的在距離鍛煉中到館小做休息后離館。目前梅河口市新建圖書館無論是環境、設施和服務等條件都很適應讀者到館規律,如果與老館相比更讓讀者滿意的是新館為讀者所提供的休息方式、飲水設備、文化氛圍以及圖書報刊等服務的全面性。
2.5 梅河口市公共圖書館新館落成后為讀者開通了一些相應的讀者自助服務,其配置旨在將讀者服務工作從人工服務中解脫出來,并為讀者提供科學、公平、精準、省時省力的服務質量。目前新館讀者每借一本書的時間從查詢到辦理完借閱手續通過自助服務功能幾乎可在1分鐘左右時間完成,而老館人工服務方式則從查詢圖書需在書架間來回查找多次外,再進入辦理借閱程序的人工服務需10分鐘以上的平均時長。圖書館為讀者服務的智能化從一個側面體現出的是一種公平的人性化服務,讀者利用圖書館文獻資源是享受公共文化權益,讀者到館無論是借閱、自習、瀏覽其留館時間是屬于讀者的自由,因圖書館服務方式、服務手段或服務程序等致使讀者非本意的留館時長就是服務的滯后。人工服務與讀者自助服務其深層次的區別不是僅為讀者節省留館時間的長度,在一定意義上體現出的是圖書館服務質量的提升,也是跟進社會發展服務的必然趨勢。
3 思考
梅河口市公共圖書館新館的落成,無論是讀者流量還是對社會服務作用,以及相應所開展的系列活動等與老館對比都有著極大的提升和改變。這一現象既讓人感到提振又讓人有所擔憂。提振的是各項工作有了時代的跟進與提高,擔憂的是目前的這種前所未有的讀者熱步現象是否有著區域性地標建筑的追捧,如果一旦這種追捧降溫后又會出現什么結果;讓人為之思考的想必不僅僅是一些數字上的對比,更讓人思考的是由此會產生的一些問題。
3.1 新館落成后持續的讀者火熱流量會持續多久,會不會出現一個峰值后回落到屬于新館的低度讀者的到館率,甚至是一種與老館一樣的低谷現象。這類疑問早在新館沒有搬遷之前就曾讓很多人擔心過,甚至預測新館建成后僅遠離市中心這一條讀者的到館率就不會很高。目前新館的讀者熱步現象讓這種擔心和預測仍然有所堅持,只是在懷疑中有所動搖。如果從讀者到館情況的走勢看,擔心和懷疑都是多余的了,因為僅新館一季度讀者到館流量統計呈現出的是√圖形走勢。值得說明的是二月份正是春節,家庭聚會和走親訪友的節日氣氛占據了大部分讀者的閱讀時間,但是也不難看出就是這樣一個民族節日極重的氛圍中還有讀者到館率之高(與老館比),可見新館落成對廣大市民讀者的吸引力之大。
3.2 新館開館后所開展的一系列活動,其活動規模、種類、參加人數等幾乎高于老館近三年每年的讀者活動,由此下去會不會產生讀者的積極參與性透支現象。因為現在每周都有相應的讀者活動舉辦,不論每周新舉辦的活動項目,就是系列活動中重復主題的“國學大講堂”、“書法”、“講座”等在時間的持續中會不會讓讀者產生厭學、棄學、嫌學內容單一等現象的發生。或者說目前一些社會熱門的講座退潮后或主題課堂內容的創新與續接等,也就是說能否保持周周有課堂、月月有讀者所學的開放式教育;其中活動資源儲備是否與所舉辦的各項活動相匹配,來自社會的專業技術支撐能否與圖書館所舉辦的各項活動相同步。目前讀者活動幾乎是占據公共圖書館服務社會功能的半壁江山,持續與推進的策略是很值得一些縣市級公共圖書館為之思考的問題。因為縣市級城市的大小、人口數量和居民文化素質等都影響著所在城市公共圖書館舉辦各項讀者活動的開展。
3.3 新館距離市中心平均步行30分鐘左右,約4公里的相距會不會讓讀者在堅持中為之怯步。或者說區域內讀者對新館的熱情降溫后,加之距離、上班、交通等問題讓讀者的熱步由此類問題而間隔或終止。就目前新館讀者到館情況看這種擔憂存在成分很小,因為目前每天新館門前和車庫停車位都很緊缺,長龍現象幾乎每天都在發生。一些步行的老年讀者的熟面孔也都時常看到,在其贊美聲中也不乏對距離的抱怨,但閱讀的身影依舊出現在報刊閱覽公共服務區。為了彌補新館遠離市區這一問題,梅河口市公共圖書館在一些服務時間限制方面做了便于讀者方式上的調整,如借閱圖書的歸還時間由原來老館的半個月改為一個月的借閱期、中午正常開館等補救措施來緩解新館遠離市區所帶給讀者的不便。盡管這樣遠離市區這一問題仍然存在著距離所帶給讀者的不便,如果能開通圖書館公交專線才是根本解決問題的方式。盡管問題的解決圖書館方面不是主體,但在今后工作中圖書館方面可以出頭與市委等有關部門共同協調和完善。
梅河口圖書館是屬于縣市級公共圖書館,如果從過往的工作作為參考,論其事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僅目前層面分析無非就是兩條,一是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與社會發展跟進與否,二是讀者到館率與館藏資源利用率的問題。跟進與否是指圖書館服務設施、服務方式、服務軟實力以及圖書替舊或時期內的讀者拒絕率高低的問題;老館與新館讀者的到館現象在統計數據中不難看出其中的高低區別,盡管新館落成后廣大市民讀者對新館的認同度持續走高,但這一現象能否得到延續。因為這種擔心不僅來至于圖書的新舊對讀者的吸引,還有服務設施、服務方式和服務的軟實力等因素問題。盡管目前服務設施比老館先進,其中包括辦證、借閱、查詢等都可以由讀者自助來完成,提升作用不僅省去了讀者的大量時間,也為讀者的滿意度得到了自我修復。因為自助服務中讀者選擇性、所耗時間、科學方式以及過程中帶給讀者的樂趣都在自助中一并完成。但就其服務配置和服務軟實力方面還是與社會發展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其中就有文獻查詢與書架中的定位不相協調,工作人員業務能力以及自動化服務操作水平參差不齊問題也相應地存在著。
思考是對已知事物的客觀條件進行分析所做出的綜合判斷,進而推理出一個具有參考性作用的思維活動。但不是只對事物的存在要找出多少可能發生的問題供為參考,其中有著對比于發展在中積極可預之的修補、改進和完善的措施。目前梅河口市公共圖書館新館落成后的開館情況,對比中為之思考的不僅僅是與老館在對比中提升和改進了多少,而是要側重于新館為讀者所提供的服務質量、服務的標準和服務的層級。新館落成后讀者到館的熱步現象,作為縣市級公共圖書館能有如此之高的讀者到館率是可喜的社會效果。但從發揮社會服務作用層面看,讀者的到館率高不能代表文獻資源利用率之高。公共圖書館的社會作用在于為社會所提供的文獻資源的利用,而不是僅供社會參觀瀏覽;隨著社會發展、隨著時代科技的普及、隨著國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公共圖書館服務于社會的功能不再是單一借與閱的服務,更不是憑借幾項科技服務設施就等于完善了圖書館服務功能。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公共圖書館服務于社會的作用將是整體的、多功能的、便利的;不能僅停留在當前為讀者所提供的電子自助、網絡觸摸等配置就覺得完善了讀者服務的智能化,要看到科技發展的線上與線下同步推送的工作維度。讀者與圖書館的距離不在是借與閱的空間范疇,瞬間刷新頁面的更新效果當下已經不是什么新鮮,如何發揮館藏文獻作用,將民族文化和發揮地方文獻資源的傳承將是發展中的縣市級公共圖書館應當為之思考的問題。另需指出的是隨著縣市級公共圖書館增添和改進社會服務功能,也包括館舍翻新等服務提升現象,也要看到社會發展帶給讀者對公共圖書館的審視中的時代跟進、科學技術的運用、工作人員素質以及圖書館服務功能的科學性和整體性。特別是在接受社會監督方面,要端正社會監督意識,要看到發揮好社會監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為公共圖書館增添了一條智慧渠道。應當認識到圖書館自身工作的改進和提升往往撇不清榮譽和利益的主觀意識,發揮好社會監督作用在一定層面上可以聽到社會對圖書館工作的評價與反饋,進而整合和完善讀者服務工作。作為梅河口市圖書館人在看到新館落成后所帶給社會服務工作新氣象的同時,正確面對讀者對新館在服務于社會工作中所提出的建議和反饋,不要在意識上停留在老館與新館服務功能對比中的全面提升所帶來的自傲,社會監督作用和讀者的反饋意見有著促進圖書館工作的助推作用,讀者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也許是下一個服務功能所要提升的高度。如果從一個方向走勢角度看,社會各個行業的提升和發展都有賴于社會需求的拉動。如何完善讀者服務工作,借助新館服務功能全面提升的配置來滿足社會服務需求,是擺在梅河口市公共圖書館人面前的一道不小的難題。筆者堅信梅河口市公共圖書館人不會缺乏工作智慧和發展策略。
(作者單位:梅河口市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