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虹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經典同行,和圣賢為伍,啟迪大腦潛能,提升綜合素養,從小培養孩子的大仁大愛,大德大能,潤育生命,智慧人生!
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綿延五千年歷史不斷絕的重大支撐。“文化”,往往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近年來,學校進行傳統文化在各學科中有機滲透的課程實踐活動,在美術教育教學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積極作用。我們需要從中國傳統文化棕汲取營養,并與之融為一自覺主動地推動文化繁榮,在美術學習中提升民族文化素養。
1 美術教育需要中華傳統文化的浸潤
學校通過美術教育,讓學生了解民族傳統藝術和其獨有的價值,激發珍惜美術遺產,關愛民族文化,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讓學生學會傳承與保護文化遺產,是我們每一個中國公民的責任,也是美術教育的重要職責。
如何在美術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我們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審美,通過美術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感知、模仿、鑒賞等中滲透傳統文化,不僅可以使學生學習到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提升文化素養,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2 欣賞中感知傳統文化的浸潤
中國畫歷史悠久,在觀察認識、形象塑造和表現手法上,體現了中華民族傳統的哲學觀念和審美觀,在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認識中,采取以大觀小、小中見大的方法。它滲透著人們的社會意識,從而使繪畫具有“千載寂寥,披圖可鑒”的認識作用,又起到“惡以誡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在山水、花鳥等物象,在觀察、認識和表現中,與審美情趣相聯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體現了中國人“天人合一”的觀念。作為美術教師,在教學中多向學生傳授傳統知識,抓住教材及賞畫、品畫的機會,讓學生感受傳統繪畫的精髓。如:五年級下冊《寫意蔬果》、《寫意動物》、《學畫松樹》中,教學目標是了解筆墨在中國寫意畫中的地位,感受齊白石等大師作品的賞析,體會水墨世界的協調和諧,了解中國畫六法,在教學中筆力體現中鋒、側縫、順筆和逆筆的綜合應用,幫助學生“力透紙背”以及“一波三折”的用筆練習,從而描繪形象“以形寫神”,才能進一步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造。
3 傳統工藝滲透到美術課堂教學中
在課堂教學中除了有機滲透傳統文化元素外,我校開展了中國畫、扇子畫、雕刻、刺繡、書法、臉譜等美術課程。
3.1 《彩墨臉譜》是人教版五年級教材上冊第十課的教學內容,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一節集欣賞性、創造性、互動性于一體的課程。本課是學生在四年級了解《彩墨世界》基礎知識上的一個拓展,五年級學生對彩墨畫知識和基本技法已有所掌握。京劇臉譜藝術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新鮮學習體驗,首先在教學中采用的是我上大學時期做的一成套的臉譜,吸引學生的興趣導入,學生感知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體會戲曲的傳神和京劇臉譜色彩、譜式、寓意,學生了解并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望,用毛筆繪畫臉譜的創作,激發學生熱愛中國畫,熱愛中國臉譜藝術,熱愛生活的情感,引導學生在情感體驗中提高觀察力和表現力,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
3.2 剪紙,剪紙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如:窗花、頂棚花、燈花等。剪紙的內容很多,寓意很廣。祥和的圖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蘆、蓮花等圖案象征多子,家禽家畜等剪紙表現的重要內容。我們美術學科將剪紙作為興趣小組特色課,學生利用活動時間練習及創作。
4 建筑藝術欣賞中領略中國建筑的歷史及特色
建筑,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在這方面,中國人具有非凡的創造力和智慧。
從雄偉壯麗的宮殿,到多姿多彩的民居;從金碧輝煌的亭臺樓閣,到奇巧別致的寶塔古橋。千百年來,中國人民繼往開來,博采眾長,用勤勞和智慧,創造著一個又一個奇跡。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家鄉的橋和塔》、六年級下冊《中國古代建筑》中,學生欣賞我國古建筑藝術,了解古建筑的外觀造型、建筑結構、群體布局、裝飾色彩等,培養了學生對建筑的熱愛及悠久歷史文化的熱愛和民族自豪感。
5 現代設計中傳統文化等多方面元素古為今用
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傳統圖案紋樣更是涓涓細流,而這些傳統紋樣滲透在現代平面設計中,在平面廣告、招貼畫中融入傳統文化,將文化傳承。如:四年級上冊《藏書票》中,運用了大量的傳統紋樣設計。五年級《畫龍點睛》課中,包裝盒的圖案2008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圖案紋樣,它的標志就融入了大量的中國傳統圖案元素,它的結構首發思想取自中國傳統吉祥圖案盤長,包裝盒下方的字體也運用了中國特有的毛筆字風格,大氣、灑脫,充分的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
6 結束語
中國的,也是世界的,歷史的,也是時代的。美術教育發展的歷程,反應了整個社會經濟、文化、思想觀念的發展和進步。保護傳統文化,任重道遠。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實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貢獻自己的力量。在美術教學中滲透民族文化,對于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揚有著重要意義。美術教學才能更好地完成傳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使命。
(作者單位:滄州渤海新區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