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敏
問題教學即通過提出問題引發學生的質疑,進而形成教學過程中的互動交流。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巧用問題教學,激活學生的深層思維,點燃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使得高中歷史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高中學生都有很強的探究欲望,而問題教學正是將學生這種欲望激發出來,引導他們自主交流和討論,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并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高中歷史教學也可以運用問題教學,進而提高課堂活躍度和教學的有效性。
1 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層次性問題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首先應根據教學目標對問題進行分層,然后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問題整合,最后選擇合適的時機提出問題,這樣才能顧及到所有學生,促進大家的共同進步。此外,教師在提問時,要注意與學生互動,當學生遇到瓶頸時,可以稍加點撥,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探究。
在教學“兩極世界的形成”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設計這樣五個問題:1.請根據“冷戰”政策的概念,解釋美國推行“冷戰”政策的原因?2.“冷戰”的政策體現是什么?3.有哪些國家實施社會主義政策?4.二戰后“冷戰”對國際關系的影響?在這五個問題中,前兩個屬于低層次問題;第三個屬于中層次的問題;最后一個則屬于高層次問題。學生通過自學教材就可以找出前三個問題的答案:“冷戰”是在1947年到1991年資本主義陣營與社會主義陣營的政治、軍事斗爭,美國忌憚蘇聯和東歐人民日益壯大的民主實力,對其采取除武裝進攻以外的一切打壓手段。冷戰的政策體現即政治上推行“杜魯門主義”,經濟上實行“馬歇爾計劃”,軍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約”,二者在政治上遏制共產主義擴張,在經濟上幫助資本主義國家快速發展。但回答后兩個問題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行,適合中等偏上的學生進行發展性練習。
通過層次性問題設計,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問題討論中來,增強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管哪個水平的學生,都能夠獲得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感受到回答問題的喜悅。同時,教師也能對學生學習情況有更好的了解,便于教師有重點的展開教學。
2 把握教學難度,設計適應性問題
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實際能力,學生既有解答的能力,又能拓展思維,這種問題成為適應性問題。設計適應性問題的前提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什么樣的問題能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
在教學“鴉片戰爭”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三個問題:1.中國距離英國千山萬水,那么英國為什么要遠渡重洋發動這場戰爭?2.如果沒有走私鴉片和禁煙運動,是否會爆發“鴉片戰爭”?3.如果皇帝沒有撤換林則徐,根據當時的形勢,鴉片戰爭能否取得勝利?這三個問題都非常有特點,既不是書本上能夠直接找到答案的,也不是特別難的問題,學生經過思考和討論都能夠回答出來。同學們都知道英國發動鴉片戰爭是為了擴大原料生產地和經濟市場,打開鴉片銷售市場。英國當時是工業強國,為了開辟市場和掠奪工業原料,必然會侵略中國。而禁煙運動只是戰爭的導火索,加速了戰爭爆發。因此鴉片戰爭仍然會爆發。至于皇帝沒有撤換林則徐會發生怎樣的情況,這個問題同學們見解不一,有人認為只要上下一心,一定能反敗為勝;但有同學則認為,當時清政府已經是腐爛透頂,林則徐獨木難支,戰爭失敗是不可避免的。教師對大家的說法都給予了肯定,因為這個問題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適應性問題的本質是指學生能力與問題難度與復雜程度相適應,而且能夠符合學生的認知,能夠啟發學生自覺思考,與學生的心理和期望相一致的問題。學生愿意主動地探究這些問題,自然能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3 激發學生興趣,設計討論性問題
設計討論性問題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通過討論掌握教學內容。設計的討論性問題要能引發學生深入思考,愿意主動探究;同時問題要新穎,能夠勾起學生的好奇心;此外,還要要抓住學生情感上的矛盾,讓學生有討論的欲望。
在教學“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討論性問題:“有人說馬克思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你們怎么看?請大家分成兩組開展辯論。”同學們自發的進行了分組,正方同學認識馬克思是反資本主義最為代表的人物,絕對稱得上是世紀的偉人;反方同學則認為雖然馬克思在促進社會主義發展上有重要成就,但其影響力遠不如愛因斯坦、牛頓等人。于是正、反雙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正方闡述了馬克思的著作以及對社會的影響力;反方則將重點放在馬克思主義的局限性和時代意義上。有反方同學提出,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最偉大的歷史人物排行榜前20名馬克思并沒有上榜,這一論句提出引起了全場熱烈的掌聲。正方同學則認為,馬克思能著書立說,編寫了社會主義指導思想,為廣大無產階級提供了精神支持,絕對能稱得上偉大二字。雙方同學各抒己見,討論場面十分熱鬧。最后,教師可以結合雙方的論點、論據闡述情況進行評分,并給予掌聲鼓勵。
關于“馬克思是否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這個問題并沒有統一定論,但設計這一問題的目的并不是讓大家對馬克思進行評說,而是了解馬克思主義思想、背景及其影響力,加深同學們對知識的印象,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問題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確有很強的應用性,對激發學生興趣、加深知識印象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教師應合理運用問題教學,設計富有層次性、適應性、討論性的問題,給學生以啟發,共創和諧課堂氛圍,讓歷史課堂更加充滿活力,更加精彩。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