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瓊芳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人們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其在一定程度上對于人們的思想政治認識和行為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們國民教育的重要方面,伴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的發展,我們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時代的變化,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因此本文主要論述了新媒體環境下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結合自身從教經驗,提出了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大范圍普及,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學生獲取信息不僅僅只局限在書本、雜志上,更多是從網上獲取,因為從網上獲取信息是十分省時省力的,這樣一來就明顯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但是互聯網上的信息太復雜,有好有壞,因此學生在獲取信息中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會影響到學生的思想政治認識。所以說從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應該認清社會形態,地適應時代的變化,然后深入研究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找出針對性的對策。此外,相關工作者還應充分利用網絡教育的形式,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模式的創新,從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
1 新媒體環境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很多的條件制約。因為其的信息收集受到了局限,它只能從報紙、雜志、書籍和個人經歷中尋找素材。但是查詢到的素材一般與現代社會不接軌,內容相對比較落后,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但是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有時效性、交互性和受眾廣等優勢。在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突破傳統媒介的空間、速度、地域的限制,大規模、高效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另外新媒體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從單向走向多向,從單一走向多元。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網絡傳播的特點,通過網絡信息資源的共享功能,這樣一來不僅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得到盡可能廣泛的延伸,而且能夠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具體性。與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它彌補了傳統教育手段受教育者知識、思想、情感影響的弱點,使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共享得以實現,為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
2 新媒體環境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
眾所周知,新媒體具有無邊界、無門檻、無意識形態、傳播速度快、自由度和開放度高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著其在為人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會為人們帶來一些負面消極的影響。新媒體的發展使得人們的意識形態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因為在新媒體環境下我們可以從互聯網平臺中獲取各式各樣的信息,這些信息良莠不齊。但是處于學生階段的青少年們尚未成熟,其缺乏一定準確判斷信息真實性的能力,另外學生階段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從而使其的思想政治認識產生偏差,使學生形成激進、易怒的不良心理。這些是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的健康發展。
3 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
3.1 加大主流思想的宣傳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豐富和發展自己的理論體系,對于馬克思主義、毛主席思想等相關理論有著深刻的理解。另外,結合新媒體環境下的時代特點,對之有著新的見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樣一來才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價值,才能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價值觀。
3.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教育人,使得一個人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擁有正確的精神世界。隨著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的發展,互聯網平臺憑借著自身快速、便捷的優勢已經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密不可分。而青年一代對于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十分的強,因此互聯網平臺成為了青年一代熱衷的信息共享平臺,也真是因為如此,互聯網平臺的不良信息更加容易侵蝕青年們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相關工作中應該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來進行工作的開展。首先,可以在語言表達方面可以使用比較流行的網絡語言,以縮小自己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但到謹慎,不可有所影響教師的身份。其次,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轉變觀念,樹立學生物教師平等的教學理念,學會換位思考,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以學生的關注點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突破口,以此來促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擴大對于學生思想認知的影響力。
3.3 培養一批優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隊伍
首先,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主要內容如下,第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于網絡知識的認知,對于網絡相關的內容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樣一來可以使得學生的溝通更加的便利,促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成。第二,加強黨的精神修養,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等來充實自己,引導學生形成健全健康的思想發展。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應堅持的科學與價值相結合、虛構與現實的結合、主體性與主導性的結合、人性化的方法與模式的結合等原則。根據學生需求的特點,采用網絡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良好的網絡信息素養,最終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標準。
4 結語
網絡時代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想要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必須清楚的認識到當下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結合新時代的特點,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不斷創新,抓住機遇,開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作者單位:湖南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