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芬
基于績效工資改革視角下,高職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得到了重視。伴隨著高校教師績效考核的深化,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遲遲不見成效。因此,怎樣加強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成為院校重要研究課題,以人本管理思想為指導,改進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使績效考核工作實現富有績效。
現階段,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缺少完善的科學標準,考核可信度較低、考核操作困難。因此,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改革成為當務之急,建議完善考核制度、明確考核內容,突出管理人員工作目標、管理人員明確自己任務,才能保證績效考核的全面落實。
1 基于績效工作改革視角下高職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現狀
雖然不少院校已經明確了管理人員績效考核方案,不過在一些細則問題上較為模糊,不符合績效工作改革收入分配對績效考核要求。首先,績效考核評價片面、缺乏綜合性。現階段,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多集中于院校教師、職工對管理人員工作狀態評價或是領導評價等。此外,也有一些院校會結合工作屬性劃分為多個審核組,審核組展開績效考核。無論哪一種績效考核形式都缺少完善的績效考核辦法,評價主體單一,缺乏權重劃分、考核方法不合理,從而影響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公平性。其次,績效考核沒有發揮根本作用。現階段,多數院校績效考核停留于改革研究中,制度內容考核單一,使得考核結果不能代表行政管理人員工作狀態,因而在優秀職工、職稱評定方面績效考核無法發揮有效作用,利用率較低。這樣一來,行政管理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也不會過多重視自己績效,績效考核缺少激勵作用發揮。第三,績效考核缺乏公平性。各院校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會將領導與普通職工相提并論,一同考核。殊不知,領導或管理人員在職位上存在優勢,一般領導或管理人員績效考核結果都優于普通職工,容易引起普通職工不滿。
2 績效工資改革視角下高職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方法
2.1全過程績效考核,評價主體多樣性
基于績效工作改革背景下,高職績效考核應采取全過程績效考核,結合行政管理人員工作性質與范圍選擇多個評價主體,保證管理人員績效考核評價客觀、公平。由此,評價主體的選擇成為重要研究內容,建議選擇了解考核對象的評價主體,例如:中層干部績效考核評價主體可以為學院領導與中層干部,權重分配為1/2。在工作滿意度考核中,評價主體可以是教師、管理人員、后勤人員,取平均分數。普通行政職工績效考核評價主體包含中層領導、學院領導、教師,評價權重為30%、40%、30%,確保評價客觀、公平、公正。
2.2分組展開績效考核
結合崗位性質把行政管理人員分成多個類別并對各類工作性質、服務目標制定詳細的考核標準,選取適合的評價主體、科學分配權重實現差異化績效考核。比如:將行政管理人員分為中層干部與普通職工,在各層中進行排名劃分。普通職工包含除了中層干部以外的職工,考核內容包含工作滿意度、部門領導評價、科研成果。中層干部績效考核分為工作滿意度、科研成果、部門考核等多個環節。
2.3發揮績效考核激勵作用
首先,根據有關管理規定,通過年度考核人員來年月工資可晉升1個等級。其次,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與績效工作改革收入分配關聯,其中績效工作可以劃分為獎勵與固定,固定部分按月發放,獎勵部分則是結合行政管理人員年度考核劃分。第一,結合行政管理人員年度績效考核分數分配,年度考核等級分為:優秀1.3、合格1.2、基本合格1.0、不合格0.5,年度績效獎勵=行政管理人員年度績效獎勵總額*個人年度考核分數。第二,與管理人員年度考核分數連接。這種績效考核形式有助于調動行政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調動工作熱情。
2.4淘汰制
第一,年度考核結果最后幾名人員進行調崗降級,觀察一下期績效考核分數。若分數排前幾名且表現良好可考慮重新恢復崗位;反之則待崗或開除。第二,行政管理人員評先評優中,將排名前幾位人員根據比例范圍屏蔽,使績效考核成為評比評優重要參考標準。行政管理人員能夠引起高度重視,不斷提高績效考核結果,提高工作效率。第三,行政管理人員培訓、職稱評定、福利待遇提高也應參考績效考核結果。將績效考核貫穿行政工作始終,推動績效工資改革深化。
3 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行政管理人員績效考核改革應在實際工作中創新思路、優化考核方法從而提高績效考核工作效益。基于績效改革視角下,高校行政管理人員績效改革深入績效考核全過程、采取分層考核、淘汰制、激勵制,從而發揮績效考核作用,促進高職院校教育行政管理事業進步。
(作者單位:鐘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