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老齡化現象也日益凸顯。經濟發展方式的變革和人口向發達地區流動,導致傳統的家庭養老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在城區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空巢老人。本文試圖為改善城區空巢老人生活質量尋找方法。
所謂空巢老人,是指子女離開家后獨自在家生活的中老年人,他們通常都沒有人照顧,要么是一個人單獨居住,要么是老兩口一起居住。在計劃生育和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我國的家庭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人口流動也更加頻繁,傳統的養老方式正在改變。城市中家庭的少子化和空巢化日趨明顯。顯然傳統的家庭己經不能有效的發揮養老功能, 在這種背景下,城區養老中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空巢老人問題是一個必須長期重視的社會問題,它不僅涉及子女在國外的空巢老人,也涉及獨生子女引發的空巢老人。隨著獨生子女一代的成長,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快,社會將面臨更為嚴峻的空巢老人問題,中國的養老問題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家庭成員雖然仍是空巢老人最主要的照顧資源,但家庭的照顧功能因“空巢”的現實正逐漸弱化,缺少親情關愛、年老體弱多病是空巢老人群體存在的現實,生活起居照顧、安度幸福晚年是幫助空巢老人面臨的責任。空巢老人既是社會負擔,也是社會財富。整個空巢老人這個群體中,他們還是有相當長的時間和精力貢獻服務社會,真正進入疾病纏身、行動不便的時候只是少數短暫的,他們曾經為國家的建設作出貢獻,理當受到關愛,社會應該承擔責任,照顧好這個群體,一代人為另一代人奉獻應該成為社會延續的義務。一方面,國家、社會和個人要承擔起照顧空巢老人的責任,體現社會溫暖;另一方面也要延緩空巢老人成為社會負擔的進程,減少社會運行的成本。
1 發揮社區作用,延緩空巢老人成為社會負擔的進程
社區建立老人活動場所和設施,開展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使空巢老人接觸社會、老有所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促進老人身心健康,延緩空巢老人成為社會負擔的進程,降低社會運行成本。倡導社會文明,推動社區鄰里關愛活動,組織青少年志愿者定期上門服務和陪侍空巢老人,親情、關愛和互助是治療孤獨的最佳藥方,使空巢老人安渡幸福晚年。
2 發展家政服務,推動空巢老人社區居家養老的發展
鑒于目前養老機構的數量、收費和服務還不能滿足社會需求,同時人的觀念還有待轉變,倡導社區養老應該是短期內的主要對策。完善社區養老條件,在空巢老人家中設立與社區聯動的報警系統,及時發現和解決空巢老人的突發事情,保障居家養老安全。大力發展家政服務業,提高保姆從業人員數量和素質,鼓勵40-50下崗人員參與家政服務,照顧好空巢老人的生活起居,推動空巢老人居家養老。
3 多方籌措資金,加快各類公辦和民辦養老院的建設
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進程的加快,應該及早做出規劃,分層次加快各類養老院的建設,應對老齡化社會帶來的挑戰。
1)大力發展國家主導的公益、福利、普惠、經濟、面向弱勢群體的公辦養老院。資金籌措可以采取多種渠道,國家財政撥款、社會慈善、企業和個人捐贈。公辦養老院要普及,要免費接收無經濟來源的孤寡老人養老,國家應該責無旁貸地承擔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空巢老人養老問題。
2)鼓勵社會、企業和個人開辦民辦養老院,由于養老院具有公益性質,要降低收費標準,面向普通民眾,應該給予稅收優惠政策。允許發展高端的養老院,適應高端人群的需求。
3)養老費的籌措采取靈活的方式,國家財政、社會慈善(企業和個人捐贈)、個人交錢、離退休金、以及空巢老人房子出租金抵押支付養老費。
4)社會服務方面,應鼓勵、扶持專業服務機構及其他組織和個人,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緊急救援精神慰藉、心理咨詢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5)要消除“空巢老人”的心病,關鍵還在子女。因此應將“孝”納入公民教育之中,這是應對空巢老人養老難題的長遠之計。
項目:2018年株洲市社科課題(編號Zzsk18118)。
(作者單位: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