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媛 沈永珞
目前在一些技術發展很快的領域,出現了大量領域交疊的專利申請,這也給專利審查員正確把握此類申請的創造性帶來了挑戰。本文探討了領域交疊下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具備的能力,并給出了領域交疊下專利審查方式的建議。
在審查實踐中發現,近些年在科學技術的發展進程中,一些技術領域不斷地滲透和融合,研究領域不斷地相互交錯,交叉學科大量地形成,尤其是在例如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一些發展很快的前沿技術領域,更是多學科交疊融合的技術領域,例如,涉及人工智能的發明專利申請可能涉及到通信、圖像、控制等多種技術的融合和交叉,這些都為涉及領域交疊的發明專利申請的創造性審查帶來了新的挑戰。
1 領域交疊下的本領域技術人員
在對發明專利申請的創造性審查中,“本領域技術人員”的概念貫穿著審查過程始終,本領域技術人員是否具備相近或相關技術領域中的技術知識,以及為解決技術問題時是否具備到其它技術領域尋找技術手段的能力都將直接影響到對發明構思的理解、檢索策略的制定以及創造性高度的判斷。在審查實踐中,發明的創造性往往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發明中引入了超出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知識范疇的新知識;第二,發明是現有技術的非顯而易見的組合,也就是說,發明對現有技術的組合超出了所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能力范疇。領域交疊也對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具備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想的“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是接近產業或科研領域,在領域交疊領域更是要覆蓋到所交疊的所有技術領域的技術知識。然而,目前發明專利申請實質審查的工作模式是以IPC分類號來劃分審查單元,不同的審查單元在不同部門進行審查,然而IPC分類所劃分的“審查領域”與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的“技術領域”并不全然相等,這就難免會由于不同審查領域的審查員缺少對其它交疊技術領域的知識或技術,而導致審查的不客觀全面,影響創造性結論的正確性,具體體現在發明中引用的不為本領域審查員在日常審查工作中常見的知識,被誤以為是“新”知識,或審查員雖然合理地懷疑所引入知識的先進性卻因缺少合適的檢索策略,在無法佐證的情況下走向輕易授權或公知常識的認定難以被申請人認同這兩種不利于審查走向的決策,這也是領域交疊下創造性評判日漸凸顯的問題。對于領域交疊專利申請的創造性審查,對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力的內涵和外延,以及層次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所有的情況下,審查員都應該努力想象在申請人進行發明創造前本領域技術人員所面對的領域的整體情況,并對這些情況以及其它相關因素進行“設身處地”的評價,努力使自身的知識儲備接近本領域技術人員,確保審查結論的客觀公正。
2 領域交疊下的專利審查方式建議
適用于當前多領域交疊的專利申請的審查方式在于克服技術盲點和審查盲點。一方面,審查員在工作中要注重積累,善于發現審查領域的技術關聯現象,借助技術說明會、企業調研實踐等方式不斷擴充自身的專業技術知識儲備,并克服不求甚解的態度,對相關領域的技術脈絡進行梳理,對技術交疊或上下游關聯情況進行分類和總結,目的在于能夠對整個技術發展的框架有一個完整的認識,避免在審查時僅根據給出或熟悉的分類號做簡單檢索或者誤將本領域公知的技術認定為“新”技術,造成檢索不全面或者認定錯誤從而導致作出不客觀的審查結論。
另一方面,要克服審查盲點,首先,在技術多元化融合的發展環境下,可以嘗試突破單一的審查思維定式,擴展檢索思路。在檢索過程中,利用準確的分類號能幫助審查員快速、高效地查找到最接近的現有技術。但是對于存在技術重疊的技術方案,分類號對于審查員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基于不同的技術角度能獲得不同且都準確的分類號,如果能獲得全面且準確的分類號,則能提高審查員審查的速度和效率,相反地,如果審查員拘泥于其所屬審查單元或部門的分類號,極有可能將具有不同分類號的相似技術方案排除,出現漏檢的情況。在技術交疊較大的審查領域,應當從發明的整體考慮技術之間的關聯性,在檢索中注重分類號的擴展,在審查中充分把握本申請的發明構思,并且基于發明構思來進行最接近現有技術的選擇,在進行智慧貢獻的判斷時,應當從技術發展的整體脈絡來進行判斷,避免因孤立看待技術而做出不客觀的審查結論。也就是說,作為審查員不但要熟悉自己審查單元的技術,還應當熟悉與自己審查單元有交疊的其它審查單元的相關技術,充分掌握與其相關聯的整個技術脈絡下的技術,才能更加趨近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其次,隨著技術的發展,產業或研發領域往往有若干技術分支,呈現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有時技術高度相關的發明專利申請被賦予不同的分類號現象時有發生,在經過技術脈絡研究后,對整體技術領域有較為準確把握的基礎上,應當將技術脈絡下所有相關的分類號作為合理的檢索范圍,從而避免漏檢,而且在對比文件篩選中,可以大膽采用分類號不同而技術領域及技術內容卻高度相關的對比文件。
3 結語
涉及領域交疊的專利申請因涉及多種技術的融合和交叉,給審查員評判創造性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在審查此類申請時,審查員應注意克服技術和審查盲點,注意梳理交叉領域的技術知識,以使自己更好的站位本領域技術人員,高效的完成審查工作。
(作者單位:1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廣東中心2廣東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