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成
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出現了新的瓶頸制約因素。論文對此進行深入分析,在詳實調研和縝密分析的基礎上,就統一戰線助推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當前,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兩個毫不動搖”,中共中央、國務院專門出臺《意見》,就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作出一系列新的部署,充分表明了黨和政府對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高度重視。統戰部門應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助力營造非公有制企業高質量發展?這是擺在各級統戰干部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當前,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和經濟結構的轉型,在非公經濟發展中出現了各種新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政企溝通渠道不暢。隨著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民營中小企業逐漸進入了平等競爭的時代軌道。但不容忽視的是,目前大多數中小企業發展仍然缺乏高速暢通的政企溝通平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構建還有不足,導致一些政策措施不能完全落實到位,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中的玻璃門、彈簧門現象仍然存在。導致政企溝通渠道不暢的主要原因,固然與一些地方和部門的領導干部對民營經濟企業的認識存在懷疑、輕視、限制等守舊觀念有關,也與一些非公經濟人士缺乏溝通意愿、總是希望通過與某些領導人的私交取得政策傾斜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在于政企溝通機制的缺失,導致政商之間沒有形成良性的互動關系,企業家的利益訴求和意見建議不能及時得到傳遞和呼應。從面上情況來看,政企溝通渠道不暢是普遍存在的,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迫切需要有效的溝通平臺。
二是中小企業融資難。目前融資問題仍是非公有制企業最大的難題。無抵押,不貸款,而抵押的條件非常苛刻。許多非公經濟人士感慨,如果是國企拿貸,往往是一路綠燈;但換成民企則不行,常常是處處亮紅燈,大多數銀行就是對民企抱有偏見,認為放貸給民企風險大,不劃算。國有商業銀行對非公有制中小企業貸款積極性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銀行本身需要規避風險、缺乏差別化貸款機制、風險投資規模偏低等因素以外,對非公有制企業發展存在某種偏見、缺乏傾斜支持的熱情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社會上有些人對于民營企業仍然抱有一種較深的偏見,思想深處總是認為搞民營的是個體老板,甚至就是資本家,民營企業與國有企業相比,就像是后娘生的娃娃。這些守舊觀念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設置了思想障礙,導致很多非公有制中小企業為了自身的發展,被迫轉向民間的高利率借貸,融資成本大幅度提高,資金壓力大大增加,為企業健康運行帶來了潛在風險。
三是技術及人才儲備不足。面對當前競爭力加劇的市場大環境,非公有制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的技術與人才問題尤為突出,給企業發展帶來較大壓力。當前淮安的本土企業普遍缺乏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給產品的銷售、新產品的研發帶來一系列瓶頸制約。也有不少企業只是滿足于從外面引進一些技術,進行簡單模仿或者照抄照搬,進行技術含量低下的簡單重復勞動,不對技術進行消化和二次創新。目前淮安民營中小企業很大一部分仍屬勞動密集型、資源依賴型、加工貿易型企業,技術水平、技術裝備和生產工藝不高,高端產品偏少,難以拉長產業鏈,更難延伸產品鏈,迫切需要政府及有關部門在技術和人才上給予外力扶持。
四是法律服務缺失。當前由于非公有制經濟的加速發展,商業活動更加頻繁,各種商業糾紛也隨之大量增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各種法律問題,尤其是中小企業,在企業融資、市場運作、團隊管理、技術保護、風險管控等各個環節,如何不能及時化解法律問題和應對法律風險,企業發展就會遇到極大障礙。目前中小企業經常遇到的法律難題,最多的是勞動爭議和合同糾紛問題,另外就是涉及到融資業務的經濟糾紛,如抵押、質押和擔保等問題,大多數要訴諸法律途徑才能解決。在企業自身的法律服務需求上,服務機制不夠完善,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從淮安情況來看,雖然本地有很多非公企業聘請了常年法律顧問,但是一旦涉及到經濟糾紛需要打官司,大多數非公經濟人士還是篤信“和氣生財”,不希望直接對簿公堂,更希望得到有關方面的司法調解服務。目前社會所提供的法律服務尚不能適應中小企業的需求,需要有關各方予以重視和解決。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統戰部門應充分發揮自身職能優勢,積極幫助民營中小企業克服困難,助推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
1 著力暢通政企溝通渠道,助推非公有制企業高質量發展。黨委、政府與有關部門應當常態化聯系非公企業,為企業解決規劃建設、土地征用、市場營銷等方面的發展難題,只有如此,才能讓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切身感受到黨和政府對民營經濟的鼓勵、支持和幫助。近年來,淮安市積極打造“政企溝通常態化制度平臺”,建立定期走訪調研制度,市委統戰部協助市委市政府領導經常性深入企業傾聽企業家的意愿訴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形成了一整套制度化、長效化的做法,得到當地非公經濟人士的普遍好評。從淮安的實踐來看,統戰部門正是通過政企溝通常態化制度平臺的有效搭建,從而在本地區帶動形成了關心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促使非公有制企業健康發展的環境得到較大改善。
2 著力構建更加寬松的投、融資環境,助推非公有制企業高質量發展。據調查,由淮安統戰系統打造的“淮商服務中心”,自2016年年底正式進駐市政務服務大廳,目前已步入規范化運作軌道,在推出的多項服務中,“淮商貸”平臺的作用最為突出,已幫助上百家企業辦理了資金過橋業務,過橋資金總額超過4億。淮安統戰系統開展的“淮商貸”融資服務,正是通過建立中小微企業低息統貸平臺,及時為企業提供應急過橋資金,有效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成功幫助當地一批民營中小企業防范和化解因資金周轉困難而發生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受到當地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廣泛歡迎。這一創新舉措充分彰顯了統一戰線的資源整合優勢。只要立足統戰優勢深入挖掘,統戰部門的獨特作用定可得到更大發揮,給予非公有制企業以更多的幫助。
3 著力優化智力幫扶機制,助推非公有制企業高質量發展。作為統戰部門,人才薈萃、智力密集是統一戰線獨有的優勢,理應在幫助 非公有制企業引進高技術人才、開展技術創新上有所作為。如淮安統一戰線打造的“百所專家工作站”,緊緊立足統戰部門的人才資源優勢,依托專家工作站深化產學研對接與服務,在助推非公有制經濟高質量發展上走出了一條新路。截至目前,淮安全市共建成黨外專家工作站113所,因專家工作站而受益的中小企業近百戶,技術扶持項目已達70多個,幫助企業創造直接經濟效益過億元。由此可見,統戰部門只要堅持實踐創新,完全可以發揮出巨大的動能,成為本地非公有制企業進行創新的堅實后盾。統戰部門既可以發動眾多黨外專家深入企業開展智力扶持,還可依托與黨外知識分子聯系密切的優勢,支持和推動非公有制企業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淮安統一戰線打造“百所專家工作站”的做法如能普遍推廣,定能進一步拓寬非公有制企業的發展路徑。
4 著力完善法律服務體系,助推非公有制企業高質量發展。構建“直通車”企業法律服務體系,統一戰線大有可為,這方面淮安進行了可資借鑒的嘗試。其中建設非公有制企業訴訟調解中心的做法,就是一個頗具創意的有力舉措,即由市工商聯成立淮安市非公企業人民調解委員會,在非公企業的“娘家”市工商聯大樓辟出專門樓層設立調解委員會,為糾紛雙方提供談心交流場所,最大限度鈍化雙方矛盾情緒,緩解心理壓力。通過發揮本地有影響的非公經濟代表人士的作用,讓他們兼任人民調解員,由此形成一個由統戰部牽頭、工商聯作主體、司法部門協管、黨外法律專家和非公經濟代表人士共同參與的三級調解網絡。淮安的實踐表明,打造“法律服務直通車”有利于發揮基層法律服務的便民、利民優勢,可以由過去的被動服務變為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對于幫助企業解決涉法的實際問題,打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促進企業和諧健康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中共淮安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