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環

文章編號:WHR2018062046
【摘 要】 目的:研究比較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與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檢測在宮頸癌前病變早期篩查中的應用價值。方法:研究時間為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研究對象選擇在本院接受宮頸癌篩查的120例疑似宮頸癌前病變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TCT檢查、HPV檢查,以病理診斷結果為參照,計算和比較TCT、HPV對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并分析TCT、HPV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結果:以病理診斷結果為參照,HPV對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96.00%、73.33%、87.50%,TCT分別為84.00%、91.11%、86.67%,經比較,HPV對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靈敏度高于TCT(P<0.05),其特異度低于TCT(P<0.05),而二者的診斷準確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一致性分析,TCT、HPV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均為良好,Kappa>0.7。結論:采用TCT、HPV對宮頸癌前病變進行早期篩查,均具有較高的準確性,臨床早期篩查宮頸癌前病變時可進行TCT、HPV聯合檢測。
【關鍵詞】
宮頸癌前病變;早期篩查;診斷;宮頸液基薄層細胞學;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
宮頸癌前病變存在發展為宮頸癌的風險,臨床上主張對宮頸癌前病變進行早期篩查,以予以及時治療,避免發展為宮頸癌[1]。TCT、HPV是兩種常用的宮頸癌篩查手段,本研究旨在比較宮頸TCT與高危型HPV檢測在宮頸癌前病變早期篩查中的應用價值,為此,針對120例疑似宮頸癌前病變患者進行回顧性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為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研究對象選擇在本院接受宮頸癌篩查的120例疑似宮頸癌前病變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患者年齡為23~49歲,平均年齡為(35.82±10.51)歲,均因陰道不規則出血、腰部墜痛、接觸性出血而就診,懷疑為宮頸癌前病變,其臨床資料完整。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TCT檢查、HPV檢查,檢查前2d至檢查前禁止性行為及陰道用藥,其中,TCT檢查時采用TCT細胞刷于受檢者宮頸管內輕輕旋轉5~6周,將細胞刷置于專門的小瓶內,在4℃環境中保存,送檢;HPV檢查采用采樣棉簽置于受檢者宮頸口1min,取出采樣棉簽,置于專門的試管中,在4℃環境中保存,送檢。
經陰道鏡于受檢者宮頸病變部位進行多點取樣,采集宮頸病變部位組織,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在光鏡下觀察。
1.3 觀察指標
以病理診斷結果為參照,計算和比較TCT、HPV對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并分析TCT、HPV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比較行χ2檢驗,以%表示,P<0.05時表示有統計學意義;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分析采取Kappa檢驗,Kappa<0.4、0.4~0.7、>0.7對應一致性差、中等、良好。
2 結果
2.1 TCT、HPV對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結果分析
經病理診斷,120例疑似宮頸癌前病變患者中,共有75例確診,TCT、HPV數據見表1。以病理診斷結果為參照,HPV對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靈敏度、特異度、準確率分別為96.00%、73.33%、87.50%,TCT分別為84.00%、91.11%、86.67%,經比較,HPV對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靈敏度高于TCT(P<0.05),其特異度低于TCT(P<0.05),而二者的診斷準確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分析
經一致性分析,TCT、HPV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均為良好,Kappa值分別為0.729、0.741。
3 討論
宮頸癌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近年來出現發病率逐漸增高及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等趨勢,其在女性惡性腫瘤中的發病率僅次于乳腺癌,成為威脅女性生命安全的重要疾病[2]。宮頸癌前病變是宮頸癌發生惡性病變之前的一類宮頸病變,臨床上主張針對宮頸癌前病變進行早期篩查,對其實施積極治療,以促使宮頸癌前病變發生逆轉,避免其發展為宮頸癌。
以往,臨床上篩查宮頸癌多采取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隨著近年來細胞學診斷研究的不斷深入,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逐漸取代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成為宮頸癌篩查的主要手段,該檢查主要是針對宮頸細胞是否存在異型性進行觀察和判斷,從而作出診斷,但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結果易受到醫師的主觀經驗影響和取材部位影響[3]。
近年來,HPV檢測逐漸應用于宮頸癌篩查中,HPV病毒是一種常見的嗜上皮性病毒,可引起良性腫瘤病變,在宮頸中引發宮頸上皮內瘤變,有可能浸潤發展為宮頸癌,有研究報道指出,高危型HPV感染是導致宮頸癌的主要原因,對高危型HPV進行檢測,可通過判斷患者宮頸是否發生HPV感染,來對宮頸癌及癌前病變予以輔助診斷[4-5]。
本研究發現,以病理診斷結果為參照,HPV對宮頸癌前病變的診斷靈敏度高于TCT(P<0.05),其特異度低于TCT(P<0.05),而二者的診斷準確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經一致性分析發現,TCT、HPV診斷結果與病理診斷結果之間的一致性均為良好(Kappa>0.7),這說明TCT、HPV用于宮頸癌前病變篩查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TCT的特異度較高,HPV的靈敏度較高,為提高宮頸癌前病變的篩查準確性,臨床上可將TCT、HPV聯合用于篩查宮頸癌前病變。
綜上所述,采用TCT、HPV對宮頸癌前病變進行早期篩查,均具有較高的準確性,臨床早期篩查宮頸癌前病變時可進行TCT、HPV聯合檢測。
參考文獻
[1] 顏萍,龔旭華.高危型HPV結合液基細胞學技術在宮頸癌前病變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癌癥雜志,2014,29(05):519-521.
[2] 劉志紅,鄒艷芬.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與高危型HPV檢測早期篩查宮頸癌前病變的對比分析[J].現代腫瘤醫學,2016,24(08):1269-1271.
[3] 黃佩芬,陳蓮芬,甘釗杏,等.高危型HPV感染與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09):54-55.
[4] 吳翠霞,張艷紅,葛小花,等.高危型HPV感染與宮頸癌前病變與宮頸癌的相關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1):2568-2570.
[5] 盧麗華,章武戰.液基細胞學聯合人類乳頭瘤病毒DNA分型檢測在宮頸癌前病變篩查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藥,2017,24(08):1261-1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