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悅 萬寧
當前,我國主要在邊疆地區或者少數民族聚居區域開展預科教育。預科語文旨在加強不能滿足大學本科學位要求的學生的語文基礎,使其達到大學本科錄取要求。思維導圖是一種發散圖像思維的工具,也是思維一種思維形象化的方法。本文主要闡述了思維導圖的概念,重點討論了思維導圖在預科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簡單介紹了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中的效果。
當前,對思維導圖在預科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不足。具體表現為:以“思維導圖”、“預科語文”為關鍵詞,在搜索引擎上進行搜索,只出現了思維導圖在其他學科教學中的應用結果;在中國知網中進行搜索,也僅有幾篇有關思維導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文獻,而內容著眼于對思維導圖的深度剖析,并未有在語文教學方面的具體應用。從預科語文的教學目的來看,預科語文主要針對語文基礎較為薄弱的少數民族學生以及外國留學生。在預科語文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可通過圖像幫助少數民族學生或者外國留學生記憶基礎的語文知識。因此,我們應當加強思維導圖在預科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1.1 思維導圖的涵義
對于思維導圖,其概念提出者托尼·伯贊給出這樣的定義:“思維導圖是終極的組織性思維工具,是運用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遵循一套簡單、自然、基礎、易被大腦接受規則,使用色彩,從中心散發出來的自然結構,有了它,我們可以把一長串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有高度組織性的圖?!彼季S導圖包括思維地圖、概念地圖、心智地圖、樹枝圖、樹狀圖、腦圖以及腦力激蕩圖等。夏洛克的思維宮殿就是典型的思維導圖:通過運用靈活多變的技巧,以圖像的形式表示主題關鍵詞語與其他相關內容之間的隸屬關系,建立主題關鍵詞與其他相關內容之間的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強調“圖像記憶”與“發散性聯想”。對不具備抽象性語文學習思維的學生而言,“圖像記憶”可幫助其記憶抽象性知識;對不具有創造性語文學習思維能力的學生而言,“發散性思維”可幫助其進行創意性的“頭腦風暴”活動。
1.2 思維導圖的特點
思維導圖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其一,使用中央圖形與主題關鍵詞表示思維的起點;其二,以中央圖形與主題關鍵詞為中心,以線條的形式向外延伸,逐漸形成各級分支,第一次延伸為一級分支,第二次延伸為分支,重要性層層遞減;其三,在分支上使用關鍵圖形與聯想關鍵詞表示思維的發散過程,并按照思維的發散過程逐層表示;其四,各分支延伸的起點為思維的連接節點,逐層延伸最后形成一個類似于樹狀的結構。由此,我們可以說,樹狀結構為思維導圖的主要表現形式。在構建思維導圖的過程中,需要抓取主題關鍵詞與各級聯想關鍵詞,使用線條將其連接在一起,并運用鮮明的色彩突出具體內容。例如,在構建西游記人物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以性格為主題關鍵詞,以師徒五人(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以及白龍馬)為一級聯想關鍵詞,以具體的性格表現為二級聯想關鍵詞,運用不同顏色的線條將其連接在一起,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西游記人物性格導圖。
2.1 構建詞匯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提高詞匯量
構成完整語文句子的基礎就是詞匯,因此,教師可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詞匯教學,通過構建詞匯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提高詞匯量。在構建詞匯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語音系統以及詞匯系統,使學生明確漢語的音素、音節、語素以及詞匯的構成。例如,在天氣主題詞匯教學中,教師初步建立相應的詞匯思維導圖:確定天氣預報為中心關鍵詞,藍色矩形為中央圖形;以天氣、今天天氣、季節以及氣溫作為一級聯想關鍵詞。教師引導學生對一級聯想關鍵詞進行拓展,補充思維導圖,提問學生“我們已經學過了有關天氣的詞匯,有誰能說一說有哪些與天氣有關的詞匯呢?”采取積分制的形式,學生說出正確的天氣主題詞匯,計兩分;說出錯誤的天氣主題詞匯,計一分,對積分最高的前幾名學生予以精神鼓勵。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錯誤發音以及錯誤詞匯構成予以及時糾正。然后,將學生補充的內容作為二級聯想關鍵詞,并對初步建立的天氣主題思維導圖進行逐步完善,繪制出完整的天氣主題思維導圖。要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詞匯量,教師還可在構建詞匯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構建漢字思維導圖。例如,以某個偏旁部首為中心關鍵部分,以包含這一偏旁部首的漢字為一級聯想關鍵字,以這些字中去掉偏旁部首的剩余部分構成的漢字為二級聯想關鍵字,以二級來聯想字為主體,對此進行拓展延伸,使之成為三級聯想關鍵詞,從而實現學生詞匯量的提高。
2.2 構建語法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掌握語法知識
語法是學習語文的基礎。因此,教師可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語法教學,通過構建語法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掌握語法知識。在構建語法思維到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詞法系統與句法系統,使學生學習并掌握語言結構。漢語的詞法以詞類和詞性為主;漢語的句法以短語結構、句子基本成分及主干為主。漢語不同于英語,在使用過程中,其形態變化并不大。而且,漢語詞匯、短語以及句子在構成結構方面遵循的規則具有一致性。此外,漢語的語言結構較為復雜,同一類詞在不同的語境下有不同的含義;其中會出現大量的數量詞以及語氣詞。為了理清漢語的語法結構,需要構建漢語語法思維導圖。以文言文的句法思維導圖為例,確定文言文句式和用法為主題關鍵語句;知識梳理、學法指導以及總結升華為一級聯想關鍵詞;以被動句、省略句、疑問句、固定句式以及倒裝句等具體的句式作為學法指導與知識梳理的延伸,以命題特點、知能提升與學習誤區作為總結升華的延伸,即二級聯想關鍵詞。然后,根據不同句式在文言文語句結構中的具體表現形式對二級聯想關鍵詞進行細化,如將倒裝句細化為主謂倒置、賓語前置、介詞結構做壯語后置、定語后置等四個部分;將省略句細化為兼語省略、介詞省略、量詞省略以及賓語謂語省略等四個部分,以相應的解釋作為細化之后的分支,逐步完善文言文句法思維導圖的構建。通過語法思維導圖,學生能夠清晰明了地了解漢語語言的基本結構,進一步增強自身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2.3 構建閱讀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深入地理解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主要內容。因此,教師可在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談過構建閱讀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思維了解。在構建閱讀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結合閱讀內容梳理閱讀文本結構,并繪制符合閱讀文本的思維導圖,使學生根據所繪制的思維導圖深度理解閱讀文本。以散文閱讀思維導圖為例,確定閱讀文本題目為主題關鍵詞;以散文結構、線索、主旨、人物特點、景物特征、感情基調、散文大意、作者觀點、表現手法、創作背景、散文特色等作為一級聯想關鍵詞。先向學生介紹散文的創作背景,帶領學生通讀散文,使學生在通讀散文的過程中了解散文的基本內容,概括散文大意,明確散文的情感基調;然后帶領學生精讀散文,確定散文的結構、主旨,梳理出散文作者所用的表現手法以及散文中的人物特點或者景物特征,探索散文作者的觀點或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接著帶領學生再讀散文,引導學生學習散文的寫作手法,使學生了解所學習散文的特色;最后,讓學生結合所學內容制作出散文閱讀文本的思維導圖,從而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散文閱讀文本。
2.4 構建寫作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搭建框架、完善行文
寫作是學生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之一,也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因此,教師可在寫作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通過構建寫作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搭建框架、完善行文。在構建寫作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審題,充分打開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自由發散,選擇合適的寫作素材并理出自己的寫作思路;基于寫作素材構思習作的具體結構,通過思維導圖體現習作的結構及脈絡;按照思維導圖,使用流暢且優美的語言表達構思的所有內容,形成文字段落,并對行文進行完善。例如,在《四季的色彩》寫作教學中,學生通過審題明確了習作主題為色彩,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與四季的顏色作為寫作素材,理出具體的寫作思路為“開頭引出四季顏色——介紹自己喜歡的顏色——描述四季的顏色——結尾贊美四季,使用擬人與比喻的寫作手法”。基于此,學生構思《四季的色彩》的結構,并通過思維導圖體現出來。在學生構建的思維導圖中,四季的色彩為主題關鍵詞,開頭、我喜歡的顏色、四季的顏色、結尾以及修辭手法為一級關鍵詞,對一級關鍵詞的聯想為二級關鍵詞,對二級關鍵詞的拓展為二級關鍵詞的分支。最終,形成了文字段落。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將這些文字段落組織成了一篇完整的習作。
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建立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通過在語文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語文基礎薄弱的學生能夠形成語文學習的知識網絡。學生不僅掌握了豐富的基礎語文詞匯,也學到了語文語言的組成結構,還提高了閱讀分析能力與語文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寫作能力。此外,思維導圖促進學生聯想與想象能力以及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學生通過聯想與想象延伸主題關鍵詞,使碎片化的知識呈現出有序性,在聯想與想象的過程中探索語文知識的內在規律。
從以上論述中可知,思維導圖是一種圖像性思維工具,可以幫助學生記憶所學內容;其主要特點就是樹狀結構。教師在應用思維導圖開展預科語文教學時,需要構建詞匯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提高詞匯量;構建語法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掌握語法知識;構建閱讀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深入地理解;構建寫作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行搭建框架、完善行文,充分發揮思維導圖的作用,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
(作者單位:新疆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