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容
《基礎會計》是高職院校各會計相關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其實踐教學難點較突出,很多老師通過建設并不斷完善教學案例庫來提高其實踐教學水平,并取得顯著的效果。但是基礎會計教學案例庫在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提出了完善增量、注重實踐、合作共建三點意見。
背景:《基礎會計》作為會計相關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其作用無異于地基之于一棟大樓。作為會計入門級的理論課,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時會遇到很多困難,諸如分不清借貸,不知道如何設置賬戶,不能理解總賬和明細賬,甚至不清楚為什么要學習會計分錄。
這些問題的所有癥結都在于,老師是在會計工作的基礎上給學生回顧理論知識,而學生卻是在空白的紙上描繪知識,學生根據不知道會計是什么樣,因此也不知如何描繪。在教學改革的路上,很多學校一方面引入了實踐課時,要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地進行理論的講授,另一方面引入了會計實踐教學平臺,使學生能在學習理論的同學,看到會計工作場景中的某一個部分,從而增加聯(lián)想,使學生的描繪有源可循,這些方法對基礎會計的教學都有非常大的幫助。
但是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僅僅要求掌握一定的理論,更要求能夠掌握相當的實踐能力,而在理論課堂中是無法達成該培養(yǎng)目標的,因此教學案例庫的建立對于基礎會計實踐教學能力提升顯得尤為重要,能夠讓學生在實踐教學案例庫的過程中運用會計理論并積累實踐經驗。本文在此基礎上,就如何進行《基礎會計》教學案例庫建設提高《基礎會計》課程教學做了一定的探索。
案例庫是一個學科實際案例的承載體,同時也是學科知識融合和應用的載體?;A會計教學案例庫作為基礎會計教學重要的輔助工具,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功能。為了更好配合教學工作,案例庫的案例應該具有一定的數量以及廣度,涵蓋整個會計課程的理論基礎。
另外一方面,基礎會計案例庫的案例應該短小精悍,不宜篇幅過大,深度過大。同時案例庫可以作為資料供學生課下復習,以鞏固上課所學內容。根據會計行業(yè)的發(fā)展要不斷完善和修改會計案例庫的案例。
2.1 注重理論,忽略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建設
在基礎會計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受課時、學生接受度等影響,許多高職院的任課教師即使都已經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依然只能把專注力放在理論教學上。因此就目前的教學現狀來說,實踐環(huán)節(jié)相對薄弱是不爭的事實上。而理論又是需要實踐環(huán)節(jié)不斷去加強理解的,在實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不斷加強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這樣更容易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果學校只是強調理論學習,而忽視了實踐教學,那么學生必然會出現高分低能甚至是低分低能的情況,同時在未來的就業(yè)過程中也需要企業(yè)花費較多的成本重新培養(yǎng),不能滿足企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2.2 關注形式,未合理利用案例庫
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從2006年就提出,2010年正式啟動,很多高職院校也積極地參與到各學科教學資源庫的建設中,這其中就包括教學案例庫的建設。但是基礎會計的教學案例有其特殊性,首先它須是一套完整的經濟業(yè)務,包括籌資活動、采購活動、生產活動、銷售活動、利潤的形成與分配、資金退出企業(yè)等,同時要求提供經濟業(yè)務中的原始憑證;另一方面也需要學生根據這些經濟業(yè)務進行一整套的賬務處理,包括填制會計憑證、登記賬簿、財產清查、編制報表等,因此一個教學案例的建設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而一些老師在建設的過程中,為了完成工作要求,節(jié)省時間,案例都從網上得來,并且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計、修改、試做、修改等過程,然后直接將這些案例打包驗收入庫后再不使用,這樣形成的案例庫對《基礎會計》的教學起不到作用。
2.3 建設遲緩,案例庫案例數量廣度不夠
基礎會計教學案例在建設中要求教師設計、修改、試做、修改、試做…直至案例達到預定的目標,其時間跨度較大。因此,教學案例庫的建設非常遲緩。而高職院校的老師,不僅有課程教學任務,還有科研任務、行政事務等,其時間上并不寬裕。往往在建成一個案例后,其繼續(xù)建設的動力都不太足。
另一方面,會計適用的行業(yè)范圍廣,雖然各行業(yè)的會計實務都以基本會計準則和統(tǒng)一的會計制度作為規(guī)范,各會計要素的命名和劃分大體相同,會計報表的名稱、格式、內容和編制方式也基本相同,但是由于間生產經營活動的特點不同,各行業(yè)會計在核算上也有自己的特點。而一個教學案例只能代表一個行業(yè),學生通過該教學案例也只能了解一個行業(yè)的核算特點,其廣度就被限制了。
3.1 完善增量,進行多行業(yè)案例建設
會計政策的變化迅速,會計準則修改,增值稅改革等,都會影響教學案例的完整度,因此不斷修改和完善基礎會計教學案例庫是非常必要的。同時也要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趨勢,根據不同時期會計專業(yè)呈現出的不同特點,有針對性的添加合適的案例以及概念和原理,從而不斷擴充案例庫的案例。另外一方面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反饋意見來不斷修改案例庫中存在的問題,使得案例庫的建設一定是吸收了眾人的智慧,從而更好地完善案例庫,讓它在教學過程中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為了增加學生學習的廣度,還要求教師在增加案例庫的時候,設計多行業(yè)的案例,使學生能有更多的選擇,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踐能力。
3.2 注重實踐,實現教學過程有效應用
在會計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斷一味地學習案例庫的理論知識,應該將案例庫和實際實踐環(huán)節(jié)有機的結合起來。但是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課堂上老師教授的案例庫的理論知識。會計專業(yè)的發(fā)展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這個學科并不是一層不變的。它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和時效性,因此學生學習的會計理論一定緊跟時代的變化。因此,在上課之前,教師應該進行交流,相互學習教學方法,不斷更新知識儲備。有條件的學??梢詫嵤┬〗M準備,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提高整體教學水平。此外,在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國內外經典的會計案例,深入講解其中的知識和技巧,清晰透徹地解釋相關概念,有意識地進行啟發(fā)式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聯(lián)系自然緊密。同時,我們運用討論、啟發(fā)式、培訓、示范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思考問題,從小問題引發(fā)大討論,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3 合作共建,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教學案例庫建設的基礎保障,只有擁有一批高素質的會計教師隊伍,才能更好地進行基礎會計教學案例庫的建設。當一個學校的會計專業(yè)教師在數量和時間上不能達到建設一個較完整的教學案例庫時,可選擇多個學校相同教研室合作共建的方式,這樣可以共享資源,共同進步。
同時,教學案例庫的建設也需要教師有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因此還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專家講座、學術報告等形式,不定期地從知名公司或者著名會計事務所聘請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會計或者專家到學校進行學術交流,把他們長期從事會計的經驗以及學到的最新的會計理念帶給老師。
基礎會計教學案例庫的建設為課程教學提供了更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的實踐教學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是其后期的維護也尤為重要,要求負責人根據會計政策的變化更新、維護,從而保證教學案例庫的質量,真正做到資源可用、有用,為提升教學服務。
課題名稱:《基礎會計》課程教學資源庫的開發(fā)與建設,項目編號:17XJJG003。
(作者單位:重慶城市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