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顯鵬
目前,多數高校工作者都在探討家校聯系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發揮作用。有研究家校聯系合作模式,有研究家校聯系工作開展方式等,具體研究在高校學生工作中某個環節較少。95后大學生獨生子女居多且思想波動較大,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對學校的要求也日漸增強,給學校學生工作帶來巨大挑戰,特別在學生危機處理環節,家校聯系是必不可少的環節,研究家校聯系在高校學生工作危機干預中有著重要意義。
中央16號文中強調:學校要探索建立與大學生家校聯系溝通的機制,相互配合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開展家校聯系有利于學生的學業和身心發展,有利于學生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有利于家校同步更新學生信息情況,緩和家校工作中的矛盾,有利于高校學生工作者全面了解學生情況,預防和處理學生緊急突發事件。
1.1 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弱
大學生常常會遇到生活和生活適應問題、人際關系問題、戀愛問題、工作問題等,他們面對這些問題處理經驗較少,常常會出現情緒波動,行為走偏的現象。在對處理結果沒有達到心理預期時,事件的應激強度就會超出學生的心理承受范圍,就會陷入危機事件中。
1.2 性格特質
在同一件事情中,不同性格的人會產生不同的處理方式。每個人的性格特質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但是每個人的性格特質都有不同的弱點和問題。有些人性情比較急躁焦慮、做事容易沖動容易產生過激行為;有些人內向、遇事沒有主見、抗壓能力較低。當代95后大學生,逐漸需要面對在學校眾多學科、人際交往等諸多困難。這些困難能否恰當處理,是大學生危機事件產生的主要原因。
1.3 家校聯系較少
新生入學后,高校一般都會安排新生做心理測試,測試出來,對心理不健康的學生進行了談話、開展心理咨詢等,但較少的去了解學生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情況。學校的心理咨詢工作在學生心理上起到了一定的治愈效果,但對于一些隱藏性的身體病狀往往只達到“治標不治本”的效果。學生身體上的病狀也極少數會跟老師同學們溝通,在沒有家長的告知情況下,給學生危機事件的產生埋下隱患。
2.1 被動自發,缺乏系統方案
在處理學生危機事件過程中,多數處理情況都是“有事聯系,沒事靜默”狀態。危機事件發生,高校學生工作者在沒有學生具體情況、沒有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情況下,處理效果往往不能達到較好效果。沒有系統的家校聯系方案,多數高校都有家校聯系的方案,但在學生危機事件干預工作中并沒有與家校聯系形成體系,在處理學生危機事件中不能做到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2.2 重視程度不夠
學生方面,95后大學生個人的認知能力并不是非常完善,對待個人事情大多有個人主見,出現對自己的情況隱瞞,不想讓家人擔心等情況。學生較少聯系家長告知在校的具體情況,多數聯系在聊家常和匯報學習中結束,對于學生本人個人生活中出現的情緒波動事件較少于家人溝通。出現學生不配合家校聯系,認為是教師與自己過不去,父母多管閑事的情況。
家長方面,大多數家長都有意識到家校聯系在學生成長成才中起到重要作用,但部分家長認為自己的子女到外地求學,家庭教育的缺失理應由學校教育來彌補,對自己的孩子抱任其發展的態度,這也是造成處理學生危機事件過程中出現家校矛盾主要原因之一。
教師方面,大部分教師都能意識到家校聯系對學生成長的重要性,但是沒有充分意識到家庭對大學生影響過程中教師所起的重要指導作用。家校聯系過程中,多數情況下也只是對學生在校的表現進行簡單匯報,對了解學生家庭成長環境、學生重要信息(如:疾病、家庭成員信息)等了解較少,使得家校聯系停留在較淺層面,在處理學生危機事件中并不能得心應手。
2.3 家校聯系滯后,家校配合不夠緊密
學生危機事件的發生,都是有苗頭可循,例如學生產生輕生行為,一般情況下都會有一定刺激性事件引發,如失戀、被詐騙等,在這種情況下當事學生會找人傾訴或發朋友圈發泄。在危機事件苗頭發生時,像放了煙霧彈,部分高校學生工作者會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提前做了家校聯系;部分高校學生工作者則停留在小事件層面去處理,沒有開展家校聯系,危機事件發生后,家長在配合處理時多抱有不良情緒,給事件處理帶來障礙。
3.1 掌握學生信息,建立數據庫
高校學生工作者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只有掌握學生的信息,才能從容面對學生危機。學生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成員信息、家庭環境、入校前教育情況、身體狀況、遇到過的挫折等。通過家校聯系,學生工作者了解到以上信息后,有助于對所帶學生分類和有針對性的管理。了解學生的信息后,可以把所帶學生分為性格內向、外向、家庭困難、是否戀愛、遭遇挫折或變故、是否患病等,建立學生基本信息數據庫,從而在學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胸有成竹。例如家庭困難的學生,高校學生工作者可以針對性的進行幫助,在生活上多關心和鼓勵,減少學生在經濟上的后顧之憂。高校學生工作者通過掌握和分析學生的基本信息,可以較好的預防學生危機事件的發生。
3.2 緩和家校工作矛盾,增強互助思想
現階段95后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很高,對子女的各個階段的成長情況要求參與和掌握的意識逐漸增強。孩子在學校出現問題,后期嚴重到出現危機時,家長的情緒容易激動。在危機事件處理過程中發現,家長對危機情況的出現表示不接受的主要原因時前期沒有從學校了解到學生的基本情況。現在學生家長對學校的各個教育環節關注度逐漸增強,當學生與學校發生意見分歧時,很多家長會對學校的處理方式和結果產生質疑,多偏向孩子的意見。所以及時的與家長溝通,使家校之間的信息可以同步,增強互助的意識,進而可以緩和家校工作中的矛盾,讓家長站在學校的角度去共同解決學生的危機,最終達到幫助學生成長成才的目標。
3.3 聯動預警,防患未然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危機事件的發生,往往伴隨著各種事件的積累和事前的征兆。如學生本人突然向家里索要更多的生活費,向老師申請調換宿舍,給家人、朋友、老師發信息打電話談論世道如何不公平或者身體的痛苦,或者在網絡上發表“遺言”等。如果危機發生前家校聯系緊密,家長和教師會對事情的態度更加注重,會察覺到危機出現的征兆,雙方會主動的溝通信息,在處置學生危機事件過程中可以把握主動權,處置危機事件的成功率會較大提高。所以加強家校聯系可以在學生危機事件萌芽階段做足準備,實現聯動預警效果,防止危機事件的發生或者惡化。
3.4 家校主導,聯合處置
危機的產生有時也存在不可預料和不可控性,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發生危機時,往往需要家校共同處置。在學生發生突發事件時,學生家庭參與處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對于學生本人來說,父母、親人是在世上比較了解自己的人,愿意與他們對話,這樣就給救援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如果危機已經產生,并造成了一定的后果,也需要家庭參與處理,家校聯系的緊密度直接影響危機處理的最終結果的順利程度。
項目名稱:桂林理工大學第二輪服務型黨組織創建項目。
(作者單位: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