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傳剛
2月20日,當當網創始人李國慶宣布卸任CEO,這一職務由他的妻子、當當網董事長俞渝兼任。這意味著,當當這家成立20年的老牌電商,終于結束了夫妻店的歷史。
最近一年來,李國慶接連就女性、婚姻等話題發表不雅評論,引發眾怒,連《中國婦女報》都站出來懟他。回想當年,當當網被稱為“中國亞馬遜”的時候何等風光,而現在,一家以銷售文化產品立身的企業竟因創始人“三觀不正”而被社會關注,實在令人唏噓。
1999年,李國慶和俞渝趕著全球互聯網熱潮,從美國回國創辦了當當。和亞馬遜一樣,他們選擇的領域也是圖書銷售。可惜模仿者沒有先行者的好運氣。亞馬遜在1997年成功上市,當當卻在成立不久就遭遇了網絡泡沫崩潰,錯過了第一輪發展良機,直到2010年才在美國上市,而此時的電商行業早已天翻地覆。
第一次錯失可以歸結為運氣不好。當時被泡沫拍在沙灘上的不止當當一家,但其中不少企業后來依然成了巨頭。畢竟,坐擁龐大的中國市場,機會總是一波又一波出現。在21世紀的最初10年里,當當一直是國人網上買書的首選,直到2005年,它的體量還是京東的10多倍。
糟糕的是,優勢不但沒有成為當當擴張前行的動力,反而大大限制了李國慶的想象力。因為過于重視公司的控制權,當當對于外來資本的介入非常謹慎,這種做法固然有助于李國慶夫婦掌控企業,但也讓當當喪失了大幅擴張的籌碼和底氣。當阿里巴巴和京東在不計盈虧地投入巨資、搶占地盤時,當當卻采取了保守戰略,導致失去領先位置,市場份額越來越小。等到移動互聯網大爆發后,當當直接滑落為一家不被巨頭們在意的小規模電商。
不少人認為李國慶在企業經營上缺乏遠見,過于固守主業,對利潤的重視超過了一切。而對于互聯網行業來說,拓展用戶規模是成為巨頭的關鍵要素,贏者通吃,不進則退。
當然,僅從財務上看,當當每年的利潤也有幾億元,無債一身輕的李國慶在物質層面活得很舒服,但看著昔日的對手日漸強大,他在精神層面是否也能這么瀟灑?
2016年,當當選擇退市時,市值僅剩上市時的1/4,而此時的京東早已遠遠跑到前面,更不用提向全球市值第一進發的亞馬遜了。
李國慶曾將當當的問題部分歸結于夫妻店模式,這種略帶大男子主義的表達貌似有幾分道理,實際上掩蓋了表象背后的戰略失誤實質。國內外很多夫妻搭檔的企業都經營得很好,夫妻間完全可以做到求同存異、戰略準確。
事實上,李國慶應該慶幸,若不是有夫人獨當一面,當當可能根本走不到今天。現在,李國慶從當當出局,俞渝則身兼兩職,也充分證明了誰才是公司真正的主心骨。
李國慶接下來的計劃是以知識付費的方式創辦書友會,并參股了區塊鏈技術公司。但現在區塊鏈已大大降溫,商業化前景不明朗,而知識付費模式不僅盈利艱難,某些方面還顯露出一絲“傳銷”味道。李國慶的二次創業路未必一帆風順。在這里,我為他送上祝福的同時也送上提醒: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即使自己單干也應該問問太太的意見,因為聽老婆的話永遠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