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仕建 孫睿楠

元朝輝與妻子阿妮塔、兒子的全家福。
2008年的每個周末,內蒙古小伙元朝輝和哈薩克斯坦姑娘阿妮塔都會搬著幾個大箱子出現在郵局里。這些都是阿妮塔在中國網購的日用品,而她遠在中亞的親朋好友,要經過一個多月的等待才能收到。那一年,中國的互聯網人口數量躍居全球第一,電子商務越來越成為人們消費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元朝輝、阿妮塔夫婦共同打造的“絲路跨越境電子商務平臺”,僅需兩周就可以讓更多中國商品通過中歐班列“長安號”到達整個中亞和俄羅斯地區。這對“絲路夫妻”在哈薩克斯坦依托當地商鋪,建起300余家電商體驗店,在阿拉木圖、莫斯科等7座城市建立了海外倉,讓中國商品乘著“長安號”提前運輸、進入海外倉庫,當地客戶下單后數小時即可發貨。
兩人創立的陜西絲路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進入哈薩克斯坦市場,提供海外倉派送、國際快遞、海外B2C電商平臺的高科技企業。僅2017年,公司出口額就達到900余萬美元。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元朝輝與阿妮塔的不期而遇和相互成就,構成了過去10年他們各自人生的主線。
“只看到她一眼,就決定了一輩子。”元朝輝回憶道。當時的阿妮塔是一名在西安留學的哈薩克斯坦姑娘,而元朝輝是在西安打拼的大學生創業者。偶然的一次相遇,這個美麗的異域姑娘成了元朝輝的心之所向。之后的接觸讓阿妮塔逐漸接受了這個中國小伙子,一朵絲路愛情之花在古城緩緩綻放。
“那時阿妮塔經常用我的淘寶賬號購買生活用品,再寄給她的家人和朋友。因為需要我墊錢,所以對高昂的運費深有感觸。”元朝輝笑道。雖然中國商品物美價廉,但跨境郵寄的費用占到他們代購成本的一大塊,而且耗時太久。“每公斤商品的快遞費要七八十元,寄到家還得一個多月。”阿妮塔說,有時夏天買的裙子,到家人手里已經是冬天了。
當時的元朝輝已經有了一些創業經驗。大學畢業后,他參與打造了國內商業積分消費平臺“積分淘”,但項目起起落落,也帶給他一些創業初期的傷痛。
“我愛瞎折騰,創業花光了所有積蓄。2014年結婚時房子也沒有買。”元朝輝說。即便如此,阿妮塔的父母仍被元朝輝的善良樸實所打動,尊重女兒對愛情的選擇,欣然接受了這個中國小伙子。
婚后,兩人便在哈薩克斯坦做起了跨國代購小生意。相比中國,哈薩克斯坦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欠發達讓元朝輝嗅到了商機。結合當地消費習慣,元朝輝將實體店和網店相結合——社區附近的實體店內沒有貨物,只有商品的照片和電腦,顧客可以在電腦上選擇商品,然后在收銀臺下單。這種商業模式讓更多人產生了信任感,慢慢地,除了個人客戶外,一些小批發商也開始從這里進貨。“一次,一個批發商一口氣從我們這兒定了3萬支牙刷,當時我們好開心。”元朝輝說。
嘗到跨境電商的甜頭后,“因地制宜”4個字就寫入了元朝輝的生意經。阿妮塔則發揮語言優勢和地域優勢,在家鄉不斷招攬加盟店,擴大規模。“因為時差問題,我白天聯系中國人,晚上聯系俄羅斯人,當大家坐在一起吃飯交流的時候,我還要忙著翻譯,曾經一周就瘦了10斤。”阿妮塔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向記者發感慨。創業雖然艱辛,但讓人充滿動力。
“你看,這個箱子里是發往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貨物,‘長安號每天都會開往那里。”在中歐班列“長安號”的發貨區,元朝輝站在鐵軌邊,指著其中一個集裝箱說。記者看著五顏六色的集裝箱、排隊的卡車和穿梭的龍門吊,真實感受著來自“一帶一路”的強勁脈動。
時間倒回4年前,元朝輝正頻繁往返于哈薩克斯坦和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之間。隨著貨物的增多,他開始啟用貨車將商品運往哈薩克斯坦,各式各樣的小商品給清關帶來了很大困擾,成本不斷提高。
物流成本高、速度慢,是元朝輝當時面臨的最大阻礙。他清楚地記得,有一批耳機停在海關十幾天都不能順利發出,自己只能不斷向客戶解釋,不斷聯系海關,等貨物運到的時候,耽誤了客戶銷售的時機。“我只能承受客戶的責備、分擔經濟損失。”元朝輝說,這樣的事他遇到的太多了。
為了擺脫掣肘,元朝輝和阿妮塔不斷探索新的物流模式和銷售模式。2015年,西安國際港務區開通的中歐班列“長安號”和建設“內陸港”的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人知曉,為陜西省乃至中國企業“走出去”增加了一條便捷通道。元朝輝將之前的代購生意整合在一起,正式在西安國際港務區注冊了新公司。

元朝輝與哈薩克斯坦代表簽訂共同推進哈電子商務建設的協議。

陜西絲路城集團位于哈薩克斯坦的“絲路驛站”。
現在,隨著新通道、新模式的建立,貨物的通關效率更快,成本更低了。據元朝輝介紹,15天內,他的貨物就可以到達整個中亞、俄羅斯地區。
“以前的公路運輸,一車拉7噸貨,費用3萬多元,但是通過‘長安號,租一個車皮2萬多元,能裝40多噸貨。”元朝輝說,貨物經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時,均可享受一站式通關服務,4個小時就可通過一整列火車。“成本節約得越多,中國企業就越有價格優勢,可以不斷擴大市場占有率。”物流方式的升級,讓元朝輝的跨國電商版圖快速擴大至中亞多國。
隨著客戶的增多,2016年底,公司在阿拉木圖建了面積3萬多平方米、擁有1075個獨立檔口的,集產品展示、倉儲為一體的電商賣場。賣場為每個入駐的中國企業提供約50平方米的獨立檔口進行產品展示及銷售,并且增加了倉儲、包裝、投遞等配套服務。
以海外倉為依托,元朝輝的公司啟動了線下電商體驗店項目,通過加盟方式在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布局了“絲路驛站”,目前已有300余家。“‘長安號開到哪里,我們就將中國商品海外倉和絲路驛站建到哪里,真正成為中國產品‘走出去的驛站。”在元朝輝看來,“一帶一路”之于西安,就像改革開放之于深圳。“個人的成長、成功緊密依托于時代的繁榮與發展,我們受益頗豐。”
古往今來,“人和”理念一直都被有識之士奉為圭臬,人和才能政通,以團結為貴,以協作為重,是事業成功的關鍵。
“從創業夢想萌發的那一刻起,‘和這個字就成為我秉持的理念。今天,我們能讓中國與中亞新興市場相互連接,‘人和功不可沒。”元朝輝說。在他心里,家鄉烏蘭察布是第一故鄉;求學、成家立業的西安是第二故鄉;哈薩克斯坦的卡拉干達承載了他的夢想與事業,是第三故鄉。創業以來,元朝輝一直在3個故鄉間穿梭,成為“一帶一路”的“民間使者”。
2015年以來,元朝輝和阿妮塔不斷往返于中國和哈薩克斯坦之間,持續發揮著橋梁作用,促成了多家中國企業與哈薩克斯坦的合作事宜。
“中國企業出去后語言不通、渠道不通,而我們能帶給這些同胞信任感。”對于中國企業在哈薩克斯坦的發展,元朝輝認為,貿易互通先要做到民心相通,與當地老百姓搭建內心的聯系,并將中國的發明和智慧不斷向外輸出,讓更多人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互利共贏。
“在哈薩克斯坦,很多商人都知道西安,經常將這兩個字掛在嘴上。我們能感受到來自‘一帶一路的力量。”哈薩克斯坦青年庫米爾特對記者說。
現在,元朝輝正在做的是結合“長安號”和海外倉,發揮西安樞紐和人才優勢,在西安聚集一批優質的產業及供應商,為絲路沿線國家的消費者提供“好貨不貴,快遞還快”的跨境購物新體驗。“我希望通過貿易促進中哈兩國文化交流,為西安與絲路沿線國家在更多領域的貿易模式創新做出自己的貢獻。”
關于這一點,阿妮塔的媽媽有句“名言”。一次陜西商務代表團到訪卡拉干達,當一位代表問到“你怎么看待‘一帶一路”時,阿妮塔的媽媽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女婿就是‘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