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立 王楠 劉雨萌 任玥
摘要:冰雪經濟是以冰雪為依托和特征的經濟,在我國已駛入發展快車道?;赟WOT理論對河北省發展冰雪經濟進行了深層次分析,提出了加強冰雪人才培養、引進先進管理體系、構建多元化冰雪產業體系、強化冰雪文化滲透、提升冰雪產業經濟附加值等促進河北冰雪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冰雪經濟;冰雪產業; SWOT分析
伴隨2022年北京冬奧會日益臨近,冰雪運動在我國蓬勃發展,冰雪經濟已駛入發展快車道。河北省作為舉辦地之一,應以籌辦冬奧會為契機,充分利用寶貴冰雪資源,統籌規劃冰雪運動、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產業發展,科學謀劃冰雪經濟發展壯大,使之走上產業化、規?;贰?/p>
一、冰雪經濟內涵與核心要義
冰雪經濟是以冰雪為依托和特征的經濟,其基礎是冰雪資源。狹義上,主要包括冰雪旅游、冰雪體育;廣義上,還包含源于冰雪活動的冰雪制造、冰雪交通、冰雪零售、冰雪餐飲等多個領域和產業。其核心動力來自冰雪旅游,進而拉動制造、交通運輸等多行業共同發展。
(一)冰雪經濟是“冰雪+體育”,是推動體育事業快速發展的經濟
伴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觀念發生巨大變化,尤其是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冰雪運動在全國掀起熱潮。河北省積極探索推進“體育+”融合發展,以冰雪場館為基礎,增強冰雪產業實力,大力發展競賽表演業,提高冰雪競技水平,努力打造世界冰雪產業勝地,對推動河北體育事業發展發揮了突破性作用。
(二)冰雪經濟是“冰雪+文化”,是充分展現文化自信的經濟
“文化是冰雪的靈魂,冰雪是文化的載體”,運用文化元素來推動冰雪經濟發展是保持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F代冰雪文化將深厚的傳統文化,如文物古跡、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現代冰雪文化相結合,融入冰雪產業,豐富了冰雪文化內涵。將文化要素與社會經濟相融合,能夠在促進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基礎上,展現文化自信,促進冰雪文化傳播。
(三)冰雪經濟是“冰雪+旅游”,是加速第三產業發展的經濟
冰雪旅游是冬季旅游和冰雪經濟的雙核心產業,是建立在第一、第二產業基礎上的第三產業。一方面,我國冰雪旅游駛入了發展快車道。另一方面,冰雪旅游對勞動力的有效需求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嚴峻的就業壓力,在推動國內穩就業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二、河北省發展冰雪經濟的SWOT分析
(一)河北省發展冰雪經濟的優勢
1.政府相關政策支持優勢。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要講話精神,合理配置冰雪資源,河北省制定了《河北省冰雪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5)》,明確要立足于培育河北經濟新的增長極,加快形成“2344”(兩核、三帶、四基地、四品牌)冰雪產業發展新格局,建成冰雪產業強省的發展目標,加速促進冰雪經濟從粗放型向高質量經濟轉變,建設冰雪經濟強省。
2.產業基礎優勢。河北省冰雪資源較為豐富,在冰雪產業中占比較大。2017-2018年雪季河北共承辦了6項國際級、6項國家級冰雪賽事。張家口雪上運動基礎很好,2016-2017年河北省滑雪人數200.46萬。2017年底,全國已建成滑雪場500多家,河北省占據36家。
3.地域及交通優勢。河北省張、承、石等地得天獨厚的氣候、山脈、草原等自然條件,其冬季適于開展冰上項目。張家口區位優勢獨特,冰雪資源豐富,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雪上項目主賽區。張家口將以崇禮為核心,連接赤城、沽源、張北等地建設滑雪產業集群,可同時容納1000萬名游客。河北自古是京畿要地,交通網絡互聯互通,包圍京津,貫通“大通道”、實現“四覆蓋”、建成“大樞紐”、形成“三個圈”,交通優勢明顯。
(二)河北省發展冰雪經濟的劣勢
1.冰雪人力資本缺乏。一方面,河北省冰雪產業的蓬勃發展,滑雪和滑冰場館速增加,對人力資本的需求大大增加。另一方面,冬奧會舉辦對滑雪場管理人員和教練等專業技能和職業修養提出更高要求,冰雪人才供不應求,尤其缺乏運營管理、運動技能培訓、裝備研發制造等人才。
2.管理機制不成熟。河北冰雪旅游業興起不久,部分經營者缺乏先進管理理念,注重硬件,重視滑雪設施投入,但往往忽略環境保護和美化;注重數量投入,處于粗放式發展模式,對消費者所關注的服務質量要求重視不夠;冰雪產品形式、結構單一,并未與當地文化特色相融合,缺乏創新。
3.冰雪制造業缺乏自主品牌和創新。冰雪裝備制造業是冰雪經濟發展的后勤保障。我國冰雪裝備制造業大多分布在東北等地,河北省內冰雪裝備制造業產業基礎薄弱,冰雪裝備陳舊,技術水平不高,缺乏自主品牌和創新,仍需依靠外資研發和國外進口。
(三)河北省發展冰雪經濟的機會
1.冬奧會舉辦地。作為冬奧會舉辦地之一,河北省面臨籌辦2022年冬奧會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正堅定不移走改革創新之路,加快冰雪產業建設強省步伐,在冬奧會帶動下,實現冰雪資源從冷資源到熱經濟的轉變。
2.人民收入水平與消費層次提升是冰雪經濟發展的催化劑。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偏好發生改變,結合國內外經驗總結,人民收入水平和休閑旅游支出正相關,而冰雪旅游成為冬季休閑娛樂的重要項目之一。
(四)河北省發展冰雪經濟的威脅
1.來自國際的競爭。歐美冰雪旅游已有百余年歷史,全世界 6000 多家滑雪場中,歐美占 80%以上,美國有 840 個。目前,冰雪旅游乃至冰雪產業形成了歐洲領先、北美跟進、東亞追趕的局面。河北冰雪產業預打造以崇禮為中心的世界一流冰雪中心,亟須突出重圍。
2.來自國內的競爭。我國冬季冰雪旅游區域分為東北、內蒙古、西北、京津冀四大片區,各區域分別依托當地資源來發展,逐漸形成區域間的特色化、差異化。黑龍江省是冰雪產業發展的龍頭,哈爾濱成為冬季冰雪旅游的首選城市。此外,吉林、內蒙古、新疆等地冰雪產業發展十分迅猛,值得河北借鑒和思考。
三、加快河北省冰雪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重視冰雪產業人力資本培養,提高管理人員和教練員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
一是借鑒國外先進教育經驗,促進冰雪教育與國際冰雪接軌。積極與冰雪產業發達、掌握先進冰雪人才教育培養經驗的國家或地區開展深度合作,采取聯合辦學、設立分支機構、提供師資支持、學生交換學習等多元人才培養模式。二是加強冰雪體育教育培訓,建立和完善冰雪產業服務人才培養體系、晉升機制以及薪酬激勵制度。充分利用省內資源,與省內各高校進行人才對接,在師范類和體育類高校的體育系開設“冰雪+管理”等課程,在藝術類院校中開設“冰雪+文化”課程,重視冰雪雕塑、冰雪建筑與省內的文化風俗相融合,用冰雪向世人展現燕趙文化精髓。大力開展校企戰略合作,支持和鼓勵冰雪企業走進校園課程,讓學生扎實掌握冰雪技術,培養高端冰雪人才。三是在相關運動場所設立培訓中心并配備冰雪體育指導員,加強冰雪運動的推廣和普及,讓更多的人愛上冰雪體育。
(二)以冰雪產業為主導引進先進管理體系,構建多元化冰雪產業體系
冰雪經濟融合多產業發展而成,依托“互聯網+”和大數據,準確把握冰雪體育用品業、冰雪體育競賽業、冰雪體育培訓業、冰雪體育健身娛樂業和冰雪體育旅游業等產業關系,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構建多元化冰雪產業體系。一是加強與加拿大、俄羅斯、芬蘭等冰雪強國間的交流合作,引進國內外高端冰雪場館運營團隊,實行所有權與運營權相分離,建立現代化管理運營體制。二是大力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加大研發投入,打造以冰雪產業為特色的體育裝備制造聚集區,到2025年在雄安、張、石、廊、唐、秦等地建成5-8個冰雪裝備研發生產基地或園區。三是著力打造以冰雪體育運動、冰雪裝備研發制造等為核心的全產業鏈,到2022年實現冰雪產業總規模達1200億。
(三)強化冰雪文化滲透,提升冰雪產業經濟附加值
一是充分整合學科資源,注重冰雪產業文化設計,將設計學、美學、市場營銷等學科資源進行整合,為冰雪產業文化創意設計儲備人才。二是創建河北專屬的冰雪文化品牌,把省內長城文化等與冬奧元素有機融合,為奧運會提供特色文化名片,并通過普及冬奧知識、弘揚奧運精神、推廣冰雪文化等形式,把崇禮打造成向世界展示冰雪文化的卓越冬奧品牌。三是積極開展冰雪品牌展會活動,策劃以突出冰雪文化為主題的博覽會、展覽會等,促進冰雪文化與河北廟會、獅子舞等民俗文化相結合,與冰湖賽馬等少數民族運動相結合,與武術等民間傳統運動特色項目相結合,形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冰雪文化產品。
參考文獻:
[1]笪志剛.黑龍江省冰雪經濟發展的國際化思考與路徑選擇[J].商業經濟,2018(06):1-7+49.
[2]馬國強.申冬奧會背景下河北休閑體育產業發展戰略研究[J].社會科學論壇,2015(12):232-237.
作者簡介:
吳永立(1971-? ),男,河北正定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區域發展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