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詩語
眼 望著西風飄零,天高地迥,亂世風雨中, 莊周依舊高歌。
贊莊周!贊他是銳利無比的人生解剖師,是沉湎于往事的詩人,是泛舟濮水之上的把竿者;贊他懂得品味豐富的生活;更贊他懷著高尚的靈魂曳尾于涂中……
我贊莊周,贊他既不滿腹醋酸,也不權傾朝野。在那個諸子百家爭鳴的時代,他既不若大多數諂媚之人,為權利爭寵,為名譽奮斗;也不若那些不得志的人,整日憔悴、憂傷,抒發懷才不遇之感。屈原與莊子都與楚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屈原自恃才高,身份尊貴,一心為王,不幸遭人禍害,最終死于楚王的愚昧、小人的算計與世人的冷漠中。但莊子卻避開塵世鋒芒,仿佛更加明智,荒寒闃寂中,任驚濤駭浪,世海沉浮,獨取寧靜港灣,自在乾坤上。
我贊莊周,贊他逆歷史的潮流,不屈于人性的墮落。政治上的不得意,于他而言,只是使他的大度更加突出。他看透了這世間的邪惡、廝殺與掙扎,他于山中潛心治學,寫下《逍遙游》等千古名篇;于水中安然垂釣,等一尾魚上鉤,他沖破繁復的生活,明白了唯有復歸于嬰兒、復歸于樸、復歸于無,才能看見彼岸花開。他的心如流水般凈,不凝滯,不停駐;如涓涓細流,滋潤著大地萬物,滋潤著人們干涸的心靈。“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這并不是他避世的消極,而是他對“清”的執著追求,對“濁”的坦然面對。
我贊莊周,贊他可以簡簡單單地將黯淡的人生活得光鮮輝亮。如今的人們穿梭于忙碌中,疲憊之余,想起了木心先生的《從前慢》,或許莊子才能真正體會到,何為“慢”。他穿過密密的竹篁,踏著綿綿白雪尋梅,植蘭而聞其芬芳,于明輝秋月之下賞菊。他知道光鮮背后的黯淡、熱鬧過后的蕭索,他更能想象在游人散盡的那刻成為獨自看守月亮的一棵樹,風雨中,他歌聲依舊,缶聲依舊……
莊周,以他高尚的靈魂向我訴說:天地無非是風雨中的一座驛站,人生也無非是種種羈心絆意的事與情。他的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教會了我們太多太多。
《秋江獨釣圖》中,幾點亂石,一橫遠山,莊周安在?……
[作者系江蘇省鎮江第一中學高二(1)班學生]
點評:
著名學者鮑鵬山曾說過:“當一種美,美得讓我們無所適從時,我們就會意識到自身的局限。”山陰道上,目不暇接之時,我們不就能體驗到我們渺小的心智與有限的感官無福消受這天賜的過多福祉嗎?讀莊子,我們也往往被莊子撥弄得手足無措,有時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除此,我們還有什么方式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動?小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表達了閱讀莊子的心靈感悟,全文緊緊圍繞一個“贊”字,情真意切地寫出了對莊子的欽佩與崇敬。文章運用大量引用、排比等修辭手法,語言簡潔又富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
(指導老師: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