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委老干部局的指導下,在全體理事單位和會員校通力合作下,經過多年實踐,探索出“三位一體”老年教育新模式,為新時代安徽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書寫了新篇章。
“三位一體”的“三位”即老年大學協會、老年教育工作委員會、老年大學(學校)。“一體”即老年教育。協會指導協調全省老年教育事業的前瞻規劃、系統建設、規范辦學等方面的組織實施;各級老年教育委員會負責組織領導和推動;老年大學(學校)負責具體落實,實施教學任務,實現辦學目標,有機結合,相得益彰。
老年大學協會發揮指導協調作用。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的定位是一個平臺、一個載體、一個紐帶。協會雖沒有行政手段,但有服務的意識。圍繞《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章程》積極開展工作。不越位,不錯位,為全面推進全省老年教育事業的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做好推動者和志愿者。
打鐵還需自身硬。為滿足老年教育事業發展的新需求,強化協會的指導協調作用,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及時充實理事會。2018年2月和6月,先后兩次召開理事會,在充分尊重會員校意見的基礎上,新增了省教育廳、省文化廳等省直機關以及高等院校為協會理事單位;調整了10位常務理事,均為換屆轉崗或退休的市(廳)級領導。新一屆協會理事會成立之后,老同志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資源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
老年教育工作委員會發揮行政領導作用。在各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在協會的指導、協調下,全省各市自上而下先后成立了老年教育工作委員會,主任大多由在職的黨委領導同志擔任,相關部門負責人擔任委員。老年教育工作委員會的成立,使得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實質性納入了各級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納入了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年度績效考核范疇,有力推進了老年教育事業的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
老年大學(學校)發揮組織實施作用。老年大學(學校)是實現辦學目標的載體。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充分發揮自身指導、協調作用,使得全省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呈現蓬勃生機。
通過“三大平臺”實行業務指導。一是專業指導平臺。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在內部分別成立了辦公室以及高校、遠程、學術、教學和宣傳5個專業委員會,主任由協會副會長擔任。制定了《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在《辦法》的框架下,各專業委員會結合各自特點,分別制定管理細則和全年工作要點,明確工作職能,有序指導市、縣(區)、鄉鎮(街道)老年大學(學校)開展工作。二是規范指導平臺。建立健全全省示范校申報驗收制度。截至2018年,安徽共有老年大學5882所,我們將市、縣(區)老年大學和鄉鎮、街道的老年學校分兩類開展創建示范校活動。省老年大學協會常務理事會對示范校的考核驗收工作,全程參與、全程定標、全程審核,形成常態化。2018年共表彰57所“省級示范校”,有力推進了老年大學(學校)建設的規范化。三是交流指導平臺。通過開展培訓、評比、觀摩、表彰等不同形式的活動,搭建全省老年教育校會之間、校際交流平臺,增強了老年大學協會、老年教育工作委員會、老年大學(學校)“三位一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老年大學協會、老年教育工作委員會、老年大學(學校)三個方面,是辦好老年大學不可或缺的“三位”,是推動老年大學健康發展的前提。“三位一體”就是三管齊下,一個都不能少。一直以來,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開展的各項活動都得到各市老年教育工作委員會和老年大學(學校)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響應,形成了良好的互動氛圍,各方同心協力,合力前行,推進安徽省老年教育事業發展再上新臺階。
“教師、教材、教學”是辦好老年教育的三大要素,更是老年教育管理規范化的基礎條件。
教師是核心。2018年6月,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在宿州召開了全省老年大學系統教師隊伍建設工作會議,各市老教委、老年大學領導以及教務主任近200人參加會議。此次會議形成了《安徽省老年大學優秀教師評選試行辦法》,印發了《關于在全省老年大學系統評選優秀教師的通知》,優秀教師評選工作正式啟動。對照各校報送的優秀教師名單,協會辦公室有的進行電話訪問,有的則直奔現場進行實地復核。經協會常務理事會討論通過,對全省老年大學系統82名老年大學(學校)教師進行了表彰。
教材是基礎。2018年,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啟動了全省老年大學系統精品教材評審工作,共收到6所老年大學推薦的8類13套(本)教材。協會邀請安徽省教育廳語委辦、安徽醫科大學、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安徽藝術職業學院等單位教授組成專家組,對報送的老年大學系統精品教材進行了評審和認定。
教學是橋梁。2018年9月,全省老年大學教師代表120人參加了滁州老年大學課堂教學觀摩會。觀摩會后,與會代表進行座談,并達成共識:堅持和鞏固已經取得的教學成果和教學經驗,及時進行總結并存檔;深入研究老年學員不同層次的要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在特色教學和特色校園文化建設上,不斷探索符合老年教育教學要求的、滿足老年學員學習需求的成功經驗。
“人力、財力、物力”是辦好老年教育的三大支撐,是老年大學鞏固、發展、提高的必要條件,更是保證老年教育健康發展的基本要求。
集思廣益改變“三無”現象。為摸清全省老年教育“家底”,有的放矢推進老年教育事業的發展,2018年4月,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配合安徽省人大常委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內務司法委員會組成調研督導組,先后赴淮南、蚌埠、滁州三市及所轄壽縣、蚌山區、鳳陽三縣(區)老年大學實地調研,并形成《關于老年教育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發送全省人大系統及相關部門,由省委辦公廳專題報告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和省相關負責同志。省人大常委會把《老年教育條例》列入2019年調研計劃。今年全國“兩會”上,安徽人大代表團將此提案提交到全國人大常委會秘書處。
調研中發現,全省縣(區)以上老年大學里,很多是老年人服務老年人,尚屬無機構、無編制、無法人地位的“三無”學校。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依托主流媒體,積極宣傳我國老年教育的方針政策,和各市老年教育工作委員會一起,積極主動和各級黨委、政府溝通交流,爭取他們的切實重視。目前,安徽省老年教育的“三無”現狀正在快速改變。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下,各市因地制宜,利用現有閑置機構、編制、資源,采取合并、植入等方式,逐步解決老年大學(學校)人員編制問題。
專門文件保障辦學經費。為解決老年大學辦學經費問題,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依據安徽省人民政府的《實施意見》“加大對老年大學(學校)的經費投入,將全省各級老年大學(學校)辦學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并結合老年大學在校學生人數,核撥專項辦學經費”的精神,向省財政部門積極爭取,多次協調。2018年6月21日,省財政廳專門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老年教育發展經費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緊密結合老年大學在校學生人員名單、本地財力水平、地域發展狀況等因素,建立老年大學(學校)專項辦學經費定額保障機制,其中市級老年大學(學校)人均保障標準一般不低于300元/年,縣(區)級一般不低于200元/年”。為全省老年大學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經費保障和政策支持。
依據《實施意見》 改善辦學條件。全省各市、縣(區)老年大學在三十多年的發展基礎上,都有了固定的校所,但不平衡、不充分非常明顯。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依據省政府《實施意見》的明確規定,“到2020年,省老年大學校舍建筑面積不低于30000平方米,市老年大學校舍建筑面積原則上不低于5000平方米,縣(市、區)老年大學校舍建筑面積原則上不低于3000平方米”,協同各市老年教育工作委員會、老年大學,積極向所在地區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反映。安徽老年大學濱湖校區建筑面積29302平方米,已投入使用,較好地滿足了老同志集中活動和學習的需求。合肥老年大學、六安老年大學的新校舍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阜陽、宣城、蕪湖等老年大學新校區正在報批中;淮南、淮北、池州、安慶等老年大學整合現有資源,擴大校舍面積,以滿足越來越多老年人終身學習的需求。從全省多方面信息反饋看,各地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把老年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真正列入議事日程。
可以預見,再過幾年,全省各級老年大學(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和人、財、物的保障將會有很大改觀。
發展老年教育,任重道遠。安徽省老年大學協會將圍繞老年教育這一主線,突出抓好協會自身建設,不斷推進全省老年大學(學校)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建設,努力擴大老年教育覆蓋面,不斷提升老年大學(學校)辦學條件、質量和社會影響力。

云南老年大學 代莉(剪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