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市老年人大學于2016年增設了營養配餐專業課程,筆者有幸成為該班級的任課教師。為了針對老年人的特點需求,理論聯系實際講好這門課,我進行了以下幾點嘗試:
剛開始給老年學員授課,我雖擬定了較詳細的計劃與教案,但從課堂實際教學效果來看并不理想。查找原因:主要是講授理論知識時深淺度、粗細度、個性化拿捏的火候不準,沒有針對老年人的特點講課。經過交流和觀察,我發現老年學員喜歡實用性強,易懂易記,形象化、生活化的營養學知識;對于簡單灌輸、枯燥深奧的專業知識反應平淡。為此,我在講理論知識時,多用形象生動的事例,幫助學員將知識記得更牢。如講授“牛磺酸”這種營養物質時,我先問大家是否知道南非足球世界杯的預言大神保羅為什么被叫作“章魚帝”?接下來我告訴大家為什么章魚能預測得那么準確呢?原來章魚是所有生物中含牛磺酸物質最多的,該物質對大腦神經組織的認知力、記憶力等有良好的輔助功能與作用。學員們聽后如夢初醒,也因此對這個知識點印象非常深刻。
此外,老年學員主動要求增加實習課,更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自己搞了這么多年營養配餐教學,從無實習課,如果加入實習課勢必會打亂原有的教學計劃,為此我十分糾結。是固執己見,還是積極改變?反復思考后,我選擇了改變。我對原教學計劃方案進行了較大調整,并增加了2~3次教學菜演示課。還為老年學員制定了春節、中秋、國慶家宴食譜。細化講解食材選擇、營養搭配、烹調方法、風味特點等各方面知識,深受學員歡迎。
老年人理解能力較強,記憶力較差。面對大量的營養配餐知識,為了讓他們聽得懂、學得會、記得住,我找出了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即將書本上相關章節內容進行重新拆分組合,力避單調重復。如食物營養同食品污染本不是一個章節內容,但為了突出食品污染這一部分內容的重要性,在講食物營養課程時,我有意一邊講食物營養,一邊講解食物污染的來源,食品腐敗的過程、保存方法,及可能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造成的危害,這樣講課,內容全面且講法新穎,可謂一舉兩得。如在介紹花生營養時,特別強調花生發霉產生的黃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再如講調味品醬油時,不只簡單說明其營養成分及使用,還詳細講解了食品標簽的解讀,及如何通過感官鑒別醬油的優劣真偽。這些知識都是書本上沒有的,學員們大呼提神解渴。還如在設計老年人食譜時,反復強調膳食餐次比的重要關系,以及肉類、糧食、奶類、豆類等含蛋白質食品應在每天的食用數量、所占百分比。并不厭其煩說明為什么要這樣,如何堅持做好多樣化,叮嚀大家一定要記牢。許多學員驚訝地說:“老師,原來人一天要吃這么多種、這么多的蛋白質才能平衡啊,過去一點都不知道。您什么時候開提高班,我們一定還來。”望著學員們臉上的熱情與滿足,我感到莫大的欣慰,此時此刻,我明白了付出就有回報的真切含義。
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解惑授道是一種職責,但僅是最基本的。多年來形成的思維理念告訴自己,人老思維方式不能老,創新理念不能停,行動反應不能慢。因此,對自己教學要求從不松懈,求新求變早已成為一種常態,追求灑脫不羈是授課風格,循規蹈矩、照本宣科是對教師稱號的褻瀆。在教學中,我會把當今社會最新的營養知識及時傳授給學員,顯然這類內容是教學計劃中無法預知的,但職責告訴我必須這樣做,并甘愿承擔責任而無悔。如2016年5月,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了2016年新的中國居民膳食寶塔。當月,我就在課堂上結合2000年和2007年度膳食寶塔,同時進行對比分析,并詳細解析新舊寶塔之變化的原因。讓學員在第一時間獲得最新營養動態。再如人們對食物中膽固醇的認知,多年來一直停留在“膽固醇是一種壞物質”這一觀點上,認為食用過量會導致冠心病與動脈粥樣斑塊,是血管阻塞的元兇。因此,人們對含膽固醇高的食物,避之唯恐不及。然而,美國農業部在2015年公布的美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明確指出:無任何證據表明膽固醇與心臟病有關,限制居民攝入膽固醇是天大的錯誤,是21世紀最大的欺騙和謊言。人體每天需要量為950毫克,一部分由食物供給,另一部分由肝臟合成。當食物供給不足時,則需要肝臟補充合成,加重負擔。學員們在課堂聽后,如釋重負,消除了對膽固醇的誤解。大家說這下可以放心吃雞蛋、豬肝了。此外,在教學菜中,強調食材的本地性、季節性,注重道法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無論從營養還是養生方面都是科學合理的。如開春教授的薺菜丸子;深秋時節制作的津味白菜。看似食材簡單,卻新穎別致,獨具匠心,既有別于飯館菜,又不雷同于普通家常菜。
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自己在生活藝術系領導和同仁們的呵護幫助下收獲了很多。其中最大的收獲是:實踐告訴自己,找準定位、務實求真、順勢而為、求變求新、厚積薄發,老年大學大有可為。
(摘編自《天津老年教育論壇》)

征稿啦
《老年教育》雜志是中國老年大學協會會刊,其中大學版專門面向老年教育工作者、理論研究人員和老年大學師生辦刊。多年來,本刊“教學研究”欄目為廣大老年大學師生分享了很多優秀而寶貴的教學經驗,受到廣泛好評。為提升辦刊水平,更好地宣傳老年教育事業,服務廣大讀者朋友,本刊決定面向全國老年大學師生和工作人員長期征稿。
征稿內容以各地老年大學教師的教學經驗和老年學員的學習經驗為主,篇幅最好在2500字以內。請各位寫作愛好者踴躍投稿,一經錄用,稿費從優,我們真誠地期待著您的佳作!另外,本刊“教學研究”欄目還將陸續選登各地老年大學的教學大綱,請有意宣傳本校優秀教學大綱的學校積極聯系我們!
投稿郵箱:lnjylndx@126.com
聯系電話:0531-82906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