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黃河大堤東行,還沒到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喬莊鎮,就看到路兩邊全是方方正正的蝦塘,一個接一個,一片連一片,蔚為壯觀。而這一片壯觀的景象都是因為一只蝦的出現。
一只蝦改變了這里的一切,讓荒堿地變成“黃金池”,一只蝦讓幾萬農民從溫飽走向富裕,一只蝦讓喬莊鎮從產業空白到“養蝦第一鎮”。
年產量1400萬公斤,產值達6.2億元……春回大地,行走在濱州博興縣最北部的這個鄉鎮蝦塘間,令人印象最深的是,這個“山東南美白對蝦養殖第一鎮”,正進行高質量發展的“二次創業”。
喬莊鎮鮑王村是喬莊鎮最早發展南美白對蝦養殖的村子之一。走進鮑王村養殖戶徐云占的家。徐云占正在給蝦池消毒。
“現在主要是選苗準備工作,一般到4月底5月初就可以放苗了?!毙煸普颊f道。徐云占是喬莊鎮最早一批養蝦人,如今他擁有一處占地10畝多的蝦苗場和120畝蝦塘。
原本,徐云占只是一名普通農民,土里刨食,收入寥寥,是養蝦改變了一切。發展至今,他的蝦苗場一年可供苗2億尾,蝦塘產量也達每畝600多公斤,光景好的時候,一年純收入100余萬元。
幾句寒暄后,徐云占聊起了自己養蝦的故事:“我們這里靠黃河,大片土地鹽堿,但有水。2001年,我了解到養殖南美白對蝦效益不錯,就和村里七八個人商量著挖池子養蝦,那時候了解到的技術少,養殖密度也低,蝦苗、飼料等也沒得選,試養一年以后,沒想到效果很不錯。就這樣,周邊村的村民也跟著養了起來。”
“不用出門,在池塘邊就把蝦賣光了!”喬莊鎮黃家村養殖戶黃金明高興的說起那時候的情景,每到收蝦時節,來自全國各地的拉蝦貨車停在養殖戶的蝦塘邊,水里、岸上相互配合,一筐筐大蝦稱重、計數,裝到運輸車上。
好效益,激發了周圍農民養蝦的熱情??繉ξr養殖,喬莊鎮蝦農在鹽堿地上實現了脫貧致富。但沒出幾年,問題來了。長期連續養蝦,過量的飼料、蝦排泄物以及各種分解物質污染了蝦塘的土壤,塘底形成了一層厚厚的淤泥。這些淤泥產生大量有害氣體、滋生病菌,導致對蝦發病?!傲硗猓S著淡水養殖業的發展,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質量低劣的蝦苗和飼料等,害苦了不少蝦農?!眴糖f鎮水產辦主任程玉華說道。問題反映上去,博興縣馬上組織了技術培訓班,很受養殖戶歡迎。
“2018年以來,我們加強南美白對蝦育苗場的技術指導和市場監管,通過邀請省市水產養殖專家授課及組織蝦苗場開展產品推銷會等方式,培訓養殖戶9000余人次。”程玉華介紹。
技術培訓讓養殖戶越來越了解養蝦知識,養殖戶們也越來越“能”,從過去一年養一季到現在一年養兩季,效益翻番。經過發展,喬莊鎮南美白對蝦年產值從零到6.2億元,全鎮發展起蝦苗淡化企業29家,年供苗能力18億尾,水產養殖合作社15家,飼料經營業戶60家,冷凍存儲企業1家,一條從蝦苗淡化、飼料供應、病害防治到產品銷售、冷儲加工的產業鏈逐步形成。

喬莊鎮的蝦塘方方正正,一個接一個,一片連一片,頗為壯觀。

一筐筐大蝦稱重、計數后裝到運輸車上。
但是,新的問題出現了。“蝦是好蝦,但大頭讓人家賺去了,我們的蝦拉到青島,價格漲了好幾倍。”有的養殖戶抱怨。
喬莊鎮鎮長舒德明說,作為“南美白對蝦養殖第一鎮”,喬莊鎮的南美白對蝦養殖量占到全省25%以上,但存在產品附加值低、養殖品種單一、缺少龍頭企業等問題?!岸蝿摌I擺到了桌面上。”
“省里出臺‘十強’產業支持政策,更增強了我們打造品牌、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市縣都給了我們很多真金白銀的支持?!笔娴旅餍χf。
如今,經過縣、鎮多方努力,一個總投資3億元,集魚蝦養殖、特種水產飼料加工、養殖生物制劑、水產品安全檢測、科技養殖培訓、冷鏈銷售為一體的山東美高美綜合現代漁業園區落戶喬莊鎮。
在美高美園區內,可以看到這里建設了4條高檔水產飼料生產線,引進全套瑞士布勒生產設備,選用優質的發酵及生物型原料。園區還與中國海洋大學、山東農業大學、上海海洋大學等知名院校在產品研發、養殖技術攻關上開展合作,共建特色水產苗種研發中心。“下一步,我們將依托美高美園區項目不斷拉長產業鏈,真正把‘南美白對蝦養殖第一鎮’的品牌打出去,以對蝦為突破口,加快鄉村振興步伐?!笔娴旅餍判臐M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