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廣

4月18日,鄭州市國防科技學校,草木含悲,千人灑淚,全校師生共同緬懷他們的“暖男校長”周超。他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每天早晨7:00前準時巡視校園,和藹地向師生問好的周校長,會因病突然離開這片他深愛著的土地,生命永遠定格在49歲。
周超在教育這片熱土上奉獻了整整 26 個春秋,先后在鄭州市第一〇二中學擔任教學工作;在鄭州市鐵路局教委任宣傳干事、團委副書記、團委書記等職務;在鄭州市第一〇六中學任副校長;在鄭州市第十二中學擔任黨支部書記。
2013 年5月,周超被任命為鄭州市國防科技學校校長。面對學校招生難、教學難、管理難、就業難的困境,周超實地考察了三個月,對學校各方面工作情況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研,認真尋找對策。他提出了“團結、實干、創新、奉獻,崇德、尚技、求知、力行”的治校方略,改革教學體系,加強專業建設,勵精圖治,嘔心瀝血,為鄭州市國防科技學校發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在他的帶領下,學校辦學特色進一步彰顯,辦學實力進一步增強,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在河南職業教育界獲得了很高的贊譽。
“教育者就像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鄭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鄭州市優秀黨員、鄭州市總工會“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先進個人、河南省教育廳優秀管理人才、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這些沉甸甸的榮譽稱號,是對周超26年教育工作生涯的禮贊。
教師們離不開周校長
“我們敬愛的師長和兄長,我們知道您累壞了。這幾年,您帶著領導班子走南闖北為學校謀發展,從最初的‘招生困難到現在的‘擇優錄取,從最初默默無聞的普通中專到擁有四個國字品牌的國家級示范校,從第一次參加國賽到承辦國賽賽項,您和全體領導班子付出的努力和心血,怎是一個‘累字能言盡。”劉老師在朋友圈中講述著周校長給學校帶來的蛻變。
“他來這個學校6年了,從來沒有高聲說過話,他用輕輕的腳步和溫和的聲音,叩開了師生們的心扉。哪個老師有什么事,哪個學生碰到了難題,校園哪個角落發生了什么事,他都能第一時間獲知,第一時間弄清楚原委,第一時間將安慰和祝福送到……他像一位家長,雖然才四十多歲,但學校不論年老的或是年輕的教師,都會將他當成主心骨。”在余芳琴老師心中,和藹的周校長是全校師生的親人。
“下午的課外活動和晚自習時間,他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實訓車間。參賽師生在緊鑼密鼓地訓練,經常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他總會安慰大家,并很快解決問題。大家之所以‘5+2‘白加黑地苦練,一方面是為了成績和榮譽,一方面也是因為校長的激勵和鼓勵……他輕輕地來,輕輕地走,謙遜、敬業、和氣、樸實、禮貌。他把這種平靜和堅韌注入了學校。”和歡老師告訴記者,是周校長一手帶起了學校的教學團隊和競賽團隊。
“作為校長,他沒有高高在上地坐在辦公室里聽匯報,而是走出校長室,走到教學區,走進老師和學生們的辦公室、實訓室、操場和教室,走入師生們的心田。他不落下一節公開課,跟老師們一起寫教育敘事、教學筆記。每周五的6點半,教師書吧的臺燈總是亮著,周校長會在那里仔細閱讀班主任的教育隨筆,了解師生最迫切、最真實的心聲。”事無巨細,謙遜儒雅,以自身言行引領教職工一路前行,許艷老師在朋友圈中如此形容周超校長。
學生們離不開周校長
“敬愛的周校長,我是一名普通的國防學生,每一次與您相互問好,都讓我覺得像清晨第一縷陽光帶來溫暖……很難想象,一天暈倒兩次的您,竟在第二天一早陪我們走完了十幾公里的路程,帶我們去烈士陵園掃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責任,讓您忘記身上的疼痛!那天,您和往常一樣堅持走在第一排,是為了讓快掉隊的同學看到,我們的校長,就在前面。您是一束溫暖的光,讓我們永不放棄!”周鑫然同學寫道:“周校長,您是可敬的,是可親的,是溫和的,是認真的,是對自己事業負責的校長。”
“您的心中裝著別人,就是沒有您自己。不管是和老師們講工作,還是來我們班聽早讀,都會露出滿意的微笑。記得第一次和您說話是在聽公開課的時候,當時您就坐在我對面,我有點緊張。您小聲告訴我別緊張,好好聽課。課后我看了一眼您的筆記,感到十分詫異,校長的聽課筆記比我們學生記的還要認真,您真的很不一樣。”吳琳告訴記者,每天清晨,她都渴望能再看到校長忙碌的身影。
“每次在校園里看到校長,校長總是用他那標準的笑容跟我們打招呼,周校長問我們最多的不是今年能拿幾等獎,而是關心我們最近訓練怎么樣,在寢室里能不能休息好,在食堂能不能吃好等生活細節方面的問題,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國防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國賽班”選手王帥記憶中的校長,永遠都是面含微笑、親切和藹。
學校發展更離不開周校長
“一個學校,書就是知識,書就是靈魂。教師書吧、學生書吧、夜讀書屋、學校圖書角……這些學校的風景和名片,都是周校長親自設計、精心打造的。他喜歡看書,喜歡思考,只要有空,他都會參加讀書沙龍活動,和師生分享書中的智慧;一周一次的領導班子骨干會,他帶頭和大家‘領學研習,分享自己的讀書和生活感悟;圖書角的書免費向所有學生開放,讓大家自由借閱,自覺歸還。他說,不怕學生不還,不怕學生偷書,一方面我們要教育我們的學生愛書、愛學校,一方面也要讓書來填充校園空間,滋潤師生心田……為了這個書香校園,他煞費苦心!”語文教師韓素娟搬出厚厚的讀書筆記,上面寫滿了周校長的讀書感想和隨筆。
“‘工作即生活,學校就是家。周校長就像是一位勤勤懇懇的家長,把自己的精力放在照顧國防大家庭上。”副校長段峰告訴記者,多年來,周校長一直堅持“早七晚八”的工作時間,就連節假日、雙休日也要到學校巡察一番。“記得周校長住院的前一周,還在參加培訓。很多校長在培訓結束后選擇周六返程,而他卻訂了周五當天返校的車票。當他到家已是凌晨,第二天一大早,他又準時出現在學校的軍魂雕塑旁,開始巡視學校的每一個角落。”不計工作勞苦,視校如家,周校長以勤奮和敬業贏得了全校師生的尊敬和贊譽,為學校的飛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每逢全國中職班主任論壇,周校長必親自率團參加,從紹興到泉州,從大連到杭州,數十人長途奔波,下車即研討,全身心投入,茶歇時間還在討論學校發展規劃。會議一結束,下一步的工作方案就出來了。這所學校是我們論壇的一道別樣風景,我們老師講:有一種力量,叫鄭州國防;有一位好學的校長,名字叫周超。”鄭州市督學張振筍眼中的周校長,溫柔而剛強,好學而敏行。
“德不孤,必有鄰。”“有為方能有位,有位更要有為。”周超生前經常告誡學校領導班子,要做一個理想主義者,要有甘為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的理想而獻身的精神。以身作則,矢志不渝,周超的精神早已鐫刻在鄭州市國防科技學校的魂魄意氣之中,山高水長,凜凜猶生。
“我驕傲,我是國防人!”
“走進國防門,我是國防人;走出國防門,永遠國防人!”
軍魂雕塑廣場上,師生們一聲聲響亮的口號沖破云霄,一聲聲莊嚴的吶喊振奮人心!
“周超同志是我市教育系統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時代黨員干部的優秀楷模,是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五個好干部標準的生動典范。”2019年4月26日,中共鄭州市教育局黨組印發《關于開展向周超同志學習的決定》,決定在全市教育系統黨員干部中開展向周超同志學習的活動……
(責編? ?李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