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洪瓊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志則國志。
在重慶大渡口,有這樣一個女孩,父母離異的她,努力用“小愛”溫暖家人;年紀尚幼的她,努力用稚嫩的臂膀分擔家庭重任;敢于擔當的她,努力用實際行動攻堅克難;勤學奮進的她,努力用優異成績證明自己;樂觀向上的她,努力用良好的生活態度傳遞正能量。
孝親、友善、勤學、樂觀,是她在家人、同學、老師和鄰里心中描繪的青春符號。她先后榮獲大渡口區“十佳孝善之星”、2017年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影響三七”年度人物提名獎等稱號,她就是重慶三十七中的學生——李敏。
前陣子,隨著2018年第三季度“新時代重慶好少年”名單的公布,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校的學生李敏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因為“新時代重慶好少年”這個榮譽稱號在她的身上得到了鏗鏘有力的印證。
古語有云,百善孝為先。李敏從小主動為父親分憂,力所能及分擔家庭“小事”,身體力行書寫仁孝“大義”,逐漸養成傳承優秀中華美德和良好家風的品格。
李敏3歲時,父母離異,從此本該被捧在父母手心呵護的她,不得不跟著父親一起生活。長年累月,父親一直忙于生計,無暇顧及家里。懂事的李敏心疼父親,從小就學會洗衣服、拖地、擦桌子、煮飯燒菜,用稚嫩的肩膀擔起了打理家庭的重任。多年的磨礪下來,李敏用她小小的身板,把家里照顧得井井有條,儼然成為一個“小大人”。


初一寒假期間,父親因長期奔波勞累病倒了。面對手術后躺在病床上身心憔悴的父親,李敏暗下決心,一定要讓父親快點振作起來。于是,每天一大早,無論刮風下雨,她都會乘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趕到醫院,將用心煲好的雞湯一勺一勺地喂給父親吃。正是在她的精心照顧下,父親很快康復了起來。李敏的這份善心不僅感動了父親,也感動了附近的很多居民。
樂義好助、勇于擔當是大渡口區獨特地域歷史積淀下來的文化底蘊,成長在如此濃厚的義渡精神氛圍中,李敏從小就養成了勇于擔當、樂助友愛的良好品格。
剛入學時,當班上很多同學都對清潔委員這一職務避之不及的時候,李敏主動申請,扛起了班級清潔委員的責任。每天早讀前、上午和下午放學后,她都會合理安排好各小組成員打打教室衛生,并主動參與其中,每次都是認真檢查完后才離開教室。盡管她對教室清潔衛生情況嚴格把關,但是同學們沒有任何怨言,積極配合她的工作,班級的量化考核從未因清潔扣過分。
除此之外,李敏還擔任班級英語學科學習組長,監督組員完成背誦任務,幫助老師完成作業改錯,主動幫助同學講解疑惑……件件瑣碎而繁雜的小事,她始終不厭其煩、樂在其中。
“百煉成鋼,互學自成”作為重慶三+七中的良好學風,李敏浸潤其中,養成了勤學善思、好學上進的良好品格。
在勇擔家庭重任的同時,李敏一“步一步腳踏實地,陽格要求自己,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據李敏在三十七中的班主任老師回憶,“李敏的成績一直很穩定,就算是奔波在家、學校、醫院三點一線的那段時間,她都沒有出現過不按時完成作業或作業敷行的情況。李敏交上來的作業總是工工整整,其中還有不少的獨立思考,字里行間都透露著認真、嚴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多年的勒奮好學,讓李敏一路堅毅前行,未來的光明囊微可見。李敏因優異的成績,成功保送進重慶市第三十七中學校實驗班,并獲得新生獎學金。
李敏自信開朗、樂觀處事,生活的苦難沒有讓她意志消沉,反而沉淀了她的堅韌性格,她的奮發向上。她面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深深地感染著周圍的每一個人。
李敏在與同學相處過程中,從不斤斤計較,總是以寬容之心對待同學之間的摩擦、誤會,以智慧化解同學之間的矛盾,使整個班級、周圍的朋友都和1諧友好地相處,共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正能量。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面對未知的人生,風雨兼程的路途待前行;置身變化的世界,創新發展的使命當肩負。
如今,在獲得榮譽稱號之后,李敏說:“我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少年,我的中國夢,就是務力成為一名好少年。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立足當下,我要努力學習、提升自我,為自己的未來而努力,為強大的祖國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