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夢卓
摘要:本文從馬蒂斯繪畫藝術淵源及其主張著手,探討了他在繪畫技法中所做的繼承與創新。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色彩方面,馬蒂斯主要繼承了印象派,開始擺脫自然固有的顏色,追求純色;線條方面,他受到了先鋒藝術、東方繪畫的影響,追求起伏多變的線條;構圖方面,馬蒂斯改變了整個畫面的空間結構,通過平滑的線條和平涂的顏色,使得復雜的空間壓縮變形。此外,馬蒂斯的繪畫技法創新中還包含了不可忽視的情感特質,這讓他的繪畫風格獨領風騷,推進了現代繪畫藝術的不斷發展前行。
關鍵詞:馬蒂斯? ?繪畫藝術? ?表現
中圖分類號:J20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8-0021-02
發軔自19世紀末期,西方現代藝術異彩紛呈、流派眾多,其中的野獸主義是當時比較前衛的藝術流派。野獸派的繪畫技巧表現十分廣泛,筆墨流暢,流動的線條柔和而又粗狂,強烈的色彩鮮明而又生動,詮釋出畫家內心強烈躁動的熱忱。
野獸主義在藝術史上存在的時間較短,在20世紀,它對西方現代藝術尤其是對表現主義藝術產生了深遠而又深刻的影響。從某種程度來講,馬蒂斯的所有繪畫風格都體現著野獸派風格,貫穿于野獸派發展的始終,同時他的繪畫風格完美的展現了如何將傳統元素運用在繪畫中的創新發展。因此,研究西方現代藝術就無法繞開馬蒂斯。對馬蒂斯繪畫藝術語言的研究,不但要理解他技法當中的繼承創新,而且更應將其融會貫穿到我們具體的繪畫創作過程中,更好地來處理畫面中的形式語言,表達出屬于自己主觀世界的繪畫情感,最終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一、馬蒂斯繪畫的藝術淵源與主張
野獸主義的領袖人物——馬蒂斯,其藝術天賦其實不是無源之水,他深受印象派等繪畫風格影響。除此之外,他深受非洲的古老藝術以及具有東方代表意義的元素的影響,同時他將這些繪畫風格與自身的作品相結合,從而創作出具有東方內涵的繪畫創作風格理念。
在他的繪畫理念中,線條要清晰且簡單,色彩要和諧且純正,色彩和線條能體現出創作者豐富的內心情感。他倡導繪畫作品應與內心感受相適應。藝術家需要作為一個孩子去看待世界,并且應該相信眼中的世界,他的創作理念是所要表達的東西沒有過多的思考,單純的表達出內心對事物的想象,在一定程度上,他所運用的色彩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并非刻意去使用色彩。
二、馬蒂斯繪畫技法中的繼承與創新
(一)在色彩方面的體現
印象主義對于西方的藝術史來說有著重要的時代意義,是現代藝術史上一門重要的繪畫流派。印象派畫家在繼承法國現實主義繪畫風格的基礎上,同時與學院派脫離開來。印象主義畫派的繪畫風格十分注重色彩中對比色的使用,在筆觸上使用厚涂法,追求畫面的簡潔和整體。
馬蒂斯的繪畫風格受印象派的影響,追求畫面的光影效果和絢麗的色彩,同時他用最簡單直接的色彩表現方式來表達他豐富的內心情感,他的繪畫作品頗具印象派繪畫風格。馬蒂斯所倡導的繪畫對象并非寫實,是通過事物的表象去挖掘事物的深層含義,從而深刻地描繪所要表達的情感。之后新印象派的發展,將印象主義的繪畫風格和理論發展到了近乎完美的階段,印象主義追求的光與色的變化,并將光變成七種顏色,后印象利用這七種顏色通過點彩的繪畫技法呈現畫面,繪之于畫面中,并通過視覺形成一種光的感覺。印象派比新印象派較少的注重規則、秩序與理論。就是這種新印象派的繪畫理論對馬蒂斯的影響十分重要。
在1905年的下半年沙龍秀畫展中,展出了馬蒂斯的兩幅作品,《開著的窗戶》和馬蒂斯夫人的肖像,題為《戴帽子的婦人》。馬蒂斯在追求自然、簡潔的畫面來表現自己的藝術理解和追求的同時,又十分注意生活中事物的細節,并將細節用到繪畫作品中。觀賞者可以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他對自然的理解,對事物的情感,從而產生一種情感上的共鳴。
(二)在線條方面的體現
20世紀之交先鋒藝術的出現,表明線條藝術、雕塑藝術等綜合藝術在尋找到一個突破口,那就是讓人們通過反叛的形式看到另一種形式的美,通過馬蒂斯繪畫中的線條,可以看出他深深接受著先鋒藝術的影響。同時,馬蒂斯的繪畫技法中融入了其他異域的藝術因素,形成了具有濃郁的東方意義的馬蒂斯獨特的線條形式。
人們在繪畫過程中,對于自然形態能動的認識和反應是通過線條來表現的,線條是最常見、最簡單的表現形式。在繪畫發展中,線條表現了藝術家豐富的思想情感,使得線條變為一種富有表現力的審美物體。《生之喜悅》,是馬蒂斯較為早期的一幅作品,通過這幅畫的描繪,表現的是一種田園景象。笛聲美妙的韻律、動人的風景以及陶醉于其中的人物,這些元素組成了一種悠然舒適的畫面。畫面中的色彩運用非常富有想象力,畫面表現自由而夸張,他創作的人物形象來源于古典繪畫中的人物形象,其中畫面中背對著人們的女性選用了《梳妝的維納斯》中的形象,其次在畫面中最左側的女子形象,讓人不禁想起《泉》這幅作品。他的畫面中使用的線條流暢,色彩較為絢麗,運用了大的色塊疊加。畫面中雖以人物為主體,但背景中隨風晃動的樹木使得畫面更富有韻律,彰顯自由。對于畫面中線條的使用,則是利用傳統和現代的相結合,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舊的繪畫形式。
(三)在構圖方面的體現
在20世紀初,非洲藝術逐漸得到了發展,并被更多的國家所接受。從非洲藝術中,馬蒂斯吸收和借鑒了其中夸張的表現形式,并體現在他的作品中。在他的畫筆下的客觀意象,通過“翻譯”轉換成色與線條的純粹效果而進入畫面。在技法上,馬蒂斯改變了整個畫幅的空間結構,通過使用平滑的線條和平涂的顏色,把復雜的空間壓縮與變形。這種平面裝飾性的構圖,對畫面的效果起到了一種美化作用,增強了畫面中的形式美、形式感,給人們帶來了純粹的視覺享受。
《粉紅色的裸女》,將夸張的手法發揮得淋漓盡致,從畫面中可以看出,主體的女性人物占據了整個畫面,以放大夸張的手法表現出來,馬蒂斯并使用黑色勾線的形式描繪人體的邊緣,然后再使用灰粉色直接涂抹。畫面中的女人體,夸大了腰部、胯部等部位,而頭部與身體相比之下則顯示的很小。下半身如此之大,這是非洲藝術夸張的一種形式,對比現實主義繪畫,馬蒂斯的繪畫形式是一種原始的繪畫方法,相比描繪現實,他更注重的是一種精神和力量。深藍色的沙發作為背景,整幅畫面不僅給人帶來了一種缺乏的深沉,同時在視覺上,給人一種強烈的震撼的視覺沖擊力,在顏色的使用上,人體和背景的顏色對比強烈,對于線條的使用更加流暢,彰顯了一種女性的曲線美。
三、馬蒂斯繪畫技法創新的情感特質
不可忽視的是,馬蒂斯在繪畫技法的創新中始終圍繞著一個原則,那就是畫面中所蘊含的情感特質。馬蒂斯所追求的另一種表達形式是畫面的和諧,所謂畫面的和諧,馬蒂斯認為畫面中顏色和線條的使用要相互融合,并且一直貫穿在馬蒂斯一生的繪畫作品的內容中。在他的畫面中,無論是人物、事物、形狀和顏色,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后進行的藝術處理。在畫面中,不同的元素都存在著不同的聯系,脫離了任何一種元素,畫面都是不完整的,各種元素相互融合共同組成了“和諧”的畫面。
馬蒂斯專注于情感的“表現”和勇敢的藝術創新,才得以拓展西方的藝術。藝術家更加注重表達的手法和藝術的創作,不再受現實的束縛。可以這么說,馬蒂斯繪畫藝術推動了傳統藝術的不斷發展,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對西方現代繪畫藝術發展有很大的功勞。
四、結語
通過對馬蒂斯繪畫技法中的色彩、線條、構圖方面的闡述,以及對馬蒂斯繪畫中的情感與現實價值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馬蒂斯畫風的產生,實際上是受到了傳統藝術和同時期的藝術家的感染。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只有堅持傳統藝術理論繼承,藝術才會有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法]亨利·馬蒂斯.畫家筆記:馬蒂斯論創作[M].錢琮平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肖翠萍.馬蒂斯繪畫與東方繪畫的同構性[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3][德]瓦爾特·赫斯.歐洲現代畫派畫論[M].宗白華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俄玉楠.馬蒂斯畫論及繪畫作品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08年.
[5]楊連術清.馬蒂斯繪畫作品中的線條[D].保定:河北大學,2014年.
[6]王軍.解讀馬蒂斯繪畫作品中的形式語言[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7]王鳳.淺析馬蒂斯的“色彩”秘密[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6年.
[8]王正平.解讀馬蒂斯繪畫的藝術特點[J].大眾文藝,2014,(02).
[9]馬倩倩.馬蒂斯繪畫藝術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0年.
[10]滑僑新.談馬蒂斯藝術作品的表現技法[J].許昌學院學報,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