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峰
摘要:自藝術發展以來,意境一直是最高境界的表現,在藝術作品中,有許多都是在探討意境。在筆者大學四年的學習生活之中,最喜愛的是風景油畫,故而大大增加了筆者對油畫風景的學習興趣與渴望。通過外出考察、寫生,我們學會了很多。自然給與我們無限醉人的景象,引發我們對于自然的熱愛之情。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情感,我們才能創作出蘊含意境的油畫作品。
關鍵詞:風景油畫? ?意境? ?天人合一? ?表現
中圖分類號:J213?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8-0045-02
中國的風景油畫從西方國家傳入,至今已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任何形式的藝術發展均與地域和民族息息相關,都體現出本土化民族特色。我國風景油畫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的發展,從稚嫩走向成熟,從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獨立繪畫門類。在中國繪畫中,意境是藝術創作者們共同追求境界。意境是創作者憑借不同的技巧、方法來對不同的客觀事物進行表達,以此來傳達他們想要傳達的想法與審美情趣,并最終實現情景交融的境界。意境是風景油畫的最高追求,蘊含創作者對自然的審美感動。同時,意境是判斷風景畫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的依據與標準。
一、意境的含義
當下美學研究熱點之一就有意境,而我國古典美學傳統的內在同樣是意境。關于意境的理論源于中國,它是我們在藝術上獨特的境界。
意境是美術學上的概念,我們第一次發現意境這一詞是在唐代《詩格》中,詩分為三個境界:第一是物鏡,描寫的是山川風景,第二境界是情景,描寫的是人的情感,即喜怒哀思;第三境界是意境。而后司空圖在此基礎上提出“景外之景”等有關于意境的一系列理論。王國維在《元劇之文章》中說,元劇的精彩之處并非他的構思和布局,真正的精華和內涵在于文章之中。他認為真正的價值在于意境,這與《詩格》中所提到的這三種境界互相對應。當我們做到物鏡和情鏡都具備之后,那么意境就能夠實現了。所謂的意境是通過創作者與欣賞者的主觀情感的抒發來實現的,意境的特征是人與物的緊密相連形成的。因此,意境就是主觀與客觀的高度統一。
但是,意境中不僅有“境”,更應該有創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上這兩者必須緊密結合,才能夠達到情景交融的景象。這些源于創作者的主觀情感與客觀存在的事物之間相互融合的結果就是意境。現實是意境的真實根源,其構成元素是大自然和情感,進而做到“意象相通、情境相會”的境界。有景而無情,就是對大然重復。有情而無景則是無根的想象。
二、意境表現的重要性
意境是美學之中極為重要的要求。它傳遞出的感人性不只是作品中表達對自然事物的刻畫,更包含創作者對生活的情感態度,因而使人身心愉悅。
意境作為理想的審美境界與標準是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顯現出來的,藝術創作者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能夠給人帶來強烈的審美感動,是因為這些藝術家的藝術創作蘊含著對生活中的經歷、感悟,并進行了高度深層次的總結。情中有景,景中生情。正是因為做到了情景交融,欣賞者才會在藝術作品中透過普通的物象體會到藝術家的情感,進而領略藝術繪畫的獨特魅力。
意境中的“境”,所說的是客觀存在的事物,如果沒有情境,那么藝術形象就不復存在,就更不必說意境了。這便是藝術創作者為何總是會選擇富有意義的景象作畫的原因。也就是說,意境中的“意”并非憑空想象,而是源于并高于生活的。情與景的交融是意境表達的關鍵。正像李澤厚所說:“‘境是物體形狀與神似相統一的,而‘意則是感情與理性統一的結果。正是由于它的相互滲透、相互制約才有了‘意境的體現”。所以說意境不光是事物外在形式表達,更加重要的是內在實質的展現。
意境不光在美術作品之中,同時也在其他門類的作品之中有所體現。但是其形式是不同的。故而在藝術中意境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那些富有意境的藝術品中,特別是油畫風景,更能把藝術創作主體的情感完美的表達出來,達到作者想要表達的目的。
意境是藝術作品之中極為重要的部分,但是意境卻不能獨立存在,它必須憑借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明代朱承爵曾經這樣說,作詩的妙處在于體會再現它的意境,只有這樣的詩才具有超凡的價值,詩人才能真正的體會作詩的樂趣。
三、意境在風景油畫中的表現
意境在我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傳統習慣、社會不同時期、個人風格等等,它們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影響著意境的表達,并進一步的體現我國風景油畫發展趨勢和特征。
(一)傳統文化追求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他的民族,而在我們成長的同時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學理論和我們一起成長。在吸取借鑒外來優秀文化思想的同時,我們必須堅信自己的文化,有充足的文化自信。它是具有獨特魅力的藝術精神內涵。
1.“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
我們的先人注重事物的整體性,講究合而非分,這也是后來“天人合一”的理論源泉。這是獨屬于我們的民族智慧,具有獨特的藝術文化魅力。然而西方藝術強調主觀與客觀分開,他們強調人就是人,物就是物,二者是對立的。而我們認為“‘天指的是整個世界,人與世界的交融不同于主體與客體的統一之處在于它不是兩個獨立物體之間的關系,而是從存在論上來說合二為一的關系”。也正是在這種傳統文化思想的指引下才產生意境的理論。同時它也是我國文化的內涵構成部分之一。
2.“氣韻生動”的審美理念
所謂“氣韻生動”,它是指事物靈動的氣質或是神韻,強調對事物內在的更高層面上的追求,而并不是指對事物純外形的再現,它所關注的是人們內在的精神感動。它體現出來的關于事物的美丑、雅俗、好壞,都是在人為前提下的主觀化的追求,而其說追求的是事物內在的、本質的的聯系。氣韻生動最終會體現在藝術家的藝術作品之中,而韻味的有無,再加上畫家技法、情緒而構成的個人風格,進而最終形成的藝術成果就是意境的表達。
(二)與時代相息
自從清代油畫傳入我國以來,我們開始學習西方油畫,而風景油畫直到后來才逐漸成為一些畫家的繪畫題材,那些藝術前輩不斷突破,追求創新。在學習的基礎上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油畫發展道路,在很大的程度上促進了中國油畫風景的發展前進。
在當代,我國正在處于政治經濟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同樣的文化藝術也得到高速的發展,這為風景油畫的進步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與條件。在對傳統繪畫的基礎上,當代的藝術家們也在風景油畫上不斷探索,這使得油畫風景在藝術中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探求藝術風格
意境與藝術家的個人風格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可以說藝術家需要憑借獨特的藝術風格來表現意境,由于藝術家的風格不同往往在作品中所呈現的意境也不同。因為一幅作品的產生是由藝術家對生活的探索與總結,但并不是每個畫家都有相同的經歷與感悟,再加上繪畫技法的差別才形成藝術上百花爭鳴的景象。所以說,勇于創新和追求屬于自己的藝術風格不單是對于藝術家自身及藝術本質的要求,還會形成意境表現的獨特樣式。
四、意境對中國油畫風景的影響
一個民族的繪畫藝術的發展與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審美習慣是緊密相連的,而我國現代風景油畫對意境的重視,正是因為受到傳統繪畫藝術的影響。單純的追求寫實性在我國傳統繪畫藝術之中是非常少見的。“天人合一”是我國傳統美學上的思想核心,我們追求主客觀相統一。山水畫創作的過程其實就是精神的傳遞的過程,由此可見,意境在我國美術學上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
中國的風景油畫在不斷地發展前進,我們在探索的道路上,不光追求更加高超的技法與造型,更加需要體現人文精神,要在作品之中體現獨屬于我們民族的文化精髓,這就是我們的藝術與西方藝術的最本質的區別。即所謂“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但抒胸中逸氣”。
五、結語
繪畫是藝術家內心的寫照,是生活的升華,需要藝術家們對生活不斷地觀察、總結、體會、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創作出具有意境的作品。中國風景油畫的發展歷程充滿艱辛但前途一片光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吸取西方繪畫的精華,使之與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結合,達到東西結合,力求完成更優秀的作品。今天中國油畫風景的發展離不開那些努力創作不斷創新的前輩藝術家門,正是他們的努力才有今天中國風景油畫的新風貌。作為藝術路上的接力者,我們必將攜帶前人意志,在藝術的道路上不斷前行。
參考文獻:
[1]劉淳.中國油畫名作100講[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
[2]吳冠中.繪畫的形式美[J].美術,1979,(05):33-35+44.
[3]尚冠男.中國當下油畫色彩平面化語言表現分析[D].重慶:西南大學,2011年.
[4]韓文捷.中國當代語境下的西方現代主義繪畫語言[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1年.
[5][德]黑格爾.美學[M].朱光潛譯.北京:商務印刷書館,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