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瑩
【摘要】戰略管理會計是企業戰略管理與管理會計發展的產物。本文通過對戰略管理會計方法、在企業中應用的現狀、存在的問題等進行了分析,闡述了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的應用與發展,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戰略;管理會計;我國企業;應用與發展
一、背景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市場環境瞬息萬變,企業只有既關注內部環境又注重外部市場,才能謀求生存和發展的機會。這一管理理念體現在管理方式上,便催生了戰略管理。傳統管理會計主要是針對企業內部環境進行決策、控制和業績考評的,所采用的方法往往是短期的。而戰略管理會計以其長期性、全局性、外向性和綜合性的特點適應了戰略管理的需要。因此。我認為加強對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的理論和實踐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戰略管理會計的概念與方法
(一)概念
戰略管理會計可以被描述為“提供并分析有關企業和競爭者的管理會計數據以發展和監督企業戰略”。
(二)主要方法
1.目標成本分析
目標成本法的核心目標是在產品生命周期的研發及設計階段設計好產品的成本,并通過各種方法不斷地改進產品與工序設計,確保新品成本小于或等于目標成本。
2.目標市場分析
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企業可以根據產品的特點,企業的實力和與競爭對手的情況,在很多比較細的市場上選擇一個或幾個比較有優勢的市場,從而在這些細分的市場中取得高額的經濟回報。
3.競爭對手分析
競爭對手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問題:現有競爭對手有哪些:潛在競爭對手有哪些: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及劣勢:面臨外部企業的挑戰,競爭對手是如何反應的等。
4.平衡計分卡
是戰略管理會計中開展實施人力資源管理及績效考核的主要方式。其實施途徑是將員工、利潤、客戶等指標加以綜合,通過分析其關聯性,完善績效考核的質量水平,將績效考核作為企業戰略制定及實施的重要參考。
三、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應用中的現狀
(一)國外
國外戰略管理會計研究與應用基本同步。80年代中期,大部分美國企業已經實行了戰略管理。90年代初,目標成本法、全面質量管理等方法在日本汽車等行業成功推廣實踐。目前,西方發達國家大都已成立管理會計師協會,推動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
(二)國內
目前,戰略管理會計在我國全面應用的條件尚不成熟。但經過近幾年的管理會計實踐,一些常用方法如預算、績效衡量、存貨規劃與控制均得到廣泛認可。而涉及到戰略管理會計的一些方法卻很少被企業所運用。如:目標成本法、戰略成本法、平衡記分卡分析、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四、存在的問題
(一)戰略管理會計理論引進時間較短,理論體系不完善,知識普及程度不高
目前我國會計學術界并沒有對戰略管理會計應用制定很完善的體系,只是介紹了簡單的戰略管理會計的一些方法,更沒有聯系中國國情進行理論系統研究,缺乏創新,應用價值不高。此外,管理者戰略觀念薄弱,缺乏正確的價值取向,這些都阻礙了戰略管理會計的發展。
(二)缺乏專業的戰略管理會計人才
企業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戰略管理會計是一門綜合性的知識學科,它包含了會計學、管理學、營銷學、經濟學等社會學科的諸多方面,而現在的大部分會計人員仍缺乏專業全面的學科管理知識,并且綜合素質也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
(三)企業信息管理系統不完善,不能滿足管理會計預測及決策的需要
科學先進的信息加工方法直接關系到戰略管理會計的信息質量,決定著戰略管理會計實際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但目前我國由于技術方面的落后,現行的信息系統尚不能完整有效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評價企業內外部的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不能充分了解市場資訊,故使管理人員無法做出準確的決策。
五、我國企業實施戰略管理會計應采取的對策
(一)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中國的國情不同于西方國家,對制度創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西方企業中的管理會計理論在中國不一定適用。因此,我們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加強研究,制定與我國國情相符合的戰略管理會計理念,完善戰略管理會計理論和方法體系,并應用到現實的企業中。
(二)大力培養具有戰略管理會計素質的人才
企業可通過咨詢、學習、培訓、宣傳等各種途徑使全體員工認識到實施戰略管理會計的重要性。高等院校會計專業在開設管理會計課程時,一定要注重對戰略管理會計等新知識的講解和介紹。另外,企業應設置管理會計崗位,挑選具備專業能力的管理會計人員,充分發揮其在戰略管理中組織和協調的作用
(三)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改進企業的組織結構
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能對戰略管理所需的大量信息隨時進行分析和處理,使戰略管理的方法運用得更充分、有效。另外,企業應順應組織形式扁平化的趨勢,注重溝通和合作,并以有效的激勵機制組建動態的項目團隊,以使涉及到各部門和人員的戰略管理得以協調、有效地進行。
綜上所述,戰略管理會計在協助企業實施戰略管理方面大有作為。未來,建立與完善企業信息系統,提高全體員工的戰略意識,培養復合型的管理會計師將成為提升我國企業戰略管理會計水平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