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建嵐
每天清晨一起床,就能看見樓下一片方地,周圍綠草鮮花環繞。一些老人在這片人工改造的空地上做早操。這塊美麗的地方是個60多歲的婆婆靠一己之力創造出來的。她,就是我要說的風景線。
我們樓下有片約是足球場四分之一大小的綠地,記得童年時,爸爸媽媽經常帶我在這片綠地上玩耍,每年小區管理處都會給綠地修剪兩次草坪。可是在綠地東北角有塊地方雜草叢生,旁邊兩棵大樹枯葉堆積,還夾雜著許多垃圾。人們從來不會到那一處去玩耍,也沒有人去清理,那是個被遺忘的角落。
有一天下午,我站在窗前,發現有個身影彎著腰,不知在“遺忘的角落”里清理著什么。呀!是那位婆婆。只見她將垃圾落葉堆在一起,用籮筐清走。“遺忘的角落”頓時變得平整、開朗。可是那個角落畢竟光線不充足,蚊蟲又多,不會有人去那玩的,我心里嘀咕著。接下來幾天,我都看見那個婆婆仍然在那忙碌。她先用鐵鏟除草刨土,然后不知從哪搬來幾十塊地磚,竟然在此處鋪出了一塊平整的磚地,后來,我才知道那些磚是她們家裝修時剩余的。她好像正兒八經的鋪磚工人,用木棒子錘打磚塊,為的是讓石磚能鋪得平整、牢固。她的行為引來了小區居民的關注,人們不明白她為什么這么做,這又不是自己家的花園,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為這勞筋動骨,萬一傷了身體,可不值得。盡管鄰居不理解她為什么花費這么多精力、時間在這塊公用空地上,但是婆婆并沒有停止她的開辟工作。你看,她用紅磚將開辟出來的小路和鋪好的空地圍了一圈,每天都忙得滿頭大汗,滿面通紅。
地形修整好了,她又買來了許多種類不同的花苗,并一棵棵栽進土里。每天早上和傍晚,她都提著一大桶水去給花草澆水。在她的打造下,“遺忘的角落”煥然一新。婆婆的精神似乎也感動了上天,號稱年度最強臺風的“山竹”居然把“遺忘的角落”邊上的一棵樹刮倒了,當垂倒的樹干被清走后,陽光也來光顧,充足的光線徹底喚醒了這塊長久沉睡的角落。
現在,她栽種的花苗已經長到小腿這么高了!紅的、紫的花兒總是隨著微風左右搖擺。小區的老人們經常來這活動筋骨,或搬著小凳到這坐著閑話家常,這里洋溢著幸福和歡樂!當看到婆婆面帶微笑與老人們聊天時,我想她心里一定很有成就感吧。單靠自己一雙手,創造了一處亮麗的風景。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她何嘗不就是我身邊的風景線呢?
指導老師 陳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