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浙江·蘇康寶
板塊郵箱:leiyanmaomao@126.com
15位表演者與一只小獅子,演繹出一種別樣的舞獅絕技:一副木架上,7根細繩牽引著一只小獅子,隨著表演者許家良的不同抽線手勢,獅子在架空的木杠上上下翻騰,或前沖或后仰,動作靈敏,身段跳躍……這就是在浙江省泰順縣萬排延續(xù)了200年的民俗——萬排抽獅。

200年前,抽獅從福建傳入浙江泰順縣萬排上排村,萬排位于泰順縣東北角,東南面與福建省福鼎市、柘榮縣毗鄰,地域相近,民俗相同。閩東沿海的群眾歷來喜歡抽獅民俗,這為萬排抽獅表演隊的謀生路線劃定了特定的方向。村民許家良作為當?shù)氐谌楠{藝人,擁有的抽獅技藝來自于叔叔許起鎮(zhèn)。21歲那年,許家良開始跟隨叔叔學習抽獅技藝。為了讓許家良早日掌握這門技藝,每年到閩東沿海一帶表演時,許家良站在一旁仔細觀摩表演的一招一勢,漸漸地,他掌握了表演的基礎,一有機會,叔叔就讓他親自上陣。經(jīng)過日積月累的實踐鍛煉,25歲的許家良掌握了抽獅的全套絕技并可以單獨完成整套抽獅表演。他告訴筆者,抽獅的訣竅掌握在7根繩線,只要把持好7根繩線,抽獅表演自然就能做到完美無缺。
萬排抽獅實為15個人的集體舞蹈。
抽獅的主要道具有獅架、小獅子、舞獅。人員的具體安排主要有,抽繩3人(輪流替換),抬獅架4人,舞獅2人,吹奏8人。抽獅的表演核心是靠繩線牽引小獅子,表演時4個人抬獅架,地面上一只大獅子,躥到獅架前,挑逗獅架上的小獅子。挑逗的過程中,小獅子在繩線的牽引下,不停地做出翻滾跳躍的精彩動作,一大一小兩只憨態(tài)可掬的獅子就這樣相互嬉戲打鬧,博得觀眾一片喝彩聲。其實,大獅子在演出中,僅起到一個陪襯助興的作用,抽獅絕技的核心表演內(nèi)容全靠小獅子來完成,每次抽獅表演是否精彩,全看小獅子的表現(xiàn),它是全部演出的主角。
整場演出時間一般為15分鐘左右。不表演時,獅架的重量并非很重,但是一旦表演開始,隨著小獅子的上下舞動,整副道具的重量也陡然增加。有時候,四個抬架者每人所需分擔的重量竟然各達80多斤。邊走邊舞,一場演出結(jié)束,抬架者早已累得氣喘吁吁,滿頭大汗。
許家良說,抽獅是一個團體協(xié)作的絕技表演,誰都離不開誰,無論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失誤,都將直接影響到整場表演,若無協(xié)作精神,很難完成。
許家良從事抽獅表演至今已有50年,他說抽獅的技巧在于牽動獅子做出各種動作的7根繩線,這些繩線分布在小獅子身體各部位,一根球繩、一根頭繩、一根頭二繩、一根尾繩、兩根邊繩、一根肚繩。它們牢牢地系在小獅子的身上,表演者通過操持這7根繩子,賦予小獅子生命的活力。

目前萬排抽獅表演的絕活主要包括自由翻滾、老鼠躥梁、抓虱子、鯉魚翻白、悶球、耍球、搶球等技巧性動作。衡量每次抽獅表演是否成功的關鍵在于最后一個動作——搶球。每次演出到最后,鼓樂聲中,只見獅架上的小獅子,上下翻騰的動作也開始加快起來。繩線牽引的過程中,說時遲,那時快,小獅子猛然騰空躍起,一口將懸掛在數(shù)米之外的球搶進口里,又迅速退回到獅架中的尾部,預示著整個抽獅演出正式結(jié)束。



抽獅技藝體現(xiàn)著一個人的功底,若無常年練習,不具備實力,表演中只會越抽越亂,越抽越忙,弄不好7根繩子纏繞在一起,難分難解,最終導致表演失敗。當然比這更為重要的是,操持著7根繩線時,表演者必須要懂得如何通過繩線,將個人內(nèi)心的情感傳遞到小獅子的身上,讓它也具有豐富的表情和生命力。
時隔多年,許家良依然牢記著叔叔當年的教導:抽獅的關鍵在于繩線,操持的人拿著繩線時,就應當用個人內(nèi)心的情感賦予小獅子無限的生命活力,讓它借助人的情感去完成各種動作,表演中若缺少感情,不懂得用心用情投入表演,就沒辦法把小獅子演活,這場表演自然也就注定了失敗。
對于抽獅表演的演員們來說,他們表演最怕的是什么?當然是最怕遇到雨天。浸了雨水之后,原本10來斤重的小獅子分量隨之加重,幾十公斤的重量要憑借一個人雙手操縱7根繩子,操作難度增加的同時,也對表演者的體力帶來了挑戰(zhàn)。抽動小獅子時產(chǎn)生的重力,轉(zhuǎn)嫁到了抬獅架的隊員身上,因而,抽獅表演也是一個非常重的體力活。
如今在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萬排抽獅繼續(xù)煥發(fā)著它奪目的光彩,而它的技藝傳承也在延續(xù)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