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瑩晶 范麗仙 王重力 韓 寧
(云南省昆明市 云南師范大學 650500)
生物學知識體系中存在著大量抽象概念,教師很難僅通過傳統的語言教學闡述清楚, 無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成為教學難點[1]。對此,視聽資源教學具有突出的效果。 其通過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 以生動與直觀的表現形式呈現教學內容,幫助教師將抽象概念形象化,吸引學生將難點知識簡易化[2]。“來畫”作為一款手繪動畫視頻創作平臺, 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快捷制作視聽教學資源的途徑。 本文以“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中樞的區別”為例,介紹如何使用“來畫”軟件制作動畫教學視頻,完成抽象概念教學以突破生物學難點。
1.1 “來畫”平臺界面 教師可利用電腦和平板電腦進行操作。若在電腦上操作,直接通過瀏覽器搜索“來畫”進入官網,注冊、登錄后即可使用;若在平板電腦上操作,需先下載安裝“來畫”官方軟件,再注冊并登錄使用。 電腦和平板電腦的登錄賬號可通用。
教師完成注冊并登錄后, 可直接點擊首頁的“開始創作”,進入制作頁面如圖1 所示。

圖1 “來畫”電腦制作界面
1.2 “來畫”動畫視頻的制作
1.2.1 圖片素材準備 動畫制作前,教師可綜合生物學課程網絡資源[3]及“來畫”平臺準備教學圖片,其中“來畫”平臺為生物學教師提供了71 張生物學教學圖片。
1.2.2 動畫制作 “來畫”軟件的動畫制作簡單,其制作教程詳情可掃描圖2 二維碼, 也可直接點擊鏈接http://bbs.laihua.com/#/detail/393 學習。

圖2 “來畫”產品新手操作教程二維碼

圖3 “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中樞的區別”動畫視頻二維碼
1.2.3 音頻制作 教師利用手機或電腦中的錄音功能完成講解配音的錄制, 在Adobe Audition軟件上將講解配音與背景音樂拼接為一段音頻后,再添加至“來畫”。
1.2.4 字幕添加 教師在動畫視頻制作完成并達到滿意效果后, 導出視頻利用快剪輯或會聲會影軟件添加字幕。
動畫視頻的設計包括情節設計、教學語言設計、形象設計,以及背景、音樂和手勢的選擇。“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中樞”在初、高中教學中均為重要概念,但因內容較抽象且學生易混淆,成為教學中的難點。本文以“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中樞的區別”為例,利用“來畫”軟件制作動畫視頻見圖3 二維碼。
2.1 情節設計 情節設計是為知識的講解構思一條趣味且連貫的主線。 教師可選擇社會熱點話題、網絡流行話題、有趣的生產生活知識和生動的角色扮演等有創新立意點并與學生情感產生共鳴的內容。 本文選用“中樞神經系統”自我介紹的故事主線,將“中樞神經系統”與“周圍神經系統”比擬為好兄弟,對概念進行生動的角色設定。
2.2 教學語言設計 在動畫視頻中, 教學語言包括導入語、講授語、總結語3 個部分。 教師要圍繞情節設計與教學主題,密切聯系生活實際,科學嚴謹地組織能準確反映教學內容的教學語言,力圖強化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與形象性,使單向性的交流方式既具有科學性與生動性,又具有學科性與啟發性[4]。
本文以網絡流行語——“腦子是個好東西”導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對“中樞神經系統”“神經中樞”等抽象概念的講授以科學嚴謹為主,加以擬人化的比喻潤色,準確、生動且富于啟發性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 發展學生的智力與能力。 總結語僅以2 句話闡述“中樞神經系統”與“神經中樞”的區別及關系,使凝練的知識點簡單、清晰,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2.3 形象設計 為實現有效的視覺刺激,教師應選用生動活潑、 新穎且符合授課對象視覺特點的動畫形象。 本文為教學內容中的眾多名詞分別選取了卡通人物形象, 幫助學生快速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完成知識的構建。
2.4 背景、音樂及手勢的選擇 背景、音樂和手勢的選擇可在符合教學內容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以活潑、鮮明為主。 本文選用背景色彩鮮明,音樂活潑跳動,手勢形式多樣,給學生耳目一新之感。
“來畫”動畫視頻在抽象概念教學中的應用有2 種方式:教師制作動畫視頻,以微課形式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己制作動畫視頻,完成后在全班展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展多元智能[5]。
3.1 教師制作幫助學生突破生物學抽象概念難點 生物學教學中的部分教學內容抽象、復雜,學生獲取與理解知識時存在困難。 教師根據所授班級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教學經驗確定抽象概念為教學難點,利用“來畫”軟件將靜態畫面轉化為動畫效果,并配以聲音講解,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刺激學生進行持續性的有意注意, 為學生搭建抽象知識形象化、枯燥知識生動化的平臺,在吸引學生的同時易化難點,將記憶效率最大化。
學生在課堂上利用動畫視頻學習的過程是學生主動思維的過程, 需以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為目的,在觀看動畫視頻中完成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可通過學生自主完成習題練習或思維導圖設計對學生進行評價, 達到難點知識多次強化的目的,從而有效突破教學難點[6]。動畫視頻還具備短小精煉,資源容量小的優勢,經上傳網絡后便于學生在移動設備中重復觀看, 以碎片化學習模式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3.2 學生制作主動探究生物學抽象概念難點學生制作動畫視頻前是自我學習與探究的過程,需主動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從而突破教學難點。制作動畫視頻則是概念外顯的過程, 教師根據視頻反饋的學習結果進行實作評價, 幫助學生及時了解學習的困難所在,完成對教學難點的歸納。學生動手制作動畫視頻也是學生自我能力培養的過程,能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發展多元智能。
3.2.1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水平思維”是由德·波諾提出的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可通過非常規的、 明顯不合邏輯的方法和原理尋求解決疑難問題的過程提高創新能力[7]。 學生在制作動畫視頻過程中,會對知識點進行不同角度的設計,包括情節、教學語言、形象等方面,這些設計之間并無邏輯,需要學生通過水平思維將知識點相聯系,從而最大化地促進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并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評價過程中教師也要側重于創新能力的強化,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給予充分肯定,給學生足夠的信心去學習與動手探究。
3.2.2 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 學生在制作動畫視頻過程中可促進多元智能發展:①情節和教學語言的設計促進學生語言智能的發展;②對知識點進行多角度設計并將其相聯系可促進學生數理邏輯智能的發展;③形象的設計、背景和手勢的選擇促進學生空間智能的發展;④音樂的選擇促進學生音樂智能的發展;⑤小組合作完成動畫制作促進學生人際智能的發展;⑥制作時會對自己的能力進行評價,促進了學生內省智能的發展;⑦動手制作的過程促進了學生肢體運作智能的發展;⑧制作生物學動畫視頻作為探究生命本質的過程,促進了學生自然探索智能的發展[8]。
“來畫”軟件作為視聽教學資源制作的途徑,充分體現了中學生物學課程標準中均強調的積極開發和利用信息技術課程資源的教學理念。 教師基于“來畫”軟件平臺制作動畫視頻,能以生動形象的方式有效幫助學生解決抽象概念的學習,突破教學難點,同時引導學生參與制作,強調“做中學”的基本理念,以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