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六民 戴俊彪 張 立 陶若婷 張雁云
(1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北京 100871 2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北京 100084 3 北京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北京 100875 4 北京十一學校 北京 110000)
總分:100 分;時間:90 min。
本次考試包括下列3 個實驗
實驗1:蛋白的表達、純化和鑒定(40 分)
實驗2:咖啡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30 分)
實驗3:乳酸發酵(30 分)
請注意以下內容:
·請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
·請檢查所有的材料和設備, 確定你已經收到所有列出的材料和設備。
·實驗過程中,請正確使用儀器設備。任何濺灑的試劑和損壞的儀器都無法再次獲得。
·實驗1 中的凝膠電泳不得在最后30 min內完成,建議你首先開展實驗1。
·在實驗2 中, 請注意獲取分光光度計上的讀數,否則無法回答該問題。
材料和設備
設備和用于3 個實驗的材料:

名稱 數量P1000 微量移液器(100~1 000 滋L) 1件P200 微量移液器(20~200 滋L) 1件P20 微量移液器(2~200 滋L) 1件用于P1 000 微量移液器的槍頭 1盒用于P20 和P200 微量移液器的槍頭 1盒去離子水(dH2O) 1瓶微量試管(EP 管)架 1件用于液體廢物存放的圓形塑料容器(廢液) 1件用于固體廢物存放的方形塑料容器(固體廢物) 1件計時器 1件手套 1副衛生紙 1盒膠1管學生條碼標簽 5件紅牌 1件綠牌 1件計算器 1件記號筆 1件防護眼鏡 1件
用于實驗1:

名稱 數量SDS-PAGE 凝膠電泳槽和電源 1套凝膠電泳梳子 1件凝膠容器(含學生代碼) 1件1.5 mL 離心管 10 件裝配有聚丙烯酰胺凝膠盒的凝膠電泳槽 1件包含2× SDS-PAGE 上樣緩沖液的品紅色離心管(緩沖液) 1件裝有8 滋L 蛋白質marker 的黃色微離心管(M) 1件裝有30 滋L 細胞,不含有IPTG 的離心管(NO_IPTG) 1件裝有30 滋L 細胞,含有IPTG 的離心管(IPTG) 1件裝有IPTG 誘導后,30 滋L 細胞裂解液離心后所得沉淀的離心管(Pellet) 1件裝有IPTG 誘導后,30 滋L 細胞裂解液離心后所得上清的離心管(Super) 1件裝有30 滋L 純化后蛋白質的微量離心管(Puri-P) 1件包含40 mL 的SDS-PAGE 染色溶液的Falcon 試管(綠帽)(STAIN) 1件
用于實驗2:

名稱 數量帶有學生代碼的96 孔板(請勿觸碰板的底部) 1件包含300 滋L,1 mg/mL 抗壞血酸溶液的藍色離心管(AA) 1件包含300 滋L,5 mg/mL 咖啡提取物的藍色離心管(CC) 1件包含15 mL,0.2 mnol/L DPPH 溶液的棕色瓶(DPPH) 1件
用于實驗3:

?
實驗1 蛋白質的表達、純化和分析(40 分)
介紹:H 和B 蛋白質是氣單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s)的2 個重要蛋白。為了研究它們,科學家希望在大腸桿菌中共同表達它們。因此,B 基因和H 基因分別被克隆到表達載體P1 的多克隆位點1(MCS-1)和多克隆位點2(圖1.1)。 所得到的載體P1-b-h 被轉化到大腸桿菌中,利用IPTG 誘導蛋白表達。然后通過親和層析,利用鎳柱純化帶有6xHis 標簽的蛋白質。 最后通過SDS-PAGE,針對蛋白質分子量的大小, 對純化后所獲得的蛋白進行分析評價。 注意:H 的分子量比B 小。

圖1.1 表達載體的P1 的總覽圖
帶有P1-b-h 殼的大腸桿菌單菌落在50 mL的LB 培養基中,37℃培養至OD600為0.6。 為了分析重組蛋白的表達和純化, 科學家已收集以下這幾個細胞和蛋白樣品:
·NO-IPTG:1 mL 培養液被轉移到一個培養管中,在20℃生長16 h(OD600=2.4)后離心。 棄去上清液后將細胞沉淀重新懸浮于50 μL H20 中,加入50 μL 2× SDS-PAGE 上樣緩沖液混合,得到100 μL 樣品。
在剩余的49 mL 培養液中,添加IPTG。在20℃培養16 h,誘導蛋白表達。
·IPTG:取1 mL IPTG 誘導后的菌液(OD600=1.4)離心。 棄去上清液,將細胞沉淀重新懸浮于50 μL H20 中,然后加入50 μL 2× SDS-PAGE 上樣緩沖液混合,得到100 μL 樣品。
將剩余48 mL 培養液離心,棄去上清液并將細胞沉淀重懸于2 mL 緩沖液中;將細胞懸浮液裂解,并隨后離心分離。 上清液和沉淀均需要收集。
·Pellet(沉淀):將IPTG 誘導后細胞裂解液離心所得的沉淀物重新懸浮于2 mL 緩沖液中,然后加入2 mL 2× SDS-PAGE 上樣緩沖液 (沉淀儲存液)混合。
·Super(上清):將10 μL,IPTG 誘導后的細胞裂解物中得到的上清液10 μL 2× SDS-PAGE上樣緩沖液混合。
·Puri-P(純化后的蛋白):剩余上清液加入到用于蛋白質純化的鎳柱。 純化后的蛋白質用2 mL 洗脫緩沖液進行洗脫。取10 μL 洗脫所得的蛋白質與10 μL 2× SDS-PAGE 上樣緩沖液混合。
將所有用于SDS-PAGE 分析的樣品在100℃煮沸5 min。
設計SDS-PAGE 實驗,分析蛋白的表達。
用于SDS-PAGE 分析的總蛋白標準終濃度必須相當于5×l06個細胞/μL。 首先,計算每個樣品中的細胞濃度。 OD600值為1 相當于知8×108個細胞/mL。 請考慮操作過程中各樣品的稀釋度。
問題1.1 (6 分)
計算并在下表中填寫樣品的體積(μL)。 用一位小數。

管1 管2 管3 管4 管5 管6樣品 蛋白marker NO-IPTG IPTG Pellet SuerPuri-P儲液(μL) 5 14.9 14.9 15 H2O(μL) 5 12.5 12.5 12.5 2× SDS-PAGE 緩沖液 10 12.6 12.6 12.5總體積(μL) 20 40 40 40 40 40
實驗步驟
·根據上面的表格, 準備在提供空離心管所有SDS-PAGE 樣品。 通過上下吹打4~5 次混勻各樣品。
完成此步驟后,請舉起綠卡。助手將引導你去上樣區,并幫助將你的學生代碼粘貼到電泳槽上。
·將每個樣品點樣20 μL 到SDS-PAGE 膠上,必須按管1~6 的順序上樣。 為上樣,請使用P20移液器和槍頭吸取20 μL 樣品, 并小心地將槍頭置于加樣孔的頂部(1.2)。

圖1.2 在SDS 凝膠樣品裝載
·實驗助理將運行SDS-PAGE 20 min。 他會告知你設置定時器20 min。
在SDS-PAGE 進行過程中你可以做另一項實驗。 20 min 后, 請舉起綠卡, 通知助理將SDSPAGE 凝膠返還給你。
·如圖所示(圖1.3),將塑料盒中的SDS-PAGE凝膠用凝膠梳子打開,將凝膠放到膠容器中。

圖1.3 從凝膠盒中取出SDS-PAGE 凝膠操作示意圖
步驟1)將梳子插入凝膠盒各個槽口,轉動梳子把凝膠盒撬動。從頂部的槽口開始,沿著盒的每一側向下移動。
步驟2)當兩側打開后,將梳子放置在斜邊底角板之間的45 度角,用力扭轉。
步驟3)輕輕將2 個盒分開。
·在凝膠容器搖加入40 mL 的染色溶液(STAIN),放置在搖床上轉動染色10 min。
·將凝膠容器中的染色溶液倒入廢液桶,使用去離子水清洗凝膠3 次。
完成上述操作后,舉起綠卡,請助理幫助拍取凝膠照片。
問題1.2 SDS-PAGE 結果(10 分)
得到SDS-PAGE 凝膠照片后, 將其粘貼在答題卡指定的地方。
問題1.3 (4 分)
基于圖1.4A 提供的資料,將至少5 個標記蛋白,根據它們的分子量和相對遷移的Rf 值,在答題卡規定的圖形文件上取點作圖 (Rf=蛋白質遷移距離/染料前端遷移距離)。

圖1.4 蛋白marker(A)和方格紙(B)
問題1.4 (4 分)
利用問題1.3 中的圖標及SDS-PAGE 膠圖,分別估算蛋白H 和B 的分子量。
問題1.5 (4 分)
基于SDS-PAGE 結果, 判斷下列陳述的對和錯。 在答題卡上用“√”表明正誤。
A. H 蛋白在含有IPTG 的LB 培養基中是過表達的
B. B 蛋白在鎳柱結合緩沖液中是完全可溶的
C. H 和B 蛋白相互作用
D. 大部分的重組蛋白被結合到了鎳柱上
問題1.6 (4 分)
根據P1 表達載體(圖1.5)的詳細酶切圖譜,判斷下列陳述的對錯。 在答題卡上用“√”表明正誤。
以下陳述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A. Sal I 和Bam HI 可以用于將b 基因插入到MCS-1
B.為了能同時進行表達,基因h 和b 應以相同的轉錄取向進行克隆
C.為了能同時進行表達,基因h 和B 要位于同一開放閱讀框中
D.為了維持質粒在細菌中的穩定存在,必須在培養基中添加氨芐青霉(ampicillin)
為了表征H 和B 蛋白的寡聚狀態,準備如下3 個蛋白樣品:1)H 蛋白;2)從上述實驗中得到的H 和B 蛋白;3)B 蛋白。 樣 品1 和樣品2 是透明的,但樣品3 中大部分蛋白質發生沉淀。 將樣品1和樣品2 分別通過凝膠過濾柱。 所獲得的蛋白分離譜如圖1.6A 所示。不同大小參照分子在凝膠過濾柱上的分離如圖1.6B 所示。

圖1.5 P1 表達載體詳細的限制性圖譜

圖1.6 H 和B 蛋白的凝膠過濾分析
問題1.7 (4 分)
計算樣品1 和樣品2 中, 蛋白所對應凝膠過濾峰的相對大小,填寫在下表中。

樣品 分子量(kDa)樣品1 中觀察到的峰樣品2 中觀察到的峰
問題1.8 (4 分)
判斷下列陳述的正確與錯誤。 在答題卡上用“√”表明正或誤。
A. H 蛋白以單體的形式存在
B. H 和B 可能以異源二聚體形式存在
C. H 蛋白有助于B 蛋白的穩定存在
D. 在非變性凝膠過濾柱分析中,一個蛋白質的保留時間和它們的分子量大小成正比
實驗2 咖啡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30 分)
介紹:生物氧化產生活性氧自由基,可造成細胞嚴重損壞。抗氧化劑是能清除自由基,從而抑制氧化反應的分子。 抗氧化劑包括還原劑如硫醇化合物,抗壞血酸及酚醛等。咖啡通過烘焙咖啡豆制備,是抗氧化劑的一個潛在來源。
在2,2-diphenyl-l-picrylhydrazyl(DPPH)清除實驗中,DPPH 的量被不斷減小, 從而失去其紫色。SC50值(清除能力)通常用于抗氧化活性的評估。 此值表示清除50%的DPPH 自由基所需樣品的濃度。
DPPH 吸收率可以在517 nm 波長處測定。 假設空白的吸光度可忽略不計。 對照組(無清除劑,Ac)和樣品(As)的吸光度將用于計算不同濃度樣本的清除率(SC%):
SC(%)=(Ac-As)×l00/Ac
根據一系列樣品中不同濃度和相應的清除百分比的對數,可以做圖并從中計算獲得SC50值。
本實驗將研究一個越南咖啡品種(Coffea canephora)的抗氧化活性。 咖啡豆粉混合物(1 g)在80℃下,懸浮于去離子水中30 min,然后過濾。 加入去離子水,將萃取液的總體積定量為200 mL。
實驗步驟和問題:

圖2.1 96 孔微量培養板
上面的96 孔微量培養板可用于開展系列稀釋實驗。 微孔板上孔的位置由一個代表行的字母(A~H)和一個代表列的數字(1~12)表示。
·使用微量移液器制備4 個抗壞血酸溶液(AA1-AA4, 分別位于A1-A4 孔中) 和4 個咖啡萃取液溶液(CC1-CC4,分別位于A6-A9 孔中)。每個溶液都是2 倍稀釋。 抗壞血酸和咖啡提取液最低濃度分別是0.025 mg/mL 和0.625 mg/mL。每個孔中的溶液在稀釋前都是200 mL。
注意:如果在加樣過程中不慎發生錯誤,可以將抗壞血酸溶液和咖啡萃取液溶液分別放置到孔H1-H4(AA1-AA4)和H6-H9(CC1-CC4)。
問題2.1 (4 分)
將你準備抗壞血酸和咖啡提取物的稀釋計算填入下表中。

稀釋液 AA1 AA2 AA3 AA4 CC1 CC2 CC3 CC4用于稀釋溶液的體積(滋L)H2O(滋L)的體積濃度(mg/mL) 0.025 0.625
·從行A 各個孔內的抗壞血酸溶液和咖啡提取物溶液中分別移取20 滋L, 放置到行B、C 和D的相應孔內。如果在此步驟中不慎發生錯誤,可在行E、F 和G 中重復上述操作。
·在孔B11、C11 和D11 中各加入20 滋L 水。
·在步驟2 和3 中準備的孔內,各加入180 滋L的DPPH 溶液。
·將蓋子蓋好96 孔板,在室溫下孵育10 min。請設置定時器計時。
完成此步驟后,請舉起綠卡。請助理幫助你用酶標儀測定吸光度,并返回你打印好的輸出數據。
問題2.2 (5 分)
計算抗壞血酸和咖啡萃取物濃度的對數值(log10),并填入答題卡上的表格內(所有數字四舍五入至2 位小數)。 你可根據下列步驟,使用計算器計算對數值:
·按ON 鍵,打開計算器。
·按4 個鍵:“SHIFT”鍵、“CLR”鍵、“2”鍵、“=”鍵返回到計算模式。
·按“log”鍵。
·輸入數字。
·按“=”鍵。
計算每個稀釋的平均吸光度、 每個樣品的清除率并填入下表。

溶液 對照AA1 AA2 AA3 AA4 CC1 CC2 CC3 CC4 Log10 濃度(mg/mL)平均吸光度SC%
問題2.3 (5 分)

Log10 濃度(mg/mL)
使用計算值, 在答題卡上給出的網格線中繪制清除率對應抗壞血酸濃度的對數(log10)的線性曲線。
問題2.4 (5 分)
計算抗壞血酸和咖啡提取物的SC50值,并填入答題卡上表格中(你可以利用問題2.3 中的格子對咖啡萃取液作一條線性曲線,但該曲線并不算分)。

抗壞血酸 咖啡萃取物SC50
問題2.5 (3 分)
使用相同的方法, 某2 個咖啡品種提取物的SC50的值如下:

咖啡提取物 SC50 X 3.8 mg/mL Y 2.6 mg/mL
比較包括本實驗中咖啡豆(Z)的抗氧化活性,依據從強到弱的順序, 把不同類型的咖啡豆填入下表的空格處。

>>
問題2.6 (4 分)
假設你在實驗中發現不同稀釋度的咖啡提取物和DPPH 混合物的吸光度非常接近, 差異可忽略不計。 請判斷下列陳述是正確還是錯誤,用“√”表明。
A.稀釋后的咖啡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忽略不計
B.為了更準確地測定抗氧化活性,需要利用更高濃度的樣品進行另外的實驗
C.咖啡提取物中存在的抗氧化酶的活性導致了上述結果
D.如果孔中存在NADH 污染,其結果將類似于上述假設
問題2.7 (4 分)
一個學生使用和你一樣的方法(方法A)測定了一個樣品的抗氧化活性。與此同時,他又使用了另一不同方法(方法A*)進行測量。他所得的結果如下:

方法A 方法A*SC50(mg/mL) 1.95 3.9
下列哪些變化可能導致更高的SC50值? 請判斷下列陳述是正確還是錯誤,用“√”表明。
A.該學生在方法A*中可能使用了0.1 mm 的DPPH
B.該學生在方法A*中可能使用了10 μL 的樣品
C.加入DPPH 后,該學生將96 孔板孵育的時間可能比方法A 中的短
D.該學生可能使用了對抗氧劑更好的溶劑
實驗3 乳酸發酵(30 分)
介紹:近日,科學家分離出越南傳統發酵芥菜同型酸乳酸桿菌菌株(Lactobacillus sp. VN156)。在該實驗中, 乳酸桿菌VN156 在MRS 培養基中生長。 培養基的初始pH 為5.6。 在培養過程中的不同時間點取樣, 測定細菌在600 nm 的光密度(OD)(圖3.1)。 樣品A0、A2、A3 和A5 是所收集菌液的上清液,將用于分析乳酸的濃度。

圖3.1 乳酸桿菌VN156 的生長曲線
問題3.1 (3 分)
假設圖3.1 表示生長的真實過程。 計算乳酸桿菌VN156 在指數生長期的增代時間(h),將數值填入答題卡中。
問題3.2 (3 分)
如果將1 mL,培養9 h 后的菌液稀釋到新鮮的MRS 培養基中,計算培養6 h 后的細菌細胞數量,記錄在答題卡中。
pH 計的校準。
使用便攜式pH 計(圖3.2)測量pH 值。

圖3.2 便攜式pH 計
步驟1)按照圖3.3 中以下步驟校準pH 計。
·撥動ON/OFF 按鈕,打開pH 計。
·取下保護蓋,用清水沖洗電極尖,輕輕地用紙巾擦干。
·將電極頭部浸入pH 值7.01 的緩沖溶液中。 確保電極末端完全浸沒在溶液中(約2 cm 的末端在溶液中)。 等待讀數穩定。
·用螺絲刀, 輕輕旋轉pH7 微調螺絲, 直到屏幕上顯示pH 值為7.01。
·用水沖洗pH 電極,輕輕地用紙巾擦干。
·將電極頭部浸入pH4.01 的緩沖溶液中。等待讀數穩定。
·用螺絲刀,輕輕旋轉pH4/10 微調螺絲,直到屏幕上顯示pH 值為4.01。
·校準完成。
·注意:如果你關閉pH 計,再次打開使用前應重新校準。

圖3.3 校準pH 計
乳酸滴定:滴定是一種分析技術,可對溶解在溶液中的特定物質(分析物)進行定量測定。 它基于添加到溶液中、濃度已知的分析物和試劑(滴定劑)之間完全化學反應。 在這一部分實驗中,將通過滴定方法,用0.1 mol/L 的氫氧化鈉確定樣品中的乳酸濃度,如圖3.4 所示。

圖3.4 滴定裝置
問題3.3 (2 分)
根據問題3.2 的結果計算所需樣品(mL)和水(mL)的體積,并填入下表中。

培養時間(h)樣品稀釋因子樣品體積(mL)去離子水的體積(mL)總體積(mL)0 A0 2 30 6 A2 5 30 9 A3 10 30 15 A5 20 30
·根據你的計算,在100 mL 的燒杯中對每個樣品配制稀釋液。每個樣品準備2 個重復樣品。請使用25 mL 的量筒移取去離子水,使用微量移液器和10 mL 的量筒中移取樣品。
·將一個磁性攪拌棒小心地放入稀釋的樣品溶液中。 夾緊pH 計,讓電極末端處于溶液中(約2 cm 的末端浸沒在溶液中), 同時保證在攪拌的過程中攪拌子不會碰到pH 電極。 開始進行緩慢攪拌并記錄0.1 mol/L NaOH 溶液的起始體積。
·小心擰動滴定管的活塞,讓NaOH 溶液從管中緩慢滴入燒杯里的樣品中。 當pH 樣品變為中性(6.95~7.05)時,停止加入NaOH。 記錄0.1 mol/L NaOH 溶液的剩余終體積。
·每次滴定完成后, 小心地從溶液中取出pH電極,用清水沖洗。用鉗子取出攪拌子并用水沖洗。
·針對每個樣本,重復步驟2~5。
問題3.4 (9 分)
記錄用于每個樣品滴定的0.1 mol/L 氫氧化鈉的體積,記錄在下表中。

?
問題3.5 (10 分)
計算滴定每個樣品,30 mL 儲備所需0.1 mol/L NaOH 的平均體積。 計算每個樣品中乳酸菌濃度。在下表中記錄所有數據。

培養時間(h) 樣品 滴定30 mL 儲備樣品用0.1 mol/L NaOH 的體積(mL)乳酸產量(g/L)0 A0 6 A2 9 A3 15 A5
問題3.6 (3 分)
基于圖3.1,假設OD600=1 對應于細胞濃度2×108個細胞/mL。 細菌細胞的數量增加2×108個細胞/mL, 乳酸的濃度將增加1g/L。 如果培養11 h后的乳酸濃度為6 g/L,計算細菌細胞的數量(細胞/mL),并記錄在答題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