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工業大學的設計學科始于1980年代,2004年成立藝術設計學院,2014年成為世界藝術、設計與媒體院校聯盟(Cumulus)成員,2016更名為藝術與設計學院。學院堅持“藝術與設計融合科技與產業”的辦學理念,打造“深度國際化、廣泛跨學科、產學研協同”的辦學特色,致力于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全球視野、創新精神的高素質設計與藝術人才。
設計學為廣東省攀峰重點學科和廣東省“沖一流”重點建設學科,在2017和2019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進入A類(前10%)。擁有“工業設計與創意產品”二級學科博士點、設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工業設計工程和藝術兩個專業碩士點,形成了本、碩、博完整的設計與藝術人才培養體系。
學院是廣東省本科高校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設有工業設計、數字媒體技術、產品設計、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美術學、動畫、表演等專業。其中,工業設計專業創建于1995年,2003年成為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工業設計分會理事長單位,2011年成為廣東省特色專業;產品設計專業是廣東省應用型示范專業。
“蜂趣”展示性蜂箱
文/圖 Text/Photo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林觀寶
基于消費者體驗休閑觀光用途,提出產品能直觀展示蜜蜂生活狀態、儲蜜過程、成長過程以及拿取巢脾有更好的體驗感,促進本土化蜜蜂養殖業的發展。
展示蜂箱設計的應用上,箱體設計的尺寸為三十五厘米直徑的球體結構,以及下部高度為一百零五厘米的支架組合,針對不同體驗用戶具備不同高度的適配;箱體利用模塊的劃分,分為前后觀察視窗、左側側面查看、右側拿取、上部太陽能光伏蓄電以及底部的蜂口。
落竹
文/圖 蔡朱桐
該套竹打擊樂器的設計初衷源于竹樂器文化傳播的現狀。我國竹打擊樂器種類豐富,清脆悅耳如“大珠小珠落玉盤”,但鮮為人知。因此該設計將目光從原本的專業用戶轉向非專業用戶,探究竹樂器發展的可能性。
將竹琴、竹拍筒與竹鼓進行搭配,形成“一主多輔”的音色組合,并通過使樂器造型現代化、弱化演奏難度、增強樂器娛樂性等方法,使竹樂器更易演奏和更具趣味性,群眾接受程度更高。這既有利于傳統竹樂器的現代化,同時也利于竹樂器文化的傳承。
室內公共場所入口雨傘處置方式的研究與設計
文/圖 Text/Photo 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黃曉天
該雨傘除水機采用緊湊型設計,占地面積小,可智能識別傘形,采用扁平高速熱氣流實現雨傘表面快速除水。開啟狀態的雨傘放入設備后,啟動、夾持、旋轉、干燥等步驟在15秒內自動完成,合理的轉速在保證效率的同時使雨水不往外甩。下雨天在酒店、購物中心、寫字樓等入口應用該產品是一種非常貼心的服務,將有效助力于服務質量、用戶滿意度、企業形象等的提升。
CHESHNI-老年人膝骨性關節炎慢性疾病研究設計
文/圖__何曉慶
中國2.22億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當中,關節炎患者多達1.2億人。膝骨性關節炎,俗名“老寒腿”,是高發型慢性疾病,且具有氣候病屬性。用戶研究發現,大部分老年人缺乏科學的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意識,過度使用偏方及藥物來抑制疼痛、緩解病情,治標不治本,最終導致病情惡化。因此,基于健康管理的預防和護理工作尤為重要。
CHESHN1旨在幫助患有膝骨性關節炎的老年人患者,在生活中能夠科學、準確地管理和監測自己的健康狀況,合理補充身體所需營養,用健康的飲食方法調養身體,學做有助于康復的功能鍛煉,更好地做到預防膝骨性關節炎慢性疾病的加重和復發。
潮汐車遒夜跑再利用設計
文/圖 呂之遙
城市資源真的得到合理利用了嗎?潮汐車道具有明顯的時效性,在夜晚時分車流量明顯減少,大量的道路資源被閑置,此時的道路空間可以作為夜跑的場所,促進人與城市環境的其生。潮汐車道夜跑系統設計以廣州市為調研地點,考慮跑者跑步過程中的體驗感和安全性,系統包括:阻隔裝置、跑步空間、交通信息提示板、拉伸區域以及儲物空間,同時還輔以小程序傳達跑步的相關信息。
多場景取曖烘干機設計
文/圖 林麗芬
本設計將暖風機、干衣機、烘鞋器通過模塊化的形式整合成一體,它們共用暖風發熱主機,通過換出風口,滿足不同的取暖烘干需求。當它們共用主機以后,達到資源可持續利用、節省居住空間的效果,甚至可滿足用戶個性化定制需求。主要設計點有以下四點:其一,資源共享與可持續利用。取暖、干衣、干鞋運用同種工作原理(PTC陶瓷發熱),具有相同的運行功率和熱風溫度。當它們共用主機以后,達到資源可持續利用;第二節省空間。通過模塊化整合的形式,產品一物多用,能給狹小的居住環境省空間。第三,提高產品利用率,避免閑置。干衣機春天潮濕季節常用,干鞋器夏季梅雨季節常用,暖風機冬天使用,將三者整合以后,能提高產品的閑置利用率。第四,產品的延展性:共用發熱主機,延展性強。除了取暖、干衣、干鞋,還有一些其他的出風口形式等著去增加或迭代,更多的暖風烘干功能等著被挖掘。
2040日產INFINITI旗艦電動車概念設計研究
文/圖 江明輝
本汽車設計來源于企業實習項目:英菲尼迪prototype F概念車設計。Prototype作為英菲尼迪品牌的復古原型跑車,為了展示英菲尼迪的個性化品牌特征,純電動力提供了概念車更好的駕駛樂趣和性能。
本次設計為汽車外飾設計,要求在滿足基本人機工程的基礎上,采用兩座的布局設計,整車采用低矮的布置,纖長的發動機蓋以及夸張的尾鰭來使復古概念車更具獨特性。作者采用了低底盤的設計,用頂視圖作為造型語言切入點進行推敲,特征面是造型信息最為豐富的一層,通過改變長后懸長度,試圖增加設計動勢。在車身高度上面,作者在設計中通過對頂部車窗與車身的分色處理,在視覺上減少了車身的厚度,同時通過調整車窗與車身交線的趨勢,為設計增加一種前沖的運動感。
在進氣口的設計上,作者參考英菲尼迪品牌設計語言,通過對前臉下部參數化設計和輔助進氣格柵設計,使前臉更具電氣化色彩。風格在藝術設計的研究十分必要,精致的細節處理一直是英菲尼迪品牌的造型特點,為了在品牌辨識度上與英菲尼迪保持一致,細節的處理是十分重要的。
在輪轂的設計上,作者通過多維草圖發散最終確認了參數化的輪轂設計風格,參數化設計不僅可以增加車身材質的層次感,還可以表達出科技感與電動感,符合了英菲尼迪原型車的設計理念。
On-Care
文/圖 李熠君
On-Care是一款解決臥床患者大小便問題的護理產品。產品主要通過遙控器控制充放氣裝置以達到合適的體位來輔助患者排便。接便模塊為可拋棄型,采用插接式設計,幫助護理者在更換便具和清潔患者身體時更快速、簡易地操作。解決了傳統紙尿褲的載量不足溢出、接便容量不足、排泄物干濕其混以及傳統接便器的功能單一、體感差等問題,利用親膚材質、可拆卸式結構,使產品達到環保循環利用的效果。設計作品稱On-Care之意為“在照顧、在守護中”。意指該產品能夠節省更多繁雜的步驟,降低護理者的體力消耗并提高工作效率,并給予臥床者更多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