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藥劑科石浩強
李大爺咳嗽反復發作有30多年了,一到天冷病情即加重,天暖緩解。嚴重時不分晝夜劇烈咳嗽、咯痰、嘔吐,呼吸困難,徹夜無法入睡,身體每況愈下。
說起李大爺的病情,他的兒女也很著急和后悔:“我爸剛開始患病的時候,就自己亂吃藥,這種藥試一段時間沒效果就換另一種藥,都是聽說啥藥好使就吃啥,再后來就試各種偏方,時間一長,耽誤了治療,也影響了身體的健康。我們不在他身邊,每次看到他咳嗽,讓他去醫院看看,他總說老毛病了,沒啥大礙。”
直到最近,李大爺實在挺不住了,來到醫院檢查。醫生告知,李大爺的肝腎功能都不好,可能跟之前大量吃藥有關系。
你知道嗎,我國每年由于用藥不當而健康受損的人數高達250萬,直接致死的人數達到20萬,是全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2倍。所以,常用藥物也不能隨便使用,一定要對癥下藥,或向醫生咨詢。

一、先找病因再治病,不要著急用藥,而是當咳嗽較為嚴重,影響到工作與睡眠時,根據病情,選擇不同組分的適宜的咳嗽藥物;二、服藥時遵醫囑或參照說明書,不可自行隨意按需服用,這樣會造成療效降低或不良反應的增加;三、關注不良反應和禁忌癥,比如含有中藥成分的藥物可能有未知不良反應,長期服用應慎重。四、休息保養很關鍵,咳嗽發作期間,除用藥外還應注意多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戒酒更忌吸煙,也忌刺激性或辛辣食品。
干咳時,單用鎮咳藥物即可,如選用阿奇霉素、羅紅霉素等進行聯合用藥,因為會改變其中一種組分“氨茶堿”的濃度,進而產生毒性。濕咳時,以祛痰為主,鎮咳藥與祛痰藥合用,利于痰液的排出和加強效果。
持續一周以上的咳嗽,并伴有發熱、皮疹、哮喘的癥狀且反復出現,應去醫院明確診斷或咨詢藥師、醫師。而鎮咳藥連續服用一周,癥狀未緩解的也應就醫。雖然有些鎮咳藥是OTC藥物,但急著使用是不明智的,應查找引起咳嗽的病因,對因治療,從根本上治愈。
小青龍合劑、急支糖漿、漁人百咳靜等藥物可松弛支氣管平滑肌,適用于伴有輕度氣喘的咳嗽,但麻黃堿可引起焦慮、頭痛、心悸、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不宜長期服用。為避免服藥后失眠,也不宜晚上服用。
中樞性的鎮咳藥可引起嗜睡,駕駛員、高空作業及操作精密機器者慎用,尤其是合并使用抗過敏藥物時。
另外,妊娠婦女、嚴重高血壓者、有精神病病史者禁用咳嗽藥。部分止咳中藥中含有罌粟殼(如強力枇杷露),有成癮性,停藥后會出現煩躁不安、惡心和嘔吐等心理和生理癥狀,不可久服 。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鎮咳的糖漿劑和含糖顆粒劑、丸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