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要】幼兒教育應該以人為本,注重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和潛能開發,但實際教學中兒童為教學服務的現象還很普遍,不能深入了解幼兒,讓教學符合兒童的實際需要和發展,實現課程“應然”與“實然”的知行合一。“蝸牛”主題活動以幼兒自主探索為主,讓幼兒親近大自然,到大自然中尋找蝸牛、飼養蝸牛、觀察蝸牛、上網查資料探索、分享蝸牛的秘密。較好地闡述了這一觀點,非常符合幼兒的認知系統特點。
【關鍵詞】幼兒園 ?主題活動 ?知行合一 ?應然 ?實然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6-0025-02
我國學前教育的目的是“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而進行的促進兒童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的教育”,教育的宗旨是以人為本,幼兒園課程應從幼兒的認知角度出發。現在幼兒園的教學改革還不完善,課程實現“應然”與“實然”的知行合一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一、應然與實然統一的重要性。
1.“應然”的概念。
是指幼兒教育中實際應該達到的狀態,是以幼兒幸福為目標。幼兒的幸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現有的幸福。就是讓幼兒覺得自己的學習是幸福的,他們從事的學習活動是身體與心靈的和諧統一,這樣他們才能幸福和快樂。一方面是將來的幸福。就是教師時刻關注幼兒,為幼兒以后的可能生活創造條件,使他們有建立幸福生活的能力。
2.“實然”的概念。
是指現實教學活動中制度化的教育沒有貼近幼兒生活,缺少對幼兒的生活認知,以成人的世界來代替幼兒的世界,幼兒所學到的知識沒有結合實際生活,被動下的學習使教育失去了生命力。
3.應然與實然統一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綱要》的指引下,很多老師都知道教學應該從幼兒的角度出發,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仍然存在。幼兒的學習是被動的,學到的知識是表面的,并不能與生活結合起來,教師把知識點灌輸給幼兒 ,他們并沒有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生活的幸福。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實施者,積極改變幼兒教育“實然”的現狀,讓“實然”轉變為“應然”,實現幼兒園課程 “應然”與“實然”的知行合一,從幼兒角度出發,注重幼兒的身心全面發展,能更好地開發幼兒潛能,促進幼兒自主學習,讓幼兒體驗學習的快樂和幸福,培養幼兒能力,為幼兒日后的良好發展奠定基礎。
二、如何達成幼兒教學目標應然與實然的統一。
現有的課程有分科課程、核心課程、活動課程。它們在教學活動中體現不同的教育傾向和教育價值。主題活動是核心課程的一種,利于幼兒獲得完整的生活經驗,激發幼兒自發參與、自主探索、自由表現潛力,充分展示幼兒智慧和個性,讓幼兒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是一種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學習活動。
1.活動內容要貼近生活。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選擇應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都是以理論為重點的,實用性欠缺,這就導致了教育內容與幼兒的生活不相干,教育離生活世界太遠,幼兒無法得到應有的童年生活。主題活動“哇家燈會”:家長帶孩子參觀玉溪“哇家燈會”燈展,燈會上有翩翩起舞的花腰傣少女、英勇的彝族小伙、戴著頭巾的回族少女、富有特色的通海蒙古包花燈,參觀的經驗,讓孩子們對民族文化產生了興趣。這樣貼近幼兒生活的教學內容既滿足了幼兒的思想世界,又滿足了幼兒的生活世界。
2.活動要注重引導培養幼兒的創造性發展。
幼兒教育中存在教學模式單一、古板的現象,這樣會給幼兒思想和生活帶來巨大壓力。壓力過大就會導致幼兒缺少創造力。主題活動“魚兒的世界”:在觀察過程中孩子們發現了魚沒有屁股,如何撒尿排便?接著又發現了魚不會眨眼睛,如何睡覺?自主學習、發散思維,讓幼兒獲得了他們感興趣的知識。
3.主題活動要為幼兒創設更大的發展空間。
幼兒擁有強大的創造力與生命力,可以不斷學吸取外部的知識,并能將其融于自身。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定程度將成人的思想灌輸給幼兒,阻礙了幼兒的思維發展。主題活動應該為幼兒創設有預備的環境,讓其在自身的活動及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主題活動“螞蟻王國”:在教室里放置“生態螞蟻工坊”,幼兒真實地觀察到螞蟻挖洞、搬運食物、相互交流等活動,還發現了工蟻、蟻后、兵蟻和雄蟻,見證了蟻后產卵、卵變成幼蟲的全過程。幼兒在自主的學習狀態中有了更大的想象和探索空間,問題源源不斷,主動獲取信息的過程中興趣越來越濃,迸發出無窮的學習潛力和熱情。
三、“蝸牛”主題活動的設計與實踐。
生命教育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現以“蝸牛”主題活動為例,淺析如何在主題活動的設計與實踐中實現幼兒園主題活動“應然”與“實然”的知行合一。
1.主題的選擇
春天來了,天氣漸漸暖和了,幼兒園旁邊小花園里許多小 動物都出來活動了,孩子們每天都去觀察他們,一個小朋友郊游時抓到一只“大”蝸牛,這只蝸牛比平時小朋友們逮到的蝸牛個頭要大一些,小朋友們覺得它實在是太大了。于是,關于蝸牛的話題就在小朋友中間展開了,結合孩子的興趣,生活即教育的原則,我們開展了主題活動“蝸牛”。
2.主題活動的目標
通過自我探索了解蝸牛的種類,身體結構,外形特征,生活習性,認識了解更多的軟體動物,激發幼兒探索大自然的興趣,尊重生命、保護環境。
3.主題活動中應然與實然的差異把握
(1)活動目標的不同
在科學活動“尋找蝸牛”中,教學目標為: ①介紹自己找到的蝸牛和它的生活環境。②融入大自然,體檢探索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