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
“誰說那個在村道上奔跑的少年,不會是明天的劉翔?”
我一下子被這句話打動了。
這句話出自中央電視臺電視公益行動——到農村、到偏遠地區,尋找天才體育少年,走近那些有體育天分卻缺少訓練條件的孩子,幫助他們圓夢。制片人姜秋鏑給了我一份策劃案,這一句主題詞讓我怦然心動。
在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的村道上,我們見到了一個奔跑著的女孩兒。
她叫韓笑。普通的村莊,普通的人家,不知為什么,出了這么一個能跑的女孩兒,她在同村的孩子里是跑得最快的,在學校里也是跑得最快的。她不但善跑,還喜歡唱歌,在塵土飛揚的村道上,她常常一邊跑一邊唱歌,那是這個東北丫頭心里最敞亮的時候。
我們來到學校的操場。那操場就是教室前的一片空地,坑坑洼洼的,沙土中長著些雜草。老師說,如果大雨天連著陰天,操場積了水,學生們就得耐心地等著,等太陽出來,曬上幾天,才能進操場。我看到韓笑和同學們用粗繩拽著舊車輪,在凹凸不平的操場上跑。體育老師說,學校沒有什么器械,就用這種土辦法練體能。小姑娘臉通紅,流著汗,卻拉著車輪一趟一趟地跑。
我問老師:“你們還有什么器械?”老師便把我領到一間倉庫,我看到了幾個黑色的舊輪胎,幾個籃球,幾個灰蒙蒙的墊子,一些被剪成球拍形狀的硬紙板。
“學生們用這個打羽毛球。”老師說。
我問:“啊?那,球呢?”
“這就是。”
老師拿出了他們的“羽毛球”。那是用礦泉水瓶子做成的——剪去大部分瓶身,保留瓶蓋,向下延伸七八厘米,把邊緣剪成羽毛狀,這就是他們的羽毛球了。我帶走了一個“羽毛球”,回到北京,讓很多人猜這是什么,沒有人猜得出。
韓笑和同學們就這樣上著他們的體育課,而這樣的體育課,也不是所有鄉村學校都能開設的。有的偏遠地區沒有體育老師,學生在外面跑跑跳跳,就算是上體育課了。韓笑還算幸運,她的老師發現了她的天賦,盡其所能地培養她;她很有恒心地唱著、跑著,一直跑到了縣里的運動會上。
在縣里,她又跑出了好成績,興沖沖地享受著喝彩,卻聽到大人們在談論她:“這孩子在咱們這兒白瞎了!”在東北話里,“白瞎了”的意思是:屈才了,浪費了,可惜了。
小姑娘跟我說起這件事的時候,雖然臉上還掛著笑容,目光里卻有些復雜的東西。她的身后就是她的家、她的村莊。在這片土地上,不知有多少這樣的少年,在他們鮮活的生命里潛藏著無限的能量和才華。可是,他們只能在有限的天地里展示自己,也許偶然被發現了,也許一直沒有被發現,也許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自身的天賦和潛力,青春就這么過去了,充滿夢想的年齡就這么過去了。對很多農村少年來說,沒有機會被發現,沒有機會綻放,沒有機會聽到喝彩,這是多大的人生遺憾!
我看著韓笑,語氣肯定地告訴她:“孩子,你不白瞎,你有才能,你有本事,不白瞎!”
小姑娘的臉在斜陽下充滿神采。我問她:“眼前,你有什么愿望?”
“愿望……嗯……到塑膠跑道上跑一次!”
韓笑說,她只在電視里看到過那種紅色的跑道,卻不知道哪里有這樣的跑道,她在村里跑來跑去的時候,心里常常向往著遙遠的跑道。
一個小小的夢想,我們來幫她實現。
我們開始尋找。
縣里,沒有;市里各中學,沒有;體育場,沒有。終于打聽到,在佳木斯大學,有一條塑膠跑道,那是當時全市唯一的。我找到體育學院的趙院長求助,他立刻說:“請她來!”他還細心地準備了嶄新的運動衣褲和運動鞋,粉白相間的顏色,很配小姑娘。我心里一暖,他一定是個父親,好有父愛!
韓笑怯怯地來了,遠遠地,她看見了向往已久的塑膠跑道,眼睛一下子亮了。
她跑了起來。在塑膠跑道上,這個從村道上跑來的女孩兒,那么舒展,那么盡興,那么美好!
她看見跑道上的跨欄,興奮地叫起來:“劉翔的跨欄!”
她在電視上見過。
看她躍躍欲試,幾個學生過來教了她跨欄的要領,還做了示范。有的還說:“我也是農村的,以前和你一樣,也沒碰過這玩意兒,你能行,試試?”韓笑起跑,加速,飛身過欄,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成功,一次又一次贏得掌聲。
在這個體育場,小姑娘盡情地享受著。
我的目光追隨著小姑娘跳躍的身影。
每一個孩子,不管生在哪里,都應該平等地享受體育帶來的快樂,都應該有機會發光,都應該能夠用自己的生命之光來呼應五環的光芒。
“你將來想做什么?”我問。
“我想當體育老師,在我們那兒當體育老師。”韓笑像是早就想好了。
“你以后可以來這里上大學,這里有體育師范專業,你畢業后就可以當體育老師了。”身材魁梧的趙院長俯身說,“我們在這里等你。”
我好像看到了一顆種子,這顆種子播在了一個鄉村女孩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