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
【摘要】創新能力可以說是人類不斷進步的驅動力,也是當前的社會發展核心競爭力??梢哉f上前社會的競爭,與其說是人才的競爭,不如說是創新能力的競爭,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物理學核心素養,這也是當前教師的重要責任之一,而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就必須利用各種手段和方法開展教學,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本文就結合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現狀,分析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 ?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8-0179-01
一、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當前的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就需要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感受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這種教學模式就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進行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進行學習實踐,在實踐中不斷地提高競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由于高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使得他們對于新鮮的事物往往充滿著好奇心,同時他們又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教師也應當利用他們的這種特點,開展情景教學,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得教學情境能夠有效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的同時,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組織課堂活動,利用各種小游戲的形式,使學生能夠參與其中,在其中獲得成就感。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一些有趣的趣味物理實驗,通過小實驗來使學生提高對于物理學習的興趣。
二、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創新思維是當前教育階段大力培養的學生素質,當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創新思維后,則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良好的創新思維具有明顯的特點,主要包括:(1)視為具有獨立性與批判性。思維獨立性就是要求學生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能夠自主的去發現問題和探究問題。能夠冷靜對待,用理性的思維去發現問題的根本。批判性則是要求學生要有自己的看法與見解,不隨波逐流,不迷信權威。(2)思維的創造性。學生在進行思維轉換時,要注重思維方式的靈活性,將書本中的知識與自身的見解相結合,融入到自己的大腦體系中,從而能夠將新知識與舊知識相結合,互相配合,并且吸收先進的思維想法,不斷去突破傳統的陳舊思想,采取多種途徑來探究問題的所在,從而不斷的豐富大腦內容,從而使自身的思維更加靈活。(3)思維的廣闊性與深刻性。學生能否形成靈活的思維方式,則會對學生的創新意識等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創作能力,還會影響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思維的引導,但不能過多的干涉,避免學生追隨教師的思維結構,影響自身思考問題的能力。
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有真正的做到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才能夠真正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創新思維。思維能力也可以說是大腦對客觀事物的認知能力,具備創新思維的人不僅能夠了解事物的本質和內在關系,同時也會產生新穎的想法,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知識儲備比較少,因此學習課本內容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培養他們創新思維的過程。而在目前的課堂上,教師往往只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重視的是學習的結果,而忽略了學習的過程,沒有給學生創建自主思考的空間和環境。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就需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和思考的過程中來,拓展學生的思維,充分地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
三、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
在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只有學生具備了豐富的知識積累,才能夠為培養創新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供動力。因此在教學課堂上,教師就需要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結合課外的教學內容來開展教學,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介紹一些物理學家成功或者失敗的事例,學生能夠了解科學探究的不易,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們學過的知識,提出一些相關的探究主題,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例如在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利用“自行車中的物理”、“飛人博爾特的秘密”“神州飛船中的物理知識”這些探究活動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講解完高一年級摩擦力的相關知識時,筆者就給出了“自行車中的物理”這一課題,讓學生來探討自行車的騎行中的物理知識。
四、巧設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當學生對創作感興趣的時候,就可以聯想到更多的實用目的,這又會反過來刺激學生進行創新與聯想。當社會需要被認為是發展的動力,則會為更多的研究者帶來創新的動力。在物理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社會實際所需,帶動學生進行創造,從而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
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就可以多假設一些問題情境,進行問題探究式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就需要結合課文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特點,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并且最終得到解決的方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多給學生提供發言的機會,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看法,鼓勵學生進行質疑,這樣才能夠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的狀態,從而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在講解牛頓運動定律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思考,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會是處于什么樣的狀態呢?然后演示小車從光滑斜面上下滑的實驗,并且提出問題,如果木板的表面是光滑的,這個小車會怎樣運動?改變木板的光滑程度能夠改變小車的運動狀態嗎?在活動中,教師要能夠及時的進行指導和點撥,學生通過觀察會出現各種問題,當他們提出“為什么”、“怎么回事”的時候,正是他們思維最為活躍的時候,這時候教師就需要抓住契機,進行點撥,當學生迫切想知道答案的時候,教師的點撥才能夠達到最好的效果。在學生通過互動探究,得到一些基本的結論之后,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在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對學生認知不全,或者存在疑問的地方進行解答,使學生能夠從結論中學會物理知識,完善自己的物理知識體系。
總結
總而言之,在當前的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因人而異,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從而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不僅要注重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還需要注重對學生心理能力的鍛煉,要讓學生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能夠有創新、靈活的思維方式,教師充當起優秀的引導者,帶領學生去探尋物理新世界,鼓勵創新、發展創新,從而形成全名創新的新風尚。只有在不斷的創新中,才能培養出更能適應新時代的優秀青年,才能為當代社會的建設貢獻出更多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劉榮鋒.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研論叢, 2018(2).
[2]王守安.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21).
[3]劉祥霞.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J].學周刊,20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