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申娣
摘 要:在大數據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正逐漸地發生著改變,只有主動地適應時代和環境的發展,才能夠謀求更好的突破。對于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來說,也是如此,只有牢牢的抓住這一時代機遇,通過應用數字化技術,提高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整體效率,才能夠促進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就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的應用要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改革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的變革,傳統運用紙質進行檔案管理的方式已經逐漸被人們所淘汰,通過應用數字化技術進行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促進了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模式的創新。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中,各個數據以文字的形式表達出來,還能夠自動的生成這個圖像資料,使得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能夠得到有效的記錄。與此同時,應用數字化技術進行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還能夠擁有更大的儲存空間,圖書資料管理也更加的便捷,在減少人力物力投入的同時也給圖書資料管理帶來了很大的優勢。
1 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現狀
1.1 缺乏統籌規劃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缺乏統籌的規劃,缺少統一的市場準入規范以及市場的調控能力[1]。第一,公共圖書館的資源整合度相對較低,且資源之間的互補性缺失,資源的整合缺乏一定的創新,可代替性較強,缺乏一定的特色,沒有辦法滿足用戶對于圖書館資料閱覽的需求。第二,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同質化比較嚴重。由于缺乏資源的統籌與規劃,導致資源出現同質化,很多院校雖然對于一些特色資源在命名上有所不同,但是在內容上卻大體相似,可見,文獻資源的重復建設現象十分嚴重[2]。第三,在規范資源時缺乏統一的標準。這也造成數據的獲取方式或是數據庫的體系結構等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給圖書館造成數據缺失或是質量偏低的問題,從而導致資源的整合與共享相對困難,阻礙了資源的再利用。
1.2 共享范圍限制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的共享程度十分有限,很多圖書館的特色資源,只是供給區域網的用戶來使用,這種規范受眾范圍的方式嚴重降低了圖書館資源的使用率[3]。由于很多資料實現共享的方式是相互借閱和傳遞,與此同時,還缺乏一定的共享機制,所以這種共享模式僅僅在圖書館內完成,如果用戶想要翻閱其他的資源,就要到其他的館藏地,并且提供一定的文件按照程序來借閱這些文獻,在給用戶帶來極大不便利的同時也降低了資源的利用率[4]。
1.3 資料價值缺失
在進行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整合時,忽略了資料的價值和閱覽的效率也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很多工作人員沒有對文獻資源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對于特色文獻也缺乏描述和利用,資源的服務還只是停留在資源傳遞的階段,沒有健全相應的機制,從而沒有辦法發揮特色文獻的真正價值,沒有辦法完成文獻的傳遞。與此同時,數據庫的質量也大打折扣,由于圖書館圖書資源缺乏一定的特色,并且與專業發展的相關性并不強,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還只是停留在復制這一階段,缺少大量獨有的有特色的文獻,這也導致數據困沒有辦法實現共享和交流,大大影響了圖書館的整體服務能力。
1.4 資金投入不濟
目前公共圖書館資料的整合和共享資金的來源,主要是政府資金的投入,然而政府資金的投入通常會隨著社會需求以及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導致圖書館資金的來源非常不穩定,缺少一定的連續性,這也使得圖書館的建設受到了很大的制約。與此同時,很多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缺乏完備的機制,從而很多來自社會外部的資金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這就直接導致了圖書館建設的后續發展缺乏一定的穩定性。在政府資金緊張時,還會出現圖書館文獻資源更新困難、資源利用率下降等各種狀況。
2 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對策
2.1 轉變管理思想
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主要為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決策提供有效的信息資源,因此在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將檔案工作與科研兩者相結合,從而不斷地促進和推動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在大數據的背景之下,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工作不僅僅是協調管理部門,與此同時,還應當將其列入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日常議事日程,將圖書資料管理作為一項具體的內容來落實,從而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作為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應當及時地向領導進行相關資料管理知識的宣傳,從而贏得領導們對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數字化技術應用的重視。這樣一來,能夠為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就圖書資料管理的結構來看,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需要具有綜合素質較高的人員來從事這項工作。因此,我們應當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通過加強技術培訓,從而使得工作人員適應大數據技術應用的需要。
2.2 健全管理機制
通過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流程和結構,從而不斷地健全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機制。簡單來說,就是在應用數字化技術之后,應當對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各項工作要求以及各個環節按照圖書館的現狀進行重新的安排,使得應用數字化技術之后,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模式能夠迎合各個崗位的實際需求,從而不斷地提升數字化技術與工作人員的契合程度,從根本上提高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工作效率,不斷地推進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制度化和標準化[5]。在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地引進高素質高專業的人才參與其中,并對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進行適時的調整和收集,從而實現科研管理與資料管理兩者的協調,而作為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人員應當全身心地參與到推廣轉化等各項圖書項目的過程中,從而確保各項圖書資料能夠被及時的收納歸檔。
2.3 統籌館藏資源建設
不斷地豐富圖書館的文獻資源是實現資源整合和共享的一個基礎。根據調查可以避免文獻的重復,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資源保障。與此同時,圖書館應當樹立多種載體的文獻形式相互補充的概念,建設圖書館的資源也不單單進行紙質文獻的建設還應當提供一定的數字型資源[6]。在注重圖書館文獻資源數量的同時也應當注重資源的整體質量,從而使得圖書館資源呈現多層次科學性的格局。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應用數字化技術改變了傳統的資料結構和管理模式,加快了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現代化建設,使得其更加適應當下的發展形勢,在提高資源利用率以及管理效率的同時,實現了資源的共享,從而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檔案服務。
參考文獻
[1]胡安琪.“互聯網+”環境下公共圖書館智慧服務策略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9(02):19-24.
[2]儲節旺,汪敏.我國移動圖書館信息服務研究熱點及趨勢分析[J].現代情報,2019,39(03):15-23.
[3]趙麗梅,張花.我國大數據時代數字圖書館研究前沿分析——基于共詞分析的視角[J].情報科學,2019,37(03):97-104.
[4]李青維,婁策群.數字圖書館信息生態鏈價值平衡的標志及影響因素[J].情報科學,2019,37(03):17-21.
[5]顧娜.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創新路徑研究[J].文化學刊,2018(01):152-153.
[6]李帥.大數據時代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料管理的改革與創新[J].科技展望,2016,26(17):24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