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據相關統計顯示,近幾年中國的離婚率持續上升。隨著離婚率的提高,中國單親子女和重組家庭孩子數量也再持續增加。一些數據表明不完整家庭的子女不太容易被同學接受。因此本文通過對不完整原生家庭子女人際關系問題研究,來探究其中的原因,運用專業的社會工作的方法,改善不完整原生家庭學生原有的人際溝通方式,促進學生在家庭和學校中愉快成長。
關鍵詞:小組工作;人際關系;優勢視角
1 不完整原生家庭子女人際關系的問題及研究意義
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單親、重組家庭子女上千萬,且每年都在遞增。一些學者曾經對一些單親家庭及重組家庭子女進行過心理健康調查,結果表明:有很多被調查者存在不良情緒、行為障礙、溝通障礙等問題。盡管存在一定的人際關系障礙,但是他們也有人際交往的需求。然而因為自己原生家庭關系的破裂,導致他們對人際交往產生害怕和不信任,原生家庭關系破裂也間接影響著他們用一種不易被朋輩接納的溝通方式交往,這無形打擊了他們人際交往的勇氣和信心,讓他們在學校、在家庭逐漸沉默無言。對于他們來說,更希望有人能夠幫助自己學會一種正確的人際溝通方式,更好幫助自己與他人互動。
本文的研究將小組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運用到改善不完整原生家庭子女的人際關系,通過開展小組活動,改善他們在人際關系上出現的各種問題,提高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使他們能更好的融入到家庭、學校以及社區。
2 相關概念界定
2.1 小組工作
墨菲認為小組工作是社會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通過有目的的小組經驗來增加人們的社會功能性。布朗指出小組工作給人們提供了環境,這是一個幫助小組和個人成長的方法,它會影響個人、小組、組織和社區,并促使他們解決不同層面的問題。綜合以上定義,可以發現小組工作是由工作員和組員一起進行明確互動的具有明確目標的促進組員改變的一種專業的方法和手段。
2.2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指個人出生成長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組成,通常父母(尤其是父母關系)對個人的影響最大、最長久,在個人的成長生活經歷中占主要位置。簡單來說,原生家庭就是父母雙方都在的一個健康家庭。
3 不完整原生家庭子女人際關系問題的原因
3.1 社會環境因素
一直以來,人們都非常注重家庭的完整性,只要一提到單親家庭或重組家庭的子女,就容易聯想到心理不健康,不好相處。一些媒體也經常宣傳他們孤獨、難以相處、容易誤入歧途等,給人錯誤的引導,使他們受到了社會不公平的對待。
3.2 家庭方面因素
父母是子女最親近的人,子女長期目睹父母爭吵、敵視、婚姻關系破裂、父母組建新的家庭,都會使子女對他人產生不安全、不信任、懷疑和困惑等負面情緒,甚至可能造成子女的人際關系障礙,使其與他人建立信任關系變得困難。
4 小組工作介入不完整原生家庭子女人際關系問題的途徑分析
4.1 優勢視角在小組中的應用
優勢視角關注的是人的內在力量和優勢資源,強調把人們及其環境中的優勢和資源作為社會工作助人過程中所關注的焦點。優勢視角下,社會工作者關注的不再是小組成員的問題,而是把視角轉到小組成員的優勢和資源,幫助他們增強自信,鼓勵他們勇于去和別人交流。
4.2 創立“友情卡片”人際關系提升小組
為了改善不完整原生家庭子女人際關系問題,社會工作者決定開展“友情卡片”人際關系提升小組,制定“友情卡片”人際關系提升小組方案,選取了12名來自不完整原生家庭的學生,開展人際關系小組。服務對象主要是來自D學校三、四年級的孩子。
通過這六次小組活動,小組成員的表現有了明顯的改善。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明白了與人溝通的必要性,在并且掌握了與人溝通的一些技巧。小組成員的變化是有目共睹的,有個成員的老師給工作者反饋她的學生表現比原來好了,說明此次小組活動還是具有一定成效的。
5 小組工作介入的意義
小組本身就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以小組工作介入到不完整原生家庭子女的人際關系問題,先使小組成員內部之間有了互動過程,進而再與其他人更好的互動。小組工作的互動載體是游戲,相較于個案,游戲的方式對6-12歲的兒童更有吸引力。通過玩擬人化的游戲,用自己的想象去解釋周圍的世界,體驗游戲過程,獲得相應的效果,解決問題。
6 結論
通過小組工作介入不完整原生家庭子女人際關系問題,發現小組成員在人際關系方面存在的問題,評估小組成員的需求,運用小組工作的技巧幫助小組成員解決問題。但是,小組成員的人數有限,不能覆蓋更廣的范圍,為更多的人提供服務,并且小組活動是有一個過程,活動完結后就不再為小組成員提供服務,所以僅僅依靠幾次小組活動還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劉夢.小組工作[M].北京:高度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彭華民.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M].北京:高度等教育出版社,2014.
[3]張圓.小組工作在親子教育服務中的應用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7(12).
[4]李悅、曹金明.小組工作介入大學生創業團隊輔導的實踐路徑[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17(4).
[5]姜威.留守兒童教育的專業社會工作介入研究[D].長春:長春工業大學,2014.
作者簡介
吳梅(1996-),女,漢族,山東濟寧人,山東女子學院學生,研究方向為社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