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薇
泰山管理學院是山東省最大的民營商學院,最早創辦于2002年,其前身是山東大學和山東省經貿委合作成立的山大華特職業經理學院,近20年來有著豐碩的教育成果和優良的文化傳承。自1991年教育部開展MBA教育試點起,中國企業管理教育領域已經走過近30年的發展變遷。新世紀伊始,泰山管理學院作為領域內最耀眼的新星冉冉升起,在齊魯這片教育沃土上生根發芽。2005年,山大華特職業經理學院脫離山東大學,并于次年正式更名為泰山管理學院。
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泰山管理學院建立起了自己的教育體系,聲名遠播。學院開設有MBA、EDP(高層管理者培訓)、MDP (中層管理者能力提升)、股權管理系列、自主經營與增量管理等課程,滿足不同層次管理者繼續深造的不同需求,其教學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其中,由馬方院長開創的股權戰略管理理論更顛覆了傳統的企業管理理念,為各領域企業的運轉提供了最具前瞻性的戰略指導,贏得廣大校友的稱贊。如今,在馬方院長的領導下,學院已經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立于企業管理教育之林。
馬院長向我們介紹道:“目前,泰山管理學院擁有由180多位國內外知名經濟學家、管理學家、企業家及跨國公司高管等組成的師資隊伍。截至2018年底,學院共舉辦了49屆MBA班、55屆MDP班、9屆EMBA班、2期私董會、500余期股權管理系列課程、數百期企業內訓課程等,累計為數萬名管理者提供了接受工商管理碩士教育、各類管理培訓以及股權管理理論與實踐培訓的機會。”
2002年,出生于70年代的馬方剛剛走過而立之年,這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節點之一。和大多有志向、敢拼搏的年輕人一樣,已經在企業內積累了豐富人事管理和培訓經驗的馬方,也開始思索著事業的轉型和發展。也正是那一年,他加入山大華特職業經理學院當起了副院長。學院脫離山大后不久,馬方升任院長,同時以創始人的身份帶領學院開拓了新的發展格局。
在教學和管理實踐中,馬方總能深入到學員隊伍,切實了解各領域中小企業的經營難題,并為學員指點迷津。在各項產業加速升級的背景下,馬方覺知固有的經營法則已經很難適應企業的發展需求。為此,他結合多年的實踐探索,在企業管理領域內率先提出了一套系統的“股權戰略管理理論”,旨在通過內部股權眾籌、股權激勵、內部創業等有效措施,為中國中小企業的良性發展構建一種共創、共享、共擔的合伙人機制。這一全新的理論很快便引起了業內眾多專業人士的矚目,并在實踐操作中收獲了巨大成功。
在馬方院長的努力下,股權管理系列課程成為泰山管理學院的金字招牌,每年都有全國各地的企業創始人和高層管理者慕名前來,在馬方的課堂上尋求企業管理良方。
山東真得利連鎖經營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肖桂亮便是泰山管理學院股權激勵方案班的學員,在馬方院長的輔導下,他重新梳理了真得利的股權結構,并制定出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經營管理方案。此方案的實施,落地了各門店自主經營、內部創業的雙合伙人制、店長與店助組團競標等新型模式,實現了員工與企業利益的一致,充分發揮了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2013年11月25日,大型紀錄片《大道魯商》在中央電視臺開播,掀起了齊魯大地三千年以來的魯商文化崇拜潮,令新魯商群體再次成為商界的關注焦點。這是中國第一部跨越人文和經濟學兩個領域的文獻紀錄片,歷時三年多創作完成。在創作過程中,馬方院長作為中國頂尖的企業管理教育專家,受邀擔任該紀錄片的學術顧問。他立足于魯商的發展歷史,在傳統商道、商業倫理、商業底層邏輯等方面為紀錄片的創作貢獻了巨大智慧。
這些年來,馬方院長始終工作在企業管理、公司治理、公司頂層設計、股權結構設計、股權激勵設計、股權眾籌設計等領域的學術研究一線,不僅培訓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領導者,其理論創作也成為各領域企業家、高管和同行專家的重要指南。迄今為止,馬方院長已經在專業刊物上公開發表文章40多篇,作為獨立作者出版了《守候》、《股權戰略》兩部著作。其中,《股權戰略》全面闡釋了其原創理論“股權戰略管理”的內涵與應用,在企業管理行業產生了廣泛影響,成為業內人士的必備內參,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均對此書進行了高度評價并傾力推薦。與同類書籍不同的是,馬方院長運用平實生動的語言風格和大量的實例分析,令原本枯燥生澀的股權管理理論變得通俗易懂,既可以為高管人士參考,也可為初學者提供權威指導。此書一出,立即在市面上引起轟動效應,其蘊含的前沿理論體系為企業管理領域的創新起到了強大的助推作用。
作為一名企業管理教育專家,馬方院長認為:“我們不僅要提升企業家、高管人員的專業素養,同時更要為其塑造一顆仁愛之心,這是我們做教育的使命。教育的目的更在于反哺社會,為社會創造價值。”自開始辦學起,馬方院長就始終倡導學生積極回饋社會、扶危濟困。
近年來,他帶領學院組織企業家校友資助了多所學校,并及時追蹤所捐財物的落實情況,絕不會一捐了之。在馬院長看來,能夠造福更多人,是企業發展建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