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濤
(湖北冶金建設有限公司,湖北 鄂州 430000)
我國城市化發展迅速,建筑的樣式、特征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而外立面的裝飾也不斷豐富,呈現出現代化的建筑層次特色。外墻外側懸挑板構建施工中,模板支設關系到整個施工的安全與質量,目前最為常見的方法是借助碗扣架或者扣件式腳手架以及U 形托、主次龍骨完成支設。在傳統的工藝中,支設的操作復雜,質量難以保證,模板拆裝后混凝土的質量、觀感都不佳,施工中容易造成多種質量缺陷。基于上述問題,本文提出改善方案和方法,以保證施工的質量。
剪力墻結構中的墻體是主要的受力部分,不僅要負擔豎向的荷載,還要能夠滿足側向水平力的需求,故其整體的穩定性較佳。剪力墻結構懸挑板與建筑外墻連接,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點。首先,懸挑板的根部有著較大的彎矩,懸挑板結構與外墻相連的部分為固定端,懸挑端是自由端。懸挑端無支撐,本身重量會增加根部的彎矩;其次,懸挑結構外延部分有著一定的擾度變形,懸挑部分缺少支撐因此出現豎向位移,受到自身重量荷載的影響,產生了擾度變形。與懸挑板根部的距離越大,擾度變形越大;第三,懸挑結構要求較高的強度、剛度與穩定性,因為懸挑結構缺少穩定的支撐,導致其穩定性不佳,加上擾度變形會造成混凝土表面的斷裂,因此其對結構的穩定性有著更高的要求。
第一,常規扣件式鋼管支架方式。常規扣件式鋼管支架采用的是落地式支撐體系,底部以鋼管著地設置,支撐體系的上方形成懸挑支撐。
第二,型鋼懸挑支架方式。型鋼懸挑支架采取的是懸臂式支撐體系,主要承重結構為扣件式鋼管支架,承重主體為懸挑結構的底部,懸挑型鋼鋼梁以錨固或者斜拉的方式與鋼管支架相連,從而支撐模板與混凝土的重量,并且將荷載傳給鋼管支架。
懸挑板的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標準工序完成混凝土與模板的自身重量的荷載工作,確保施工質量。當底模處理完成后,方木工藝要進行優化,確保水平鋼管處理完善后安裝扣件,最后完成立桿處理以及基礎操作。項目管理者必須要嚴格計算穩定性,嚴格根據驗算程序,保證與荷載傳遞方向相同。在確保驗算準確性的前提下,要優化底模結構,并且提升其效果,保障后續荷載反控制。

圖1 懸挑板模架體系示意圖
首先,荷載的計算。需要分別考慮永久荷載與可變荷載,從而確定永久荷載的參數,詳細計算如圖2所示。
在統計荷載時,γi為荷載的分項系數,完整荷載計算要能夠滿足下式:

其中,公式中的g1表示混凝土的自重,g2表示模板的自重,g3表示鋼筋的自重。q1表示設備的荷載數值,q2表示混凝土的振搗荷載系數。

圖2 底模穩定性計算過程
其次,科學分析荷載組合的形式,從而分析差異化核算目標,統計出最不合理的組合形式。另外,要以最大彎矩進行荷載分析,同時支座也以最大負彎矩進行分析,采用支座兩側荷載進行計算。
完成上述步驟后,對最終的結果進行選擇與核對。
在處理底模方木體系時,要能夠確保可以建立底模傳遞各項荷載的疊加效果,在保證長度管控的基礎上,確保自重參數適應實際情況。方木的承重處處理中,要統一監督荷載的分布結構以及底模的傳遞途徑,確保科學管理控制自重。與此同時,提升三跨連續梁的管控效果,特別是橫向水平鋼管的處理,要能夠優化支撐系統,發揮出支撐體系的作用。另外,要能夠科學核算、驗算方木的穩定性。
橫向水平鋼管強度的核算過程中,由于其荷載是從結構的上部傳遞到下部產生的,因此水平鋼管的測試時要強調穩定性考慮,尤其是最大支座反力的校對,科學處理最大鋼管應力與最大豎向撓度。在橫向水平鋼管強度的測試中,要能夠科學統籌上述各個方面,實現整體效果的優化。
要想提高剪力墻結構外墻懸挑板模架的施工質量,就要分析水平鋼管豎向荷載參數,保證立桿傳遞項目的穩妥實施,從而促進支撐地面與支撐結構更加高效。在此過程中,立桿的應用中要綜合立桿有效豎向壓力,提高其穩定性與綜合性能,合理分析立桿的穩定性。借助于公式N/φA+M w/W≤f對立桿的穩定性進行驗算和分析。隨后,分析最大正應力,在滿足實際穩定性需求的基礎上,為后續項目的開展提供保障。
1)技術準備:以設計、計算等方式對支架的尺寸進行確定。
2)材料準備:檢驗支架的質量,準備支架模具需要的木龍骨以及多層板等。
3)施工縫處理:在安裝模板之前,要首先清潔施工縫基層,混凝土新舊部分要預處理,符合規范要求。
4)在澆筑墻體混凝土之前,要在外墻結構懸挑板的底部預留螺栓孔,用于后續支架的安裝。螺栓孔的預留要充分考慮到龍骨、模板的安裝與拆除需要的空間。
1)模板支架安裝定位放線:安裝前的定位線要求在外墻彈好標高控制線,從而管控支撐架與模板的標準高度。
2)在拆掉墻體的模板后,要將支架運到作業面,通過預留的螺栓孔進行模板定型支架的安裝。以計算的結果確定支架之間的距離,確保每塊懸挑板下至少有兩個支架。固定支架后,用雙螺母緊固,從而保證支架的強度、剛度與穩定性。
3)如果外墻懸挑板的長度較小,可以在超過懸挑板長度方向的兩側預留螺栓孔,將支架固定在懸挑板長度方向的外側,支設的模板長度超過懸挑板的長度。
1)借助外墻懸挑構件的水平標高線,采用調節螺栓對支撐架π 形托進行調整標高,其中π 形托為內部支撐架。2)在π 形托上安裝龍骨和模板,結合標高控制線,以水平架內部調節螺栓固定模板上表面標高,從而滿足設計需求。3)根據懸挑板的實際寬度,利用長度合適的方木,搭配應用木楔,使模板側面與支架的連接處牢固。4)模板驗收。模板安裝完成后,要對模板的平整度、標高、縫隙以及海綿條的粘貼情況、支架與模板的加固情況進行檢驗,在所有項目自檢合格后,方能申請監理單位的驗收,驗收合格后才能進入下一工序。
懸挑板鋼筋的生根方式有兩種,分別是預埋和后植。其中,預埋鋼筋要根據設計要求制作,準確確定預埋位置,為了保證模板的厚度,預埋位置不能超過允許偏差。懸挑板鋼筋綁扎之前應該對預埋鋼筋進行修整,鋼筋定位準確,不得反復彎曲。第二,后植鋼筋。后植鋼筋對位置準確性要求較高,要在設計單位同意的基礎上開展,操作時要由具備相關資質的單位進行拉拔試驗。
模板的拆除關系到項目的質量,因此拆除操作要滿足技術要求。首先,在拆除模板前,要查驗混凝土強度報告,保證混凝土強度;其次,根據拆除順序統一處理,同時要按照先支后拆的順序進行拆除。當拆除水平方向模板時,要對稱拆除,避免不對稱引起的構件變形;最后,拆除模板時,要加強監督,提升拆除的速度與效果,集中處理雜物,降低對施工的影響。
剪力墻結構外懸挑板模架設計施工中,要加強管理、統一監督,優化施工操作流程,嚴格按照施工工藝要求,提升施工的質量與效率。保證操作的安全性的前提下,實現高效、優質的施工,提升項目的整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