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奐
怪獸大片《哥斯拉2:怪獸之王》在中國熱映,引起人們對《哥斯拉》系列電影的關注?;仡櫲毡玖餍形幕罚瑥?954年首部《哥斯拉》電影問世起,巨型怪獸逐漸成了最容易識別的日本流行文化符號之一,它們出現在眾多電影、電視節目、小說、漫畫中。讓我們一起探尋在日本怪獸文化流行的背后秘密。
核災難不斷
1994年11月3日,全球各地的日本科幻和幻想體裁迷慶祝“怪獸王”問世40周年,在40年前的這一天,東寶株式會社向不知底細的公眾發布了電影《哥斯拉》。后來很多日本人表示,電影《哥斯拉》的真實發布日期不是1954年11月3日,而是1945年8月6日,這一天,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二戰結束時,日本在政治和經濟上都受到重創。盡管日本的反核武器政策體現了日本人對這場失敗戰爭的反應,但他們對核武器的感受從未被完全理解過。美國在占領日本時期實施審查制度,禁止電影導演和其他類型的藝術家描繪當代主題,特別是批評美國的軍事存在,這意味著在1945年至1952年間美軍核襲廣島和長崎幾乎成了禁忌。
1952年,美國對日本的軍事占領結束,占領時期的審查制度被廢除,許多日本人開始了解1945年8月廣島和長崎的真實情況。作為戰爭創傷愈合過程的一部分,日本一些藝術家和電影制作人通過文學、電影、音樂和藝術重溫創傷經歷,這引起了民眾的共鳴。
在廣島和長崎遭受原子彈襲擊9年后,1954年3月,日本經歷了又一場核災難。一艘名叫第五福龍丸的日本漁船不小心駛入馬紹爾群島比基尼島附近海域一個美國核試驗場,全體船員都受到水下氫彈試爆所產生的輻射影響。日本媒體形容這起事故是“人類史上第二輪原子彈轟炸”,并指責輻射污染是美國不負責任造成的。
首部《哥斯拉》問世
日本國內這種反核武器氛圍啟發了東寶株式會社,從而設計出首部怪獸電影,用一種輻射變異的海洋生物來恐嚇人類。導演本多豬四郎在腦海中構思出“一種怪獸像金剛攻擊紐約一樣入侵東京”,東寶株式會社將完成這部劇的任務交給了他和特攝指導圓谷英二。本多豬四郎戰前曾在導演山中貞雄手下工作,戰爭期間被征召入伍。1946年,他回到日本,親眼目睹了廣島遭原子彈轟炸后的慘況。從那時起,他就想通過電影鏡頭展現戰爭恐怖和破壞力。本多豬四郎說:“我從戰場回國后,曾穿行廣島,那里有一種沉重的氣氛,一種對世界即將走向終結的恐懼?!碑斔_始拍攝電影《哥斯拉》時,他牢記著日本是歷史上唯一一個遭受原子彈攻擊的國家。此外,日本人在20世紀50年代初的態度和擔憂對本多豬四郎拍攝這部電影影響也很大。這時二戰結束還不到十年,美國主導了日本的戰后重建和調整,影響著從工業到政治結構的一切。戰后動蕩局勢和冷戰升級結合20世紀50年代初的某些具體事件,為《哥斯拉》定下了基調。
起初,圓谷英二構想哥斯拉是一只巨大的變異章魚,但制片人田中友幸等人認為一只巨大的恐龍型生物在核武器試驗影響下發生突變將會有更大的吸引力、對文明世界也具有更大的威脅。本多豬四郎贊同把哥斯拉塑造成恐龍的樣子,在他的構想中,怪獸哥斯拉不僅被核武器喚醒,而且也被核武器扭曲和變異成一股無法控制的狂暴力量。不同于當時典型的怪物電影,很強的個性驅動情節和特效結合在一起,展現了戰爭時期日本人的心理。在特效大師圓谷英二和制片人田中友幸的配合下,本多豬四郎完成了遠超那個年代水平的拍攝任務,通過偽裝成一部典型的好萊塢風格怪獸電影,他們使日本乃至全世界再次經歷了廣島和長崎核襲。本多豬四郎說:“如果哥斯拉是恐龍或其他動物,它會被一顆炮彈炸死,但如果它相當于原子彈,我們就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所以我把原子彈的特性用在哥斯拉身上?!痹?954年版電影《哥斯拉》中,怪獸哥斯拉其實就是美國原子彈,摧毀了東京,這讓人想起9年前美軍東京大轟炸時的場景。
電影《哥斯拉》上映后取得票房成功,但日本人評價好壞不一。批評家指責《哥斯拉》利用日本在二戰期間遭受的大規模破壞以及拍攝前幾個月發生的第五福龍丸事件作為賣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電影在日本逐漸贏得更多的好評。1984年《哥斯拉》被評為日本電影史上排名前20位的電影之一。
“怪獸風潮”席卷日本
繼1954年版《哥斯拉》之后,第二年小田基義執導拍攝了《哥斯拉的反擊》。雖然在技術上不如第一部電影,但它展現了日本民眾在戰爭期間和戰后的反應。鑒于兩部哥斯拉電影的票房成功,東寶株式會社很快推出續集拍攝計劃,《魔斯拉對哥斯拉》《戰龍哥斯拉之三大怪獸》和《哥斯拉:怪獸王復活》等哥斯拉系列電影陸續問世,根據統計,從1954年到2004年,東寶株式會社拍攝了28部哥斯拉電影,哥斯拉代表了一代又一代日本人對可能再次發生類似廣島和長崎核襲的擔憂。
除了電影之外,許多有關哥斯拉的書籍接連出版,其中包括深受兒童和年輕人喜愛的漫畫書。隨著“怪獸風潮”席卷整個日本,1966年連續劇《奧特Q》上映。隨后,更流行的《奧特曼》系列也搬上了銀幕,《奧特曼》中一些怪獸也在隱喻核武器。上世紀80年代關于哥斯拉的電子游戲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1988年7月,科幻動畫電影《阿基拉》在日本上映,這部電影的靈感也源自1945年美軍對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東京被爆炸吞噬的開場片段是在影射二戰末期美軍核襲日本,片中人物鐵雄突變成怪物成了有能力摧毀整座城市的活生生的原子彈,該片其實反映了日本人在二戰末期的痛苦經歷。60多年來,哥斯拉已經成為日本一個經久不衰的文化標志。2015年,東京新宿區區長吉住健一為怪獸哥斯拉頒發“特別住民票”,讓它入籍新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