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原玨
開往機場的小巴士上,我對著正在錄告別視頻的朋友,露出了燦爛的微笑,心里對這個僅僅待了兩周的中美洲國家又多了幾分留戀。讓我想念的不僅是濕潤的空氣、純凈的藍天白云、香甜的水果和黑豆米飯,更重要的是在哥斯達黎加的志愿者經歷。在這里,我與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相識,朝一直向往的職業獸醫之路又前進了一步。
乘坐凌晨航班,經歷了12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和快節奏轉機,到達哥斯達黎加首都圣何塞后的我難免有點情緒低落。然而,看到機場外披著落日余暉的山峰,我的心被一下子點亮。迎面而來的熱風和街道兩旁的一排排棕櫚樹提醒著,我們已經從冰封的伊利諾伊來到了這個位于熱帶和亞熱帶的美麗國家。
我們的團隊成員有學校負責人Laura、獸醫院在讀生Lauren以及24名獸醫預科學生。迎接我們一行人的是VIDA志愿者組織的當地負責人Eli和Danny。我們將和哥斯達黎加的職業獸醫組成兩支小隊,在三個不同的地方搭建臨時診所,為當地的家養貓狗提供免費的體檢和絕育手術。
在此之前,我曾在美國的動物收容所照顧由于各種原因被棄養或流浪街頭的小動物。收容所里的動物全部需要進行絕育手術,費用通常由個人出資。我在收容所工作期間并沒有學習到太多與手術相關的知識,而這次在哥斯達黎加,我們會接觸到更多生活在貧困地區的家養寵物,并實際參與手術過程。
出發前,我從懂西班牙語的同學那里得知,“vida”在西語里是“生活”的意思,而VIDA組織的宣傳標語是:“Travel with purpose, learn through service(帶著目標旅行,通過服務學習).”“希望自己也能在這次旅行中學到點什么吧。”我這樣想著,帶著好奇和忐忑,伴著陌生的濕潤空氣進入了夢鄉。
門診日第一天,我們早晨六點就起床洗漱,認真地穿上了門診服。到達第一個門診點時,我有些疑惑,因為眼前的所謂門診點,其實是一所因為放假空下來的小學校園。而其余兩個門診點,則是距離酒店約兩小時車程的山中學校和高速路邊的學校。
每一處門診點都距離城區很遠,教室里也多是陳舊的桌椅和略微掉漆的墻面。雖然幾所學校校園占地面積都不大,但是設計簡潔可愛,映入眼簾的滿是鮮艷豐富的色彩,教室外還有草坪和小花園,讓人心情舒暢。但與我實習過的校內獸醫院相比,這里實在太過簡陋。在室內外溫度高達30℃的情況下,我們只能靠電風扇散熱,手術中的燈光也只能靠自然采光和醫生的頭頂燈照明。我不禁對這里的醫生們多了幾分敬意。而更讓我驚奇的是,在我們到達時,校門外已經有十多個當地人在排著隊等待VIDA的醫療小隊了,人們對VIDA的信任和對動物的關心可見一斑。
布置診室時,我們將三間教室分別作為檢查室、手術室和術后觀察室。由于經費有限,我們無法使用醫院的輪床移動貓狗,于是,我們在課桌上鋪上黑色塑料袋,用透明膠粘住,這樣便成了診所的特色病床。每張體檢床上有溫度計和潤滑膠,用于測肛溫,筆和計算器用于填寫病例和計算藥劑用量。手術室由醫生們全權負責,我們則幫忙鋪好剃毛桌、擺放上衛生用品。當我們在術后觀察室的地面鋪好毛毯,將處方藥放在小桌上之后,診所就正式開張了。
為了鍛煉我們的合作能力,醫生們每天將我們進行自由組合。第一天,我被安排和美國同學Jessica一起工作。我其實對自己與不熟悉的人合作很不放心,怕自己出差錯丟人,也怕操作不到位對動物有影響。尷尬的是,我與Jessica在到達診所前沒有什么交流,在相視一笑互道鼓勵后,我們匆匆開始第一次接診。第一位病人是只焦糖色的小狗,雖然它一直活蹦亂跳的,但是眼神里帶著對陌生人的警覺。在教會主人如何套好muzzle(用于限制動物咬人而綁在口鼻處的器材,條件有限時我們也用繩子替代)后,我們才將牽引繩接過手。雖然我早早背好了接待病人的流程,但到了真正實踐的時候,卻緊張得不行。Jessica察覺到我的情緒變化,體恤地拍拍我說:“別緊張,自信點,我們慢慢來。”我感激地看著她,說了句“謝謝”,長舒一口氣,然后將小狗抱到桌上。
“眼鼻,正常;耳道沒有跳蚤;聞起來沒有異味,非常干凈;四肢活動正常……”我這里看看,那里捏捏,細細檢查小狗的身體,Jessica則在一旁按我說的填寫病例。當我們準備測肛溫時,小狗變得十分緊張,四肢肌肉忽然收緊,掙扎著想站起來。“Sweetie please calm down...”我盡量溫和地和它對話,但固定狗狗下巴和腹部處的手卻越來越無力。“讓我來吧!”Jessica把我救出了困境。各項指標采集結束后,我有些挫敗地去配藥,但回來時Jessica依然對我微笑著,將小狗的牽引繩交給我,說“干得不錯”。
從體檢到手術結束,我們大概花了兩個小時。當小狗終于睜開眼,嘗試著坐起來時,我們倆相視一笑。“Jess,你真的幫大忙了,謝謝!”我由衷地說。“你也是,我們繼續加油吧!”那天,我們一共接手了4個病例,在整個團隊中算是比較多的。我們在看診中互相提示著不足之處,在成功做好靜脈輸液和插管時互相鼓勵。因為有了與Jessica合作的經驗,我和其他人的合作異常順利。通過協作,我們與醫生們及時解決了動物術后內部出血、術后長時間不清醒等問題,我甚至還在醫生的幫助下,成功地為亢奮的大型犬注射麻醉前用藥。看著自己酸痛的胳膊上不斷新添的抓痕,我不禁感嘆,如果只有我一個人,烙在我身上的這樣的“榮譽勛章”的數量恐怕得翻一番吧!
志愿活動期間,Dr. Heylynn是我接觸最多的醫生。Heylynn平時說話幽默風趣,但只要一進入體檢室和手術室,她就會露出無比認真的神情。手術時,她經常為我們講解專業知識,比如,如何在動物身體的不同地方采用不同的縫合方法,動物懷孕了為什么依然能進行絕育手術,等等。遇到有趣的病例時,Heylynn也會招呼手頭沒事的人來觀察手術,我們因而得以親眼見到發炎腫脹的器官和未成熟的胚胎是什么樣的。
除了Heylynn,其他醫生也給予了我們很多幫助。休息時間里,Eli和Danny在一旁為大家擺好點心和飲料,播放流行音樂,讓我們放松休息。在志愿活動期間,我深刻地意識到,這些醫生是我的榜樣;和這樣的團隊成員一起,為小動物們和當地人提供幫助,是我的幸福所在。
我與動物的主人們接觸并不多,因為大多數時間里,我們都在檢查室和手術室中度過,我也不懂西班牙語,無法與他們交流。但在為數不多的幾次觀察中我看到,小朋友隔著欄桿望向意識恢復中的小動物時憂心忡忡的樣子;主人們在隊伍中等待手術結束徘徊踱步焦急無助的樣子;還有手術觀察期后小朋友用雙手小心翼翼地抱住尚未完全清醒的小狗的樣子……這些畫面讓我至今記憶猶新,盡管這里的人們大多將普通繩子用作專門的牽引繩,將塑料袋、編織袋代替移動動物的背包,但他們對動物的愛卻真摯得讓我動容。
在這次志愿活動體驗中,我遇到的人、經歷過的一切都是如此寶貴,我不禁期待在以后的職業路上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優秀的獸醫,不僅能守護這些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小小溫暖的小生命,也能守護愛著這些小生命的所有人。